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铁路石龙站站房结构设计

时间:2022-05-08 09:07:01

广深铁路石龙站站房结构设计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广深铁路石龙站的站房结构设计,重点介绍了站房的一些大跨度结构,根据不同部位,不同受力特点分别灵活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形式,实现结构安全与经济的合理平衡。

关键词:结构设计,站房,大跨度结构

1.工程概况

广深铁路石龙站位于东莞市东北部,石龙、茶山两镇交界处。客运站站房包括主站房、站台雨棚、行包到达库及行包装卸货场,站房建筑面积18377.30m2、站台雨棚建筑面积19570.68m2。

主站房由东、西站房组成,东、西站房之间通过高架天桥及地下出站通道联通。地下层底板面标高-7.000m;首层为售票大厅;夹层主要功能为铁路内部办公用房,楼面标高4.00m;二层为高架候车厅,采用大空间设计,楼面标高8.00m;屋盖采用焊接型钢,懔条、轻钢屋面结构。东侧站房下部有城市轨道交通R2线(地铁),站房跨R2线采用预应力托换大梁将站房主体结构与R2线主体结构完全分离。

场地岩土层按其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可划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冲积层、残积层、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砂岩及震旦系花岗片麻岩5层。场地土多为稍密状砂层、软塑至硬塑状黏性土,剪切波速150m/s<Vs≤250m/s,为中软土,覆盖层厚度约20m,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地处地震基本烈度6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工程按设防烈度提高一度(7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钢筋砼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的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耐久性按100年设计,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γ0=1.1。

图1 站房效果图

2.结构设计

a.基坑

本基坑支护采用土钉墙和放坡结构形式。靠近既有线路一侧采用土钉墙支护型式,坡高约8米,采用二级放坡,放坡角度1:0.75,土钉长度10米,另在第二级坡顶设一道预应力锚索;其余部分采用放坡的基坑支护型式,放坡角度均采用1:0.75,坡面采用60mm厚喷射混凝土保护,内设^6@250钢筋网片。

b.基础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根据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及本工程的结构特点,主站房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持力层为残积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KPa。跨R2线托换梁部分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端进入中风化花岗片麻岩不小于1.5m。桩径为1200mm、1400mm,桩端持力层中风化花岗片麻层,设计单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1200桩径11000KN,1400桩径15000KN。

地下室底板采用平板结构,板厚为500mm,东侧(石龙侧)主站房地下室底板布置抗浮锚杆,抗浮锚杆间距2500X2500,锚杆的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350kN,锚杆成孔直径φ150,锚筋为425(HRB400级钢)。

c.主站房结构

主站房采用框架结构,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轨道两侧东西站房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局部地下室层高7.0m,地上楼面标高分别为8.00m、16.50m、21.40m;柱网主要为10m×10m、10m×20m、10m×30m、10m×40m、20m×40m,柱截面一般为800×800;站台层和高架层楼盖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现浇楼盖一般板厚130,跨度较大的板适当加厚,地下室顶板厚度为160mm;梁布置在保证结构传力合理前提下,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做到安全经济,截面一般为300×700、350×1000、400×1200。

为了满足首层作为进出站大厅大空间的建筑功能要求,东侧站房高架层在进站大厅70米面宽范围仅设两根立柱,使得结构跨度为20米,30米,20米,设置H型钢组合楼盖,工字钢主梁500×2000×40×20,次梁400×1000×25×14焊接H型钢,楼板厚度150mm。

2)、屋盖平面尺寸东侧40.8m×185.6m,西侧36m×105.5m,立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屋面采用焊接H型钢,40米主跨方向梁截面400×2000×25×20 ,10米主跨方向梁截面300×700×20×10,悬挑10米跨部分采用密布(两米间距)300×700×20×10热轧H型钢。

图2 东侧站房结构模型

图3 西侧站房结构模型

d 跨R2线托换结构

跨R2线托换梁共四条其中YL1,YL2跨度37.55m, YL3跨度38.10m,YL4跨度28.10m;YL1,YL2采用箱型截面,梁高2800mm,梁宽2000mm;YL3,YL4采用T型截面梁高2500mm,梁宽900mm,翼缘宽1600mm,厚500mm。由于净空要求,跨R2线托换梁梁高受限,梁刚度偏小,如不采取措施,托换梁变形过大将导致上部结构附加内力过大,影响上部结构安全,因此对托换梁均张拉预应力。同时施工工期要求站房上部结构与地下的R2线主体结构同时施工。

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站房上部结构与地下的R2线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的条件下,托换梁YL1,YL2,YL3的结构设计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托换梁与R2线完全脱开阶段,在R2两侧做人工挖孔桩施工托换梁施工上部结构(同时R2线开挖基坑);第二阶段在R2线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利用R2线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在其上立柱,使得YL1,YL2,YL3托换梁跨度减小为24.3m,其后再施工站房砖墙、楼面装修层、站房外部围护结构等。

托换梁共张拉124根^s15.2预应力钢绞线,由于托换梁上荷载较大,预应力张拉需分两次进行,在托换梁施工完成后先张拉一半的预应力钢筋,施工完二层楼面结构后张拉另一半预应力钢筋。

3.三种大跨度结构形式

对于一般大跨度结构,自重占结构承担荷载的比重较高,采用自重轻、材料强度高的钢结构是比较经济的,屋面一般采用轻钢结构;楼面一般采用钢梁与混凝土楼板共同工作的组合楼盖结构;对于载重较大的大跨度结构,常常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图4 三种大跨度结构截面形式

石龙站站房采用了三种大跨度结构形式。大跨度屋面由于自重轻,活荷载小,采用型钢梁较为经济;站房候车大厅处跨度30米结构,活荷载较大,对楼面刚度要求较高,采用型钢组合楼盖结构较为合理;跨R2线托换结构,位于地面以下,荷载很大,采用承载能力高,刚度大,耐久性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最优选择。

4.结论

石龙站站房有多处大跨度结构,根据不同部位,不同受力特点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形式。入口候车厅处30米大跨度梁,采用了2米高的型钢组合楼盖;跨R2线38米跨托换结构采用预应力箱型混凝土大梁;站房40米跨屋盖采用了工字型钢梁。根据不同受力情况灵活采用不同大跨度结构形式,实现结构安全与经济的合理平衡。

参考文献

[1] 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规范[S]

[2] 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S]

[3] 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4] 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S]

[5] 林同炎,NED H. BURNS著,路湛沁,黄棠,马誉美译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三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

[6] 聂建国,刘明,叶列平.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M] 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冲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下一篇:水利施工中混凝土的常见裂缝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