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内容对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及其影响

时间:2022-05-07 05:15:43

微内容对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及其影响

摘 要: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网络技术升级到web2.0阶段,以BBS、博客、播客、维客等为代表的微内容短时间内也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由于微内容的主体的广泛性、大众化与多元性,信息交流系统的开放性与交互性以及内容的批判性和质疑性,契合了公共领域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因此对公共领域在信息时代的构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微内容以其特有的方式,在网络环境中集结公共话题,并对此展开争议与辩论,最终促使趋同意见的形成。在微内容的机制之下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其拓宽了信息的来源,使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不同观点得到交流与碰撞,并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大量生动的素材。但是由微内容构建的公共领域也存在着相对不平等现象,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了各种力量的侵蚀,另外其个人性也会削弱公共领域的理性基础,多元化特征也带来了公共领域的“碎片化”等问题,必须对其审慎对待。

关键词:微内容;公共领域;网络公共领域;公共舆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017-02

一、微内容构建公共领域的基础

学者Cmswiki给微内容的定义是:“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链接的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的主题,RSS内容列表等。”也就是说,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所有数据(甚至一次点击),都可以被称作微内容。那些由无数普通人创造的微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其中很多都蕴含着创造性努力并且在网上公开可得。它们的数量、重要性还有我们对它的依赖可以说并不亚于传统媒体生产的大众传播内容。微内容的出现改变了网络内容的分布格局,在数量上,大量由非专业人员制作的信息改变了网络信息的构成比例;在形式上,微内容展示了Web2.0条件下的维基、博客、社会网媒介(SNS)等多种传播手段的应用。对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是互联网所开创的平等、民主、自由风气的自然衍生。网络公共领域可以看作是公共领域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公共舆论体系和公共交往结构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实现的形制变革。微内容基于其自身在主体、系统和内容的独有特点,在网络环境中对公共领域进行着进一步的构建。

二、微内容构建公共领域的机制

在网络公共领域,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有权利或者规定网民必须关注什么话题并遵循怎样的一个原则和程序发表看法并展开讨论,这完全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网民通过自身创造微内容引发讨论进而形成公共舆论,当然这种自发并不意味其过程充满任意和无序。

(一)公共话题的形成

对于任何一个引发网民关注的公共话题来说,其必然是植根于生活的。但是植根于生活并不代表,对于任何事件和信息均能引起网民极大的兴趣,其必须具备相应的特征。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网络公共舆论巨大关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与大众生活紧密相关,很容易产生网民的共鸣,那些远离公众生活的时间和话语是难以变成网络公众共鸣的话题,最多也就是昙花一现。对于一个事件来说,其越能反映公共性问题的本质,就越能吸引住网民的眼球,也就越容易引起网民的强烈关注。以贵州瓮安风波为例,其最终能产生那么大的一个社会关注度,是因为其反映出许多深层次公共问题,比如地方政府行为的失当、对于群众利益的漠视等,社会矛盾本身便是公共性问题的本质。

另外,对于通过微内容进行网络公共话题,随着大量网民的参与,其将会被鲜明的凸显出来,目击者、知情者和专家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使得微内容立体和清晰起来,多个侧面的补充、质疑和证实使其成为网络公共论坛的主题。

(二)不同观点的交锋

在网络公共议题的确立,很自然的就过渡到话题的辩论阶段,而便随这一过程的演进,网民对于微内容的认识也从表象讨论开始进入对于本质的分析,感性的表达也逐步趋于理性。围绕这一公共话题本身,随着各种观点和意见的激烈交锋,对于问题的细节的关注和质疑也由此展开,来自各方的微内容为该话题不断提供新的论据和线索,在这样的北京之下,与公共事件相关的细节和方方面面的关系便被逐步理清,事情越辩越明。在“周老虎”事件中,有网民为证明虎照是从年画拍下来的,亲自动手用相机模拟拍摄,并将其结果发表在论坛上,而最令人称奇的是其所拍照片与周正龙所拍照片并无二致;还有网民用标尺网格将年画老虎和“周老虎”切分出来作比较,两者卧姿也基本一样,随之假虎照的面目也一步一步被揭开,当然这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由于微内容的匿名性特征,难免存在一些哗众取宠、不真实的话语,这会使得事件本身充满波折,但是只要辩论本身持续下去,源源不断的微内容的提供将使得非理性和不真实言论最终逐渐被边缘化,退出主流话语。

(三)统一意见的形成

哈贝马斯曾认为,公共领域的最终形成依赖于参与其中的主题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网络中通过各式各样的微内容进行的对于公共议题的辩论不会无休止地延续下去。

