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病人与护理相关并发症的防护体会

时间:2022-10-23 09:02:54

气管切开病人与护理相关并发症的防护体会

【摘要】报道了通过对65例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经验。观察和分析了与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了对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气管切开;并发症;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50-01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通过气管切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本人在重症监护室工作期间,曾经护理过65例气管切开病人,在担任科护士长期间,指导过神经外科许多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现将气管切开后发生的与护理相关的一些并发症、如何预防及护理进行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5例病人,颅脑疾病45例,呼吸系统疾病12例,其他8例。48例因建立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17例因改善呼吸道通畅而使用。65例病人发生脱管2例,感染15例,导管不完全阻塞2例。

2 与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

2.1 脱管:脱管是比较危险的并发症。常由于:(1)病人意识不清,自行拔管;(2)颈部肿胀消退后,系带未能及时收紧;(3)医护人员操作时动作不当,连同套管一起拔出;(4)固定系带过松,特别是机械通气时,病人变换,而脱出。一旦导管脱出,因失去有效气道病人可出现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病人可发生急性缺氧而危及生命。在发生的2例病人中,1例由于翻身时动作不协调而致,另1例由于颈部肿胀消退后,系带未能及时收紧,咳嗽导致气道压力升高而脱出。

2.2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常由于:(1)气道干燥,分泌物滞留导致细菌侵入;(2)胃液反流、误吸;(3)口咽部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4)接触人工气道的用物清洁消毒不彻底;(5)无菌操作不严格,病室空气、环境消毒不到位;(6)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如发生感染,将加重病人病情,增加病人死亡率。15例感染病例均为肺部感染。

2.3 导管阻塞:气管切开后气道出血、气道内痰痂形成、气道异物等均能造成气管导管阻塞,如不及时清除,将会影响肺通气或肺换气,导致缺氧、窒息[1]。发生的2例均为使用一次性气管导管后由于痰液清除不及时而出现导管不完全阻塞。

3 预防及护理

3.1 合理固定,防止脱出:气管切开早期应加强观察,缚带一定要结死扣,松紧度以通过一指为宜,并且随着颈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缚带松紧。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在翻身、拍背、吸痰时至少应有两人合作,以保持其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注意应将气管套管的压力减少至最低,尤其应注意螺纹管长度适宜,并辅以有效的支架扶托,及时倾倒集水管内积水,以预防因重力牵拉而发生脱管。对于意识不清、躁动等不合作病人,要加强安全措施,必要时使用镇静剂或约束带固定,防止自行拔管。

3.2 落实措施,预防感染

3.2.1 正确吸痰

3.2.1.1 掌握吸痰时间:为病人吸痰应选择在气道压力增高时、翻身拍背时、引流后。对咳嗽反射好的病人,可以适当刺激病人,使其自行将深部的痰液由气管套管口喷出,这样可以避免深部抽吸[2]。

3.2.1.2 保证吸痰时氧气的供给:对于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我们在吸痰前给予2-3分钟纯氧吸入,而对于不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我们在吸痰前给予高浓度氧吸入。同时我们对经济条件允许的病人使用密闭式吸痰管,确保了吸痰时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3.2.1.3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吸痰时吸引负压要适当,成人一般在10.64-15.96kPa[3]。选用软质、圆头的硅胶管,吸痰管的外径应不超过气管套管内径的1/2。吸痰前应用无菌生理盐水试吸并冲洗吸痰管,然后中断负压,自气管切开的内套管中插入,通常可以插入10-12cm,然后边退边吸,旋转退出,在痰液积聚处停留时间可以相对长些,但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时动作应轻柔,不可反复上下提插,也不应插入过深。对于上呼吸道分泌物多的病人,还必须及时经口、鼻腔吸出分泌物。吸痰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而且口、鼻腔必须分开吸引,同时遵循先气道后口腔的原则。

3.2.2 做好气管切开及气管套管的护理,预防感染

3.3.2.1 做好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时清洁切口周围皮肤,常规一天两次更换气管垫纱布。如分泌物污染气管纱布垫应及时更换。

3.3.2.2 做好内套管消毒: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避免由于煮沸消毒时间较长,内套管与外套管长时间分离可致痰液粘稠,阻塞气道,影响通气效果等不足。我们从2001年起对金属套管使用者建议厂家生产双内套管产品,从而对内套管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24小时常规更换两次,但对痰液粘稠等特殊情况,评估后增加更换次数。在夜间消毒,我们采用戊尔醛浸泡消毒。监测下来,效果十分理想。

3.2.3 做好口腔护理:对于气管切开病人常规口腔护理一天两次。因为绝大部分气管切开的危重病人常规使用抗生素,因此常规选用2%碳酸氢钠作为口腔清洗液。

3.2.4 加强病室环境保护,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

3.2.4.1 病室环境符合要求: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60-70%,每日进行空气消毒两次。在重症监护室及抢救室,我们使用空气消毒机在人员流动情况下进行持续空气消毒。同时严格控制陪客,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

3.2.4.2 切断外源传播途径: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前后均应洗手,特别是吸痰前后均要洗手。必要时,吸痰时带手套。雾化器及其管道、吸引器导管及贮液瓶应每天清洗,用后严格消毒。

3.3 加强气道湿化,防止导管堵塞

3.3.1 选择适合的气道湿化剂:以前我们通常选用生理盐水,必要时根据病情需要加入相应的药物,但生理盐水水分蒸发后盐分粘附于气管壁上,有刺激。现在我们选用0.45%的盐水或1.25%的碳酸氢钠,效果非常理想。

3.3.2 气道湿化方法:对于无机械通气的气管切开病人,在套管外口接人工鼻,预防呼吸道水分丢失,保证气道畅通。但是由于人工鼻价格较贵,我们也可以采用持续气道湿化,即用输液泵控制或缓慢滴注湿化液的方法,来减少痰痂形成,起到湿化效果。

3.3.3 保证机体充足的液体入量:气管切开病人必须保持机体充足的水分。特别是使用脱水剂的病人,如果机体液体入量不足,即使呼吸道湿化,呼吸道的水分也会进入到失水的组织而处于失水状态,使气道分泌物粘稠,易形成痰痂。因此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我们常规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机体的液体平衡,防止发生机体组织失水。

气管切开作为常用的抢救措施,其术后的护理关系到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其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技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萍.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556

[2] 缪争.气管切开病人适时吸痰的临床体会.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37

[3] 程红缨.气管内吸引合并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6-538

上一篇: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篇:整体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