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图强 奋进中奉献

时间:2022-05-08 10:51:23

于小龙,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1月至2002年3月在宁夏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部、经济部副主任、综合新闻部主任等职。2002年3月调任银川晚报社社长、总编辑、党总支书记。近30年的新闻采编经历和丰富的媒体运营经验,使他成为宁夏主流媒体颇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和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专业人才。他被推选为银川市市委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政协委员,宁夏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宁夏记协副主席。先后获得“宁夏新闻事业贡献奖”、“首届宁夏十佳名编辑”、“首届全国新闻科技进步推动奖”、“中国晚报杰出贡献总编辑奖” 、“中国传媒产业推动进步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由他和报社一位记者合作编著的《百年银川》《解放宁夏》分别作为宁夏“50大庆”和宁夏解放六十周年献礼图书。合作编著的《百年银川》《发现宁夏》《倾诉》3本书入选宁夏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展。

2009年的中国记者节过去已经两个多月了,回想起11月8日那天,身披大红绶带站在宁夏人民会堂领奖台的那一幕,银川晚报社社长、总编辑于小龙在抑制不住内心喜悦的同时,更感到从未有过的欣慰。与以往诸多荣誉相比,这一次所荣获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更能使他对自己大半生的人生定位进行再一次的确认,进而更加坚信,自己与新闻结缘并为之倾注的心血与热情,均是发自肺腑的。事实上,这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荣誉,就好像一个耀目的注释,把于小龙从事新闻工作近三十年的历历往事条目一般一件件地摊开在他的眼前,尤其是在担任银川晚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这七八年里,每一个条目之下,都仔仔细细书写着事情的来龙去脉。而这些条目,也正好印合了他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轨迹。

改革创新不止――首先解决最难的问题

2002年3月,原为《宁夏日报》综合新闻部主任的于小龙被中共银川市委调任为银川晚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职位的变迁与事业的挑战,发展的机遇与应对的困难,如同一把双刃剑竖在了面前,而44岁的于小龙踌躇满志地来到了银川晚报社。

虽说《宁夏日报》及其子报《新消息报》与《银川晚报》两家报社只隔着一条不足50米的小巷,但因其所属不同,他对《银川晚报》这张银川市委机关报有一些业务上的联系外,其内部的运行机制、人事结构、分配制度等没有更多的了解。上任之初,于小龙和夜班编辑一起值守,和一线记者共同探讨,和发行人员交心长谈,登门征求广告客户意见,他要深入地了解这张报纸,他要进入一个真实的银川晚报社。

当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银川晚报社后,于小龙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压力更大:创办了14年的银川晚报社发展的同时也积蓄了内耗,传统的人事任用论资排辈,极大地影响了编采业务人员的创新活力。中层干部过多,浓厚的机关作风使得报社内部缺乏竞争力,广告亏损、报纸发行量一直徘徊不前……但让他心里热乎乎的是,晚报社的干部职工思变求变,热切的目光注视着他,期待着他能搅动这潭死水,让晚报活起来,飞起来。

随着对银川晚报社内部人事结构及业务运行机制的全盘摸底,一条思路渐渐在于小龙脑中成型:银川晚报社虽然是一个传统地方党报,但必须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和市场运营规律来操作,如果不改掉以往的机关作风,不对人事任用上论资排辈等老一套进行彻底改革,《银川晚报》将大大落伍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宁夏报业市场。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于引进竞争机制,先行解决最难的问题,即人的问题。

应该说,这个思路的形成除了基于自身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也是基于当年宁夏报业市场的大环境。当时,《银川晚报》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宁夏日报》子报《新消息报》,作为一家纯都市报,它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采用了驱动竞争的全员聘用制。此外,于小龙本身也是竞争机制的受益者,他在来到银川晚报社之前所担任的宁夏日报社综合新闻部主任一职,就是在2000年通过公开竞聘产生的。正是因为自己的切身体会,于小龙感到,想要激活银川晚报社全体职工的内在活力,改变银川晚报社四平八稳的机关作风,首先必须进行的是人事制度改革。