尽管由于公共问题的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其触及的范围、涉及的相关群体、问题的性质和所处层面也不同,但经过激烈辩论后,在微内容构成的“观点的自由市场”上,那些共识性价值取向与判断标准和公平正义的原则,整合了公共领域中的不同见解,即使不能达成唯一的共识,也能够使纷繁复杂的观点和意见趋向统一。

三、微内容构建的网络公共领域的功能

网络中巨大规模的微内容作为新的公共领域的参与形式,无疑比茶室、沙龙、聚会、私人社团、宗教团体等传统的参与手段具有更加广泛和有力的影响,当微内容在网络环境中应用于公共事务并形成新型公共领域后, 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影响。

(一)多元化交往特征显现

Web2.0降低了微内容的技术门槛,使得网上公共领域向所有人开放,参与者只需遵守一定的协议,就能以匿名方式通过微内容在网上公共领域中上发表意见和进行交流。网上公共领域的多元化交往特征开始显现。不同于传统的依赖报刊、广播、影视等媒体信息传递,微内容的兴起和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使得信息大大扩展,来自不同阶层、肤色和背景的网民均称为网络公共领域的信息源,网络的零壁垒特征也使得弱势群体可通过制造微内容发出自己的呼声。

(二)有利于对话题的充分讨论

微内容建构的网络环境下的公共领域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辩论的空间,匿名微内容使得不同背景的参与者均可以围绕话题展开讨论,而不必因为年龄、职业和收入等特征被屏蔽,微博、博客、论坛等都将成为其微内容的阵地,由此关于话题讨论的角度和论据便更加多元,更有利于对于话题的充分讨论。

(三)增强参与者“私人性”

“听我之想听、言我所欲言”,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是在依据自身的偏好和目的选择加入某个话题或者论坛。大哲学家哈贝马斯曾提出,公共领域中作为公众进行交往的是一些私人,有着独立的人格和各自不同的需要与要求。而有益于公众独立人格构建与不同需要的满足,显然是微内容所能赋予的信息传播方式。百度贴吧中关于特定的兴趣和话题,人们会建立特定的讨论群等。

四、对微内容构建的网络公共领域的反思

对于网络微内容公共领域的构建及其产生的影响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虽然网络媒体中海量的微内容为人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多元化媒介空间,为公共领域的构建提供了可能,但在现实中,由于我国理论和制度空间的缺失和微内容自身的一些特征,也使得公共领域的构建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瓶颈和障碍。

(一)社会的各个阶层并未获得平等的、接受微内容的机会

由于微内容的接收和需要依赖网络与电脑,与传统的媒体相比,这两项物质条件的获得需要依靠更大的经济实力。另外,网络技术所造成的数字鸿沟现象随着界面的傻瓜化尽管渐渐消弭,但仍然客观存在。因此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人群才有机会接近网络,因此很难说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接收微内容的权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如前文所述,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微内容用户正逐渐呈现出越来越平民化的趋势,因此相信这一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逐渐得到改善。

(二)网络公共领域正在渐渐受到权力和经济势力的侵蚀

随着网络中人们自主的微内容经过公众们的聚合与放大后具有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对它进行控制的要求越来越多。比如在一些BBS中,一些特定的字眼是无法出现的,必须用某些隐语或符号代替。虽然目前这样的控制和审查还不能威胁到网络公共领域的自由度,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对公民言论自由和权利的保障,很难保证这样的监管不会变本加厉。

另一方面,经济实力也逐渐渗透到微内容领域,比如一些企业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论坛中找做广告,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还有一些企业与网站进行合作,以一定的奖励措施如奖金、奖品等鼓励公众在自己的议题下创造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形式的微内容,从而使微内容的自主性渐渐遭到破坏。

(三)微内容的个人性削弱了公共领域的理性基础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必须体现出平等和批判的原则,必须有一个具有理性判断能力的群众基础。由于微内容具有很强的个人性,有些甚至是极端低俗无聊的,在某些问题上攻讦谩骂多于理性批判。对于辩论对方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少有系统的分析和辩证的评论,尽管微内容塑造了一个较为充分的“观点的自由市场”,但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下的“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还略显不足。因此在微内容基础上建设一个自由、开放但又不失理性的公共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净化网络言论环境。

(四)微内容的多元化容易导致公共领域的“碎片化”

由于微内容独有的信息方式,其主体、内容和受众都更加多样化,也进一步分化,导致了公共领域也出现“碎片化”的特征。海量微内容带来信息大大丰富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对“公共利益”的忽视。加上所处网络环境的去中心化特质,使得破坏性和对抗性的群体行动较建设性的群体行动更容易进行。因此微内容的解构性和破坏性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建设性和整合性。

上一篇:试论法制报道内容的两个层面及有效性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