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时间:2022-05-07 12:32:35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关系着高校德育的质量和大学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关系着高校人才的质量。本文就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探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关键词:辅导员 思想政治 队伍建设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整个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力量,也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者,是高校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整体素质直接影响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意义深远。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1、辅导员身陷事务性工作,重管理,轻教育

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主要工作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寓教于学生党建、团建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但目前辅导员管理职能被强化,教育职能被弱化。职责较宽,分工不明,处于一种被多重管理的状态,工作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整日疲于应付各部门下达的任务和处理学生的突出问题,很少顾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辅导员经济和政治地位低下,整个队伍不稳定

主要是一些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够重视,辅导员处于受冷落的地位,职称评审困难,收入待遇偏低,政治地位低下,属于学校的“边缘人物”。甚至有人认为辅导员是学生的“保姆”,工作成绩大小无所谓,只要学生不出事就行。辅导员的地位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相去甚远。工作辛苦,责任大,成效不明显,很多人心理不平衡,希望一有机会赶快逃离这支队伍,导致这支队伍流动性强,很不稳定。

3、缺乏任职时间长、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型辅导员

辅导员队伍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队伍,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性不可避免。一般学校都规定专职辅导员任期为3-5年,这种短期化的政策,使不少人把辅导员作为过渡性工作,一有机会就“改行”。从结构上看,辅导员队伍存在数量不足、年龄结构偏轻、经验缺乏、学历整体不高、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4、专职辅导员数量明显不足,且专业素质偏低

近年来,我国教育形势大发展,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迈进,高校连年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相比之下辅导员数量明显不足.难以开展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另外,扩招后的学生素质下降,也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难度和强度。而且当前辅导员队伍,大多数是非思想政治专业毕业,没有参加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系统培训,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其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和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才资源强国”。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贯彻十七大精神.承载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好,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是适应当前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新形势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发展.在校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校园面积越来越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个性较强,素质参差不齐.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受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思想教育难度很大,现行的辅导员队伍无论从数量上、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方法、综合素质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校发展需要。为保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职业化辅导员队伍。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校校园环境的稳定与和谐,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影响构建和谐校园执行力的因素很多,必须突出重点,找准工作着力点。而注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科学理论武装、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中的作用,是构建和谐校园执行力的重要基础之一。

三、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展望

1、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要严把入口关,实行准入制度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对进入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人员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辅导员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并且有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专业的学历或培训学习经历。热爱学生工作,有奉献精神,立志在此岗位上开拓创新有所作为。辅导员的选聘可以打破常规,一些教学、教育、管理经验丰富、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和干部都可竞聘,学校实行“高进”政策,形成激烈的良性竞争。

2、明确职责规范管理

辅导员的职责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展日常管理和服务育人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学生思想引导者,学习生活就业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保护者,教育管理的执行者。高校应对辅导员实行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包括辅导员的人事归属、考评以及日常工作安排、职称评聘等。要像重视教学骨干一样重视辅导员的培养,把辅导员培养成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家。辅导员职业发展或个人发展的最终出路不是流向教学岗位做专职教师,也不是流向行政岗位做领导,而是成为专家型的德育工作者。

3、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走专职化、专业化和专家化道路

“专职化”是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的保障,“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水平提高的基础,“专家化”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专职化”即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配齐专职辅导员,形成合理梯队,同时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专业化”即强调辅导员必须经过有关知识培训,实行职业资格准人制度,同时在具体分工时,尽量让辅导员本人所学专业与所负责的学生的专业对口,这有利于辅导员与学生产生共同语言,有利于第二课堂的师生互动。“专家化”是指学校应倡导辅导员长期从事此项工作,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深入研究,不断实践,逐步深化,力争成为这个方面的专家。

4、建立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高校设立专门机构管理辅导员,制定科学合理,便于量化操作的工作考核制度,主要考察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工作能力、业务学习和理论研究能力等。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对辅导员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公之于众。奖惩分明,与职称聘任、晋级挂钩,使考核制度真正形成务实高效的人才评价体系。

为鼓励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工作,加快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高辅导员的经济地位,可实行特殊的岗位津贴,宣传辅导员岗位的重要性,提高辅导员的政治地位,把辅导员培养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使辅导员工作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高校要通过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对考核优秀者给予评先、评优、奖励、晋升职务职称参加学历深造等奖励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充分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个人潜能,坚守思想阵地,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梅香,罗文华.浅议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中国建设教育.2007,(10).

[2]夏科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3]郁军态.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队伍建设研究 [D].厦门大学,2007.

[4]曹琨,杜宪增.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79.

上一篇: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共鸣” 下一篇:试析体育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