2002年10月,经过半年的酝酿与筹备,银川晚报社推出第一轮人事制度改革,中层干部实行公开竞聘择优上岗,报社职工实行岗位双向选择。此番举措不仅对银川晚报社的全体职工是第一次,在银川市事业单位也是首创。如实地讲,于小龙在银川晚报社燃起的这把火,是他由一个具有高级记者专业职务职称的报人成功实现为媒体领导者、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而对此番改革,感受最为真切和剧烈的,自然还是银川晚报社的全体职工。应该说,对于这种打破论资排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做法,他们多数既觉得意外,也感到兴奋。过去传统选拔干部和安排工作的方式,一度使许多职工疏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挖掘自己和证实自己,而眼下这项举措,无疑是鼓动和激励每个人去认识自己、展示自我、挑战自我。

在动“奶酪”、挪位子面前,银川晚报社的职工们接纳了于小龙和社委会的这种改革开放姿态。一时间,银川晚报社热闹起来,除了在一起谈论自己即将做出的选择,大家都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能力与特长。一种从未有过的对自我进行重新定位的气氛在银川晚报社内部悄然流动。

此次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层干部公开竞聘结束之后,有8个人被拿掉了科级干部的头衔,一批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脱颖而出,委以重任,得以重用。更为关键的是,经过这次改革,从前那种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传统意识渐渐在职工的脑海中淡化了。与此同时,职工们通过公开演讲、民主测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也看到了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差距。而在普通职工中实行的双向选择原则,也使绝大多数职工焕发出了罕见的工作热情,多数人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个人特长找到了自己更满意、更适合的岗位。

从第一次人事制度改革起,银川晚报社就定下了一条规矩:中层干部和岗位设置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两到三年进行一次重新竞聘,以便于不断选拔优秀、年轻的干部。所以,2005年,银川晚报社继续进行了如是的改革,并推行新闻采编中心制的运行机制,使得原有编采行政后勤的12个部门压缩保留了6个。2008年8月,再次成功地推行了第三轮人事制度改革,全员聘用、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建立起了一套适合报社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内部人事运行机制。

迄今为止,银川晚报社通过三轮人事制度改革选拔出的中层干部,及调整到编采一线的编辑、记者,均已成长为报社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加之所推行的新闻作品量化考核制度的配套完善,使全社职工的工作热情得以持久发挥。

提高竞争力――新闻改革常改常新早在来到银川晚报社之前,于小龙已经从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的大环境中感受到新闻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让具有集党报与晚报为一体的《银川晚报》既能成为党委、政府得心应手的宣传工具,同时又要办出鲜明的晚报特色,走向市场,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就成为必须破解的课题。

通过对同行业的考察研究,于小龙带领《银川晚报》的领导班子开始寻找一条既能体现党报品位和公信力,又能彰显晚报贴近生活、服务大众等特点的新闻改革之路。鉴于以往版面改革力度不大,特点不鲜明,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于小龙认为此次新闻改革定要大刀阔斧,必须要找到并体现党报与晚报的完美结合点。

2002年底,第一轮的新闻改革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展开了。首先,为扩大“民生新闻”阵地,报社特别建立了一个“市民热线96111”,并为这个热线专门配备了业务骨干及采访车辆。从那以后,印着“银川晚报市民热线”字样的专车每天早出晚归,穿梭在银川市的大街小巷。而“96111”也因此很快在读者中叫响;2003年10月,于小龙带领社委会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强力推出了全新的新闻版面改革方案,在原有每天16块版面的基础上将周一至周五扩为24版,版面定位和内容整合一新;2004年,为了彰显党报和晚报两大优势与特色,《银川晚报》改版分A、B、C、D叠出版,将各类新闻归类出版,而同时,为了抢占零售市场,在各个零售摊点,特别把主打“民生新闻”的B叠版面放在上面吸引读者眼球。

