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92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08 07:24:40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92例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9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效果显著。

关键词 面神经炎 中西结合 针炙 穴注 抗炎

面神经炎也称贝耳氏(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的面神经炎,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中医称本病为“口僻”,俗称“吊线风”。临床表现为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闭眼,不能皱眉,鼻唇沟变平,不能鼓腮,口角歪向健侧。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9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治疗组(静滴抗炎加针炙及面部穴注)52例,年龄10~68岁,平均39岁,男多于女。对照组(电针加口服中药)40例,年龄22~60岁,平均41岁,男多于女。

治疗方法。对照组:①(针灸治疗)方法:以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根据面瘫主要发生部位采用不同透穴[2]:额纹消失,阳白透鱼腰;眼脸不能闭合,迎香透四白、攒竹透鱼腰、丝竹穴透太阳;口角歪斜,漏气漏水,颊车透地仓;配穴:风池、翳风、牵正、合谷。加电针留针20~30分钟,1次/日,10次1个疗程。备注:用疏密波或者断续波,强度以患者肌肉收缩而无痛感为宜,平补平泻。②中药:牵正散(僵蚕、全蝎、白附子)加减,风寒型者加辛温药:羌活,白芷,川芎;风热型者加辛凉药:,桑叶,黄芩;久病者加黄芪,当归。以上药各15克,水煎服,早晚1次,连服5天。疗程10天。

治疗组:在对照组针灸基础上,①抗炎:针对病人体质而选择应用抗生素每天静脉滴注1次,连续3天。②面部穴注[3]:穴位常规消毒后,用5ml注射器及6号针头,抽吸维生素B12(1ml),复方当归注射液(2ml)混合穴位注射,进针后得患者有胀麻感时,推入药液,每穴约1.5ml。穴位选择:太阳、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患侧),每隔2天注射1次。疗程10天。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咬肌肌力恢复,额纹成现,眼睁闭自如,鼻唇沟加深,口型端正);②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面肌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③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面肌功能部分恢复正常。

结 果

两组的治疗结果:两组治疗结果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两组的疗程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疗程短,见效快,见表2。

讨 论

临床观察表明,抗炎、针灸、穴注治疗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改善临床症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抗炎:可使局部神经,血管组织炎性水肿得以改善,有利神经功能恢复。

穴注:复方当归注射液有活血化瘀、止痛、行气、散结、化阻作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有营养神经作用促使尽早恢复神经功能。

针炙(针刺腧穴):本病是由正气不足,经脉空虚,外卫不固,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而发生。因风邪多犯阳经,阳明经多气多血,“治风先治血”,故针刺阳明经穴,以激发经气,使络脉畅通,濡养筋脉,则瘫痪面肌得以恢复。

通过92例病人治疗,笔者体会到病程越短疗效越好,而疗程短。反之疗程长,疗效慢,疗程长。

参考文献

1 肖软林,高雅伶,冯喜瑞,等.中西医结合疑难杂病治疗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 李超元.自拟消瘫散配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8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3,5(15):32.

3 王彬,王少华,王盛波.透刺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4,6(8):46.

上一篇: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 下一篇: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临床分析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