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在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应用

时间:2022-05-08 10:58:16

规范化护理在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实施规范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B超定位下针对157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进行规范性护理。结果:157例肾穿刺率100%,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实施规范化护理可以提高肾穿刺的成功率,减少肾穿刺活检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肾穿刺活检术;规范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57-01

肾穿刺活检的全称为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是肾组织病理检查,诊断肾脏疾病,判断预后及肾脏疾病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认为是标准,是取得病理组织的一个必要步骤。由于肾穿刺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可发生创伤出血为主的多种并发症,甚至致命[1]。我科通过规范化护理措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行肾穿刺活检术157例,男87例,女70例,年龄19~46岁。临床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68例,肾病综合征5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27例,紫癜性肾炎2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例,急性肾衰竭原因不明1例,其中慢性肾衰竭(代偿期)2例。所有患者均于B超引导下、应用巴德活检枪配合一次性活检针进行肾穿刺活检术。

1.2 方法:患者俯卧位,腹部垫以硬枕固定肾脏,以肾右下极为中心,B超探头定位进行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局麻,当肾脏处于最佳穿刺位置时,嘱患者屏气,在B超实时引导下进行穿刺,取2-3条肾组织标本送检,穿刺点无菌纱布覆盖,平车送回病房。

1.3 结果:本组157例患者肾穿刺取材活检成功100%,穿刺后观察,3例出现肉眼血尿(2%),延长卧床时间,止血,补液治疗后,1-2日后肉眼血尿消失;21例术后1-2天出现腰部酸胀,经休息后症状缓解;27例出现排尿困难,18例经听流水声等诱导后自行排尿,9例予导尿;5例出现肾周血肿,经止血、卧床一周后血肿未继续扩大。本组无一例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肾穿刺活检是一项损伤性检查,根据病人及家属的文化背景,职业,社会经验等综合因素有针对性,采用面对面的交流,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此项检查的目的和方法,意义及术中、术后配合要点和重要性,介绍手术医生的成功经验,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信心;使患者及家属主动接受,积极配合,消除术前恐惧、焦虑心理。

2.1.2 术前训练

①屏气训练:屏气能使肾脏的位置临时固定,避免穿刺时肾脏上下滑动,是确保穿刺成功的关键。术前一天指导患者在俯卧位状态下吸气后屏气15-20秒动作训练,直至患者掌握。

②床上排尿。因肾活检后强调患者多饮水,同时需绝对卧床休息,常常会发生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因此术前早期床上排尿训练为首要护理措施。

2.1.3 术前准备

①术前正确留取肝、肾功能、凝血时间、血型、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等各种标本并做双肾B超检查,取得客观的检查结果。

②手术前清洗肾区皮肤,排空大小便。

③术前3日肌注维生素K1,遵医嘱停用阿司匹林、 潘生丁等抗凝药物和扩张血管药物,术前1小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

④术前测量血压,发现患者有咳嗽、便秘、发热及月经来潮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术日中午禁食(药可服下),否则B超下看不清肾脏。

⑤指导患者术前更换清洁的手术衣。

⑥准备吸水管、尿壶、尿垫、软垫,以备术后用。

2.2 术中护理:肾穿刺时无家属陪护,患者难免心理紧张。术中需给患者予心理支持,指导患者取舒适,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本组3例因出现情绪紧张,术中较难配合,经心理疏导及休息后,利用肢体语言及安慰性语言增加了安全感,使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将患者平移至病床上。

2.3 术后护理

2.3.1 保持舒适:卧床目的是利用身体的压力压迫穿刺部位,以减少出血。嘱患者绝对平卧位6小时,腰背部避免扭动、用力,但可以自由活动头部和上肢,下肢可以支起,不可以侧卧及翻身;术后6~24 h患者可以活动头部、上肢和下肢,可以侧卧及自主翻身,但不可以在床上坐起及下床; 24 h后无肉眼血尿者可下床轻微活动,若有肉眼血尿应卧床至血尿消失,尽量减少躯体翻动,避免因活动所致损伤部位张力增高而影响止血效果。嘱患者术后一周禁止剧烈活动,术后一个月内避免腰部负重,如跑步、提重物等。

2.3.2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即刻、术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血压、术后第一日、术后第二日、术后第三日血压、脉博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晕、肾区疼痛及腹部等不适。同时避免用力排便和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以免增加肾周血肿出血量。

2.3.3 饮食。穿刺后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尽早排尿,以防血凝块阻塞所致的肾绞痛及尿路梗阻。每次饮水100-200ml,避免呛咳,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要食用甜食及牛奶、豆制品等易产气食物。以免发生肠胀气。

2.3.4 尿液的观察。穿刺后观察前三次排尿情况,有无肉眼血尿及血块并注意检验结果。对排尿困难者,予局部按摩或热敷膀胱区促进排尿,必要时抬高床头,使患者暂时处于半卧位,嘱病人动作勿过大,用力不要太猛,排尿后协助病继续平卧休息。同时加强保暖,预防感冒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加而诱发出血。

2.3.5 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 患者在术后卧床期间, 减少外在环境的干扰。提供合理适当的亲人陪护和探视,护士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有无不适感,及时提供良好的医护支持,让患者感觉到医护人员对他的关怀,有利于缓解其对疾病过于关注的状态,减少心理紧张或疼痛引起的不适。促进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的舒适与安全。

穿刺部位敷料保持清洁,避免揉搓穿刺部位,以免引起软组织出血。

2.3.6术后当天常规应用止血药,如无血尿次日可停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 天。

2.3.7 术后3天行床旁B超检查。

3 讨论

肾穿刺活检是确诊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可根据肾组织的病理检查进行分型诊断并确定治疗措施。肾活检术后肉眼血尿占5%-9%,常于2-3天消失[2]。肾活检术后出现疼痛的占85-90%[3],本组研究中肉眼血尿的发生率是2%,均在72小时内消失;疼痛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文献的资料,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综上所述,通过对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从而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17

[2] 叶任高.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5-76

上一篇:漂浮导管在肺动脉高压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 下一篇: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