近七年来,于小龙和银报人一道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新闻改革,致力于不断提高报纸的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报社的综合实力。事实上,单从对《银川晚报》几年来办报理念的变革完善,即可以清晰地看出于小龙与他的领导班子打造品牌效应这一工作的实践过程。

“《银川晚报》,银川人首选的报纸”――这是2003年到2004年间银川晚报社每天打的广告词。这个广告词背后的首要涵义便是它的地域性,鉴于《银川晚报》是银川市委的机关报,而它的发行也主要在银川地区,所以,在这片地域内把《银川晚报》做大做强,便是这一时期的主攻方向。

“党报的品位,大众的口味”――这是2005年到2007年《银川晚报》打出的广告词。这一时期,《银川晚报》力图向读者呈现的,正是党报品位与大众口味比较完美的结合。

“公信决定影响,新闻服务大众”――2007年,《银川晚报》进行又一轮全新改版,并为自己的形象宣传注入了新的内涵。党报在社会环境和媒体竞争中凸显了它的核心竞争力――公信力。而新闻服务大众,无疑是在更直接地实现晚报的贴近性与可读性,也就是它的大众口味。

如是的理念更新与新闻变革,使《银川晚报》业已成为宁夏首府发行量最大、读者层面最广、广告回报最高的主流媒体之一。

2008年,于小龙决定将银川新闻网、银川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和将要开通的银川晚报手机报整合一体成立银川新闻信息中心,并投入50多万元对软硬件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升级,对外作为一个新兴新闻媒体独立运作。2009年2月19日,银川新闻网全新改版后点击上线,日点击量均在20万人次以上,最高点击量达到每日50万人次。2009年11月被评为全国百强网站。

新闻事业常干常新,于小龙思考着,学习着,创新着,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行着。

提升经济实力――必须干好自己应干能干的事

2004年的夏天,无论对于小龙,还是银川晚报社的全体职工而言,都是一段难以忘怀甚至刻骨铭心的时光。

这件事要从头讲起:因为宁夏当时只有一家自治区新闻媒体印刷厂拥有专业印报纸的高速轮转机,所以《银川晚报》创刊以来,一直交由该厂印刷。但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银川晚报社越来越感到没有自己的印刷厂报业发展就会受到极大限制,承受极大的经济压力不说,还没有丝毫竞争主动权。当时,从全国报业市场看,印刷业已成为各大纸质媒体强有力的经济支柱,而全国的首府地市党报中惟一没有印刷厂的银川晚报社却因处处受制于人难以发展。

鉴于如此形势,建《银川晚报》印刷厂已是迫在眉睫。

2004年6月,在银川晚报印刷厂正处于酝酿筹备时期,而那家印刷厂宣布即将解除与银川晚报社签订的印刷合同,或者强迫要与之签订条件苛刻的三年承印合同……

竞争是残酷的,但残酷的竞争也让《银川晚报》的干部职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对于小龙做出的决定表示了最大程度的支持――断决与那家印刷厂的关系,一边另找印刷厂印刷,一边立即建设自己的印刷厂。

在宁夏全区及周边遭受种种打压的情况下,《银川晚报》最终找到兰州附近的一家印刷厂,《银川晚报》从此开始了57个日日夜夜的两地奔波。报社三辆车日日往返于兰州与银川的省际公路上。每天下午六点,版样胶片送往印刷厂,凌晨三四点印刷完毕后,随即装车赶回银川, 运送途中不敢有半点耽搁。否则,当天的发行便会全部受到影响。

就在三辆运报车日夜往返于兰州――银川的公路上的同时,于小龙和社委会班子顶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冒着极大的风险,迅速建设《银川晚报》自己的印刷厂。没有建厂资金怎么办?职工集资!银川晚报社内部群情涌动。对于集资办厂方案大力支持,两天之内,报社职工自筹资金近200万元。

