浅谈加强校企结合促进技工教育发展

时间:2022-05-09 03:00:18

浅谈加强校企结合促进技工教育发展

摘要:技工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明显区别在于教育和生产的直接联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企业,生产发展离不开技工教育的“人力支持”,技工教育发展也离不开企业技术的“动力源泉”。本文叙述了我校要把校企合作作为技校发展的必要性,进而阐述了我校在棱企合作中的实践和尝试,坚定了棱企合作办学是技工学校培养技能人才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技工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090-02

引言

校企合作是许多国家技工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技工学校与用人企业紧密合作。实现学校与市场相结合、教育者与市场相结合、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近期,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我们获得了以下的一些认识:长期以来,企业习惯于从劳务市场招聘工人,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快速招聘、补充用人的不足;缺点是所招聘的工人技术技能不过关,技工道德不理想,工人对企业不真诚,工人队伍不稳定,给企业正常生产带来干扰。但是,如果企业自主培养人才,存在着时间长。人才成长速度慢。因此企业与技工学校协作培养工人队伍不失为技校发展的方向。

在如此之大的发展背景下。作为技工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整日坐等“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国策带来辉煌的明天,更应当着眼于今天的内涵变革和发展。以“出口牵动进口”。将技工教育“由弱势转变为强势”。这其中重要的一个新路子就是加强校企间的多方位协作。

一、技工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技工教育目前虽然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一些技工学校已经与企业发生了一定的联系。但是绝大多数仍然是以“就业指导中心”的部门的老师与企业的人事部门经理打交道,向他们“推销”自己的学生:或者是专业教师前往企业与生产部门的“朋友”联系学生专业实习参观的事宜等等。这种合作受较多的限制,学校内部的机制缺乏活力,无法满足企业用人的特殊要求和时段特点;企业生产运作的变化。又不能适合学校教学进程中的安排。

因此,切实开展好校企协作工作,建立学校与企业的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国外技工教育成功的经验,也是解决目前我们中等技工教育存在问题的新路子。我校在具体实践中已经有了一些体会和收益,多年来,我校以深圳柏怡电子、东莞TTID!电子、咸阳凯隆汽修、咸阳天王幼儿园,成阳农业机械研究所为依托做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基础知识直接结合到了生产实践当中。并在就业后很快适应企业的环境补充到生产第一线。多年来我们为电子厂、汽车维修厂、机械厂。幼儿园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多数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甚至有一部分已经走到了领导岗位。近几年随着技工教育的大力发展及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我校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扩大了对外合作的领域,先后与上海凯虹电子厂、英业达电子厂、达丰电子厂、广东乐依文半导体测试厂等多家企业进行协作,为这些企业定向委培学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也为学校的就业工作减轻负担。

二、实践探索

(一)转变观念。树立开放型办学思路

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学校和企业的协作存在一些无从下手或难以深入的困难,这些固然有如“地区经济不景气”、“企业对学校排斥”等外部因素。但也有学校方面如“坐等企业挠持”、“协作内容不多”、“恪守固定模式”等观念上的问题,这才是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

校企协作关键点不在企业而在学校。学校应当转变观念,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以校企协作为突破口,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带动学生实践技能、技工素质的教育。一句话。摒弃“关门自守”、“闭门造车”的思想,为树立开放型办学思路。

(二)组建机构。成立校企协作委员会

校企协作是学校与企业单位之间的整体联系与合作,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组织来统筹规划,才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工作。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成立校企协作委员会,学校聘请与学校专业对口、合作密切的多家企业的经理、主管等资深学者、技术专家等组成委员会,对学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进行有效的指导。委员会有专门的章程,明示立意、规范、职责与义务等,规定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一些活动。如:共同研讨学校的重要教学改革方案,评议教学某一环节,反馈对毕业生(实习生)的评价,向教师或学生作专题报告等。

建立类似的组织机构。对学校和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机制的约束和保障,双方的职责、义务明确以后,开展工作就比较“顺理成章”了。

(三)听取意见。进行教学综合改革

校企协作的目的定位切不可是学校得到企业的经济资助为宗旨。而应是促进学校内部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校企协作的重要内容是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诸多方面进行改革。

1.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

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原动力来自生产实际,虽然作为学校来说。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应当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和内涵,应当服从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的政策规定和指导。但是,每一所学校所处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结构不同,生源的基本条件不同,最终的服务对象不同。就应当在人才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体现所服务企业的需求。我们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的时候,将教学规范与企业需求通过三个“衔接”来保证。即:①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衔接;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衔接;③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衔接。而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通过学分制、选修制来具体落实。

2.修订专业教材讲义

目前技工学校所使用的专业课程的教材绝大多数是学校的教师所编写,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它的使用价值;但是有理由说其先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待商榷。而校企协作可以使得专业教师能够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直接接触具体的新技术、新工艺,返回课堂进行教学一定能够“言之有物”。同时还应听取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建议,补充和修改教材与讲义,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3.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是技工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仅仅靠一本书的传统做法,缺少就业从业事例,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通过校企协作。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增加生产中大量的实例,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在加强对学生的技工道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方面,首先要让学生能够深切体会这样做的目的,除了教师平时的教育之外,充分发挥企业直接反馈信息的作用,收效会更好。校企协作之后,企业的声音可以直接为学生所聆听。起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4.双方联手,建立实习基地

在校企协作中,学生实习也是重要项目之一。学生在校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后,还需要在企业的具体实践中进行一段实习、“真刀实枪”的磨练。而为了使未来的员工能够很快适应纪律要求、掌握技术特点、熟悉企业文化,企业也需要学生在正式从业前有一段生产实习过程。双方的共同的需要正是建立生产实习基地的有利前提。当然,生产实习安排的时段既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进程,又要兼顾企业生产的需要。实习基地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的问题,对于教师的专业生产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能带来极大的便利。企业是教师和学生的最好学习基地。

总结

1.技工学校依托企业共同发展是技工教育特有规律,综观西方发达国家技工教育所走的路程,还是联系我国技工教育一些先进的做法,开展校企协作,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是学校。

2.校企协作是市场经济下的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利益驱动所致,而非主管部门的指令要求。因此,开展这项工作一定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

3.校企协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抓住这一特质,才能是学校和企业保持长久合作关系。

结语

校企协作是“双赢”的做法――企业支持学校技工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支持企业生产的发展。因此,进一步拓展校企共同发展的空间,能够使技工教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