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论述类文章的阅读法

时间:2022-05-08 06:53:15

浅谈高中语文论述类文章的阅读法

语文高考试题中论述类文章本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严密的议论或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

课标卷现在仍以客观形式命题,以“不符合”“不正确”类试题难度最小,只要认真通读原文,筛选要点,就能选出正确的选项。

2013年高考课标卷语文第一小题: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就无从谈起。而原文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明,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运用简单比对法,我们很快发现,“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和“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明”明显不是一个意思,做到这里我们就可确定选项B不符合原文意思。

第二小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我们再看原文最后:《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怨。”朱熹指出“或人所称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我们细心阅读,就会发现朱熹指出“或人所称见《老子》书。”一句给丢弃了,这一丢弃使前后句子衔接强加了因果。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运用因果连词,辨明误区。

2012年高考课标卷语文第一小题: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储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而原文第一段中间则是“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通过对照,我们发现“修正”和“选择”根本不是一个概念,选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第二小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而原文并无此信息,属于无中生有。如果要从原文中找到二者的关系,那么“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青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可以作为注解。这类典型的逻辑问题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我们平时演练要特别注意。

第三小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我们细查原文最后一段中的“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对照原文和选项比较上的差异,就可以认定D项错误。

通过对两年来的课标卷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解析,这类题并不难,关键在于对照原文和选项比较表达上的差异。考纲对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要求是: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文章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章本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严密的议论或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课标卷现在仍以客观形式命题,以“不符合”“不正确”类试题难度最小,只要认真通读原文,筛选要点,就能选出正确的选项,难度不大。

归纳论述类文本失误有以下几种类型:

1.偷换概念,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人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选项特征是:选项句与原文中的句子往往相差很小,或者增减一两个词语甚至是增减“的”“了”等虚词;或者换一个相近的词语或句子而改变了意思。

2.无中生有,即原文并无信息。所给选项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命题者故意在干扰选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选项特征是:(1)选句的意思往往和文章的整体意思有关,但在原文中找不到具体依据。(2)选项中的几个词在原文中都有,但在原文中的不同位置,选句通过另外的组合形成一种新的说法。

3.张冠李戴,把甲的观点、发现、发明、特点说成乙的观点、发现、发明、特点等。选项特征是: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XX的观点、发现、发明、特点等这类词语时,注意是否有类似情况。

4.混淆范围,这一现象涉及部分与整体(把部分说成整体,或把整体上说成部分)偶尔与往往、轻度与严重等。选项特征是:注意选项中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全部、都、全、必须、一定、严重、非常等。

5.混淆时态,就是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这一现象涉及已然与未然、可能与必然等。选项特征是:要注意选项中一些表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已经、将要、完成、成功等。

总而言之,语文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试题进行科学解析,平时演练要特别注意,养成认真严密的思维习惯,高考考试一定会开门红。

(作者单位:河南省长葛市第二高级中学)

上一篇: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 下一篇:让传统的“双基”教学插上新课改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