2004年,银川晚报社印刷厂正式成立。晚报印刷厂印出了第一张银川晚报时,全体员工欢呼雀跃、兴奋不已、感慨万千,这场硬仗于社长带着我们打赢了。

而今,银川晚报社印刷厂在完成《银川晚报》印刷的同时,已经承接了区内及周边地区大小11份报纸的印刷业务,名副其实地成为宁蒙陕甘毗邻地区报业印刷的一个中心点,每年赢利100万元以上。

2005年,银川晚报社终于甩掉了多年来的亏损帽子, 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实现大幅盈利。2009年,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办报成本大幅增加的形势下,银川晚报社盈利水平却创历史新高。

于小龙一直坦言自己更像个报人并不具备商人的头脑。但是,身为一个必须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传统纸媒的领导者,他又不得不逼着自己去学习经营之道。从上任之初广告收入仅有四五百万元,既无经济实体,也无自己印刷厂的一个机关报,到2009年,已经拥有一个“印务中心”,一个“发行中心”,一个“广告公司”,20个报刊亭,广告收入近2000万元,固定资产成倍增长的现代媒体,于小龙自身的观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他说:“从前大家是往一块有固定尺寸的蛋糕上扑,现在,我们得学习自己制造蛋糕、做大蛋糕。”

扩大影响力――由活动做大品2009年8月1日,当于小龙站在银川国际会展中心 “2009第二届银川(国际)汽车博览会”主席台上发言时,心中不胜自豪。作为这次主办单位的领导,他的身后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最高领导,他的身前,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参展商及许多闻讯赶来的银川及周边地区的观众。喜悦之余,于小龙通过他的发言及即将开幕的车展,使《银川晚报》的影响力,以一种从未有过的热力得以宣示给世人。

毋庸置疑,这届车博会在各界的关注中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规模空前的突破、现场成交额创下宁夏同类展销会新纪录、媒体报道从形式到效果都有全新突破:2009年的车博会是银川晚报社多年来举办的社会活动中规模最大、反响最强烈的一次。对于此次活动,于小龙的认识是:“传统媒体只做新闻业务的老思路现在已经不适应现代媒体的市场规律,所以必须改变,报纸的影响力不能只靠办报,还要靠形态各异的各种活动。一次次富有创新的成功的活动,不管是文化活动,还是经济活动,抑或社会公益活动,其产生的影响力会更迅速、更直接,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媒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这种提升晚报影响力的做法,报社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大胆实践。2007年,为配合银川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宣传,同时也为打破市级报与省级报新闻传播力量不对等的劣势,银川晚报社主动与周边毗邻地区的11家党报组成“地市党报联盟”。最初,11家党报联盟只是在新闻互动上做文章,近两年,彼此之间的合作领域愈来愈宽,已经由单纯的新闻合作,扩大为利益合作、广告合作。2009年,为了使这个联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由宁蒙陕甘毗邻地区11家党报组成的联盟成立了“银川大象传媒公司”。借助这个开阔的平台,2009第二届银川(国际)汽车博览会在毗邻地区沸沸扬扬、风生水起,“银川看房做赢家”活动成功举办,宁夏吴忠、内蒙古阿拉善、陕甘宁三边的看房团轰轰烈烈地来到银川,银川的房市为之火爆起来……

通过近七年的拼搏,于小龙与《银川晚报》一起成长壮大。多次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评定为自治区一级报纸,2007、2008、2009年连续蝉联“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称号。尤为可喜的是,这家在全国晚报大家庭中的小老弟,2008年被评选为中国晚协的副会长单位。而于小龙本人先后获得“宁夏新闻事业贡献奖”、“首届宁夏十佳名编辑”、“首届全国新闻科技进步推动奖”和“中国晚报杰出贡献总编辑奖”......

荣誉、名利、职位等,于小龙并不看重。他数十年真挚追求并献身的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今,他仍激情高涨,孜孜以求,为他深深热爱的新闻职业竭尽所能,从不言悔!

上一篇:浅议电视综合语言的艺术 下一篇:中国财经电视传媒之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