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训练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时间:2022-05-08 07:18:00

浅谈体育训练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体育训练是一项活动量比较大的运动,在训练的过程中,既消耗体力又存在很多隐性危险,如果我们在体育训练教学中不注意它特殊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就会给参加体育训练的学生和运动员造成终身的遗憾。在体育训练中,学生和运动员身上最容易发生的就是运动损伤。据统计,在十名运动员中曾经因运动而受伤的就有六名,这个数字给每一位体育训练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如何在体育训练教学中既要提高训练课堂的质量,提高学生和运动员的整体身体素质,又要积极地预防学生和运动员身体损伤事故发生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

体育训练本身是为了增强学生和运动员的体质,提高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的体能素质,同时增强学生和运动员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身体素质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如果在体育训练教学中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没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在体育训练教学中造成预想不到的各种运动损伤事故,轻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工作,重者可给他们造成终身残疾甚至危及到他们的生命,对国家和个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认真研究体育训练课堂教学,积极预防运动损伤,提高学生和运动员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体能素质,对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培养新一代体育人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

1.加强思想教育

加强对学生和运动员体育训练课堂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和运动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和运动员的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发扬不怕苦和勇于吃苦的精神。

2.认真合理安排训练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学生和运动员,预测哪些动作不易掌握和,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损伤,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全面训练和基本技术教学。在体育训练教学工作中,要运用各种形式的身体练习方法,使学生正确掌握跑、跳、投等动作要领,增强学生活动的技巧和能力。同时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尤其要注意运动器官的局部负担量和伤后体育活动的安排,避免单一训练方法,防止因局部负担量较大所造成的损伤。活泼爱动的青少年,即使他们身体出现疲劳时,仍表现出对体育活动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对此要适当加以调整或抑制,要遵守循序渐进、个别对待等教学训练原则,使运动负荷逐渐增加。在学习新动作时,要注意正确示范,做到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的教学,彻底清除急功近利的意识和做法。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剧烈运动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内容要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内容而定,既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要有专项性准备活动,使准备活动最后部分的内容与课堂内容相似。对运动中负担较重和易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适当地做一些力量性、伸展性练习。准备活动的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气象条件和教学训练或比赛情况而定,一般认为,兴奋度较低、锻炼基础或训练水平较高、运动持续时间较短或天气寒冷时,准备活动的强度可稍大些;相反,对于年龄小、基础差的运动员在运动持续时间长或天气炎热时,强度宜小些,时间短些。已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谨慎小心。全套准备活动要循序渐进,准备活动的量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准备活动结束距正式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1~4分钟为宜,在运动中若间歇时间过长或教学训练转项时,都要补做准备活动或补做专项准备活动。

4.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循序渐进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功能,能够预防运动损伤。例如:为防止髌骨劳损,可采用“站桩”方法以增强股四头肌和髌骨功能;为了预防腰部损伤,除加强腰背肌训练外,还应加强腹肌力量训练,有助于防止脊柱过伸而造成腰部损伤;为预防股后肌群拉伤,要加强股后肌群的力量和伸展性练习等。

5.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保护在器械体操练习中十分重要,它是一项复杂多变、空中动作较多的项目,很容易发生技术错误或失手跌下,尤其是儿童少年肌肉力量弱、判断和控制能力差,特别是学习新动作时,都应该有人保护和帮助。

每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都应该掌握自我保护的办法。例如:身体失去平衡时,要立即向前或后跨出一步,以保持身体平衡;当人快要跌倒时,应立即低头、屈肘团身、顺势滚翻,不可直臂撑地;从高出跳下,用前脚掌先着地后屈膝,以增强缓冲作用等。

6.加强保健指导,增强保健意识

对学生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更要加强医学观察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禁止伤病患者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自我保健工作,必要时要请医生做医学检查。

要认真做好场地、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具的管理和安全卫生检查。对已损坏的设备及时维修,禁止穿不合适的服装和鞋子参加运动。

平时要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遵守体育卫生要求的自觉性。

上一篇:语感训练与作文教学 下一篇:独立学院自动化专业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