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回填土地基的强夯法处理

时间:2022-05-07 06:28:30

浅谈回填土地基的强夯法处理

摘要: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强夯法走入了人们的视线,经过对年的研究与发现,这种方法对回填土地基处理的效果是明显的。强夯法不仅不延误整个的施工期限,还且又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目前,这种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应用到回填土地基的处理上。可以说,强夯法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也发现了强夯法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首先结合工程实例,对强夯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接着对强夯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在地基的处理中,如果使用强夯法,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回填土;地基;强夯法;结构;问题

中图分类号:TU47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21-0035-02

引言

在回填土地基的处理方式上,有很多种方法被发现并应用。近几年,由于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相关的政府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发现强夯法在回填土地基的处理上优势较明显。强夯法在具体使用的时候,需要利用特殊性能的夯锤来实现其自身的目的,因为不同的夯锤对地基处理的要求是不同的。而对于强夯法而言,其选用的夯锤的重量被限制在10-40t以内,当夯锤快速落下的时候,利用其自身的力量完成地基的夯击作用。经过试验,这种方法被应用在很多地基方面的处理,而这种分类主要是根据泥土的类型来决定,目前主要在碎石土、粘性土、杂填土等种类型方面比较适用。对于强夯法进行加固的机理,也是比较特殊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考虑到对土体的密度进行夯击,运用这种办法能够减小一定的孔隙的体积,从而使得土体变得更加的严密,为建筑施工提供完整的材料;为了留有多余的排水通道,经过强而有力的夯击之后,在土体的表面能够产生许多的液体,这些液体使得土体的表面产生很多的裂缝,这样经过排水的特殊通道,液体就可以从中排除,然后经过一段时间,要想整个的土体变得严实牢固,还需经过排水通道的水渐渐地消散、风干,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体表面的压力;在地基的表面,会出现很多的碎石泥渣,经过强夯法之后,这些都可以进入到土体中,使得整个的土体再次变得更加的牢固,以此增大其受力面积,地基整个的压缩性被就自然地降低了。这三种机理分别被称为动力的密实、固结以及置换。

1 工程概况

这是一个使用强夯法对地基处理,并取得显著效果的例子。下面进行具体的阐述。由我公司承建的罗山湖・水上乐园项目,位于桂林市临桂县两江镇罗山湖水库东侧,处于丘陵地带之上,总占地面积约300亩。整个项目用地需将丘陵地带整平才能进行项目施工。园区内的广场占地面积较大,约为4000m2,在广场的某个地方,大约有3~5m的回填土,这种回填土是黏性的,在没有使用强夯法之前,该土体整个就很松软,如果不经过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被沉降下去,由此带来的危害是十分危险的。在特定的时间段,会对道路、景观建设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对于广场的地表也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万一处理不当,地面沉降越来越明显,广场的植被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影响整个的广场结构。对于这种大面积的回填土,经过分析,采用了强夯法进行处理,一方面,使用强夯法可以使整个建设项目的工期不受影响,与广场的施工工期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又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实践证明,把强夯法具体应用到地基处理方面,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理想效果。强夯法之所以被应用的如此广泛,是因为其优点的十分明显的。这种方法不需要购买许多特殊的设备,只需用特定的夯锤就可以实现对地基的处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这种方法也是十分简单方便的。而经过强夯法的处理,地基的基础会变得十分的牢固稳定,获得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另外,在上文已经提到,强夯法的适用范围特别的广泛,近年来,在各种地基的处理中,基本上都要用这种方式对地基进行处理。像我们国家一些比价重要的场所,都适用强夯法进行地基的处理,一般来说,有公路、码头以及机场的特殊跑到,都离不开这种方法。经过统计,强夯法的使用,对国家的经济效益的取得明显有着不俗的表现。

2 方案比较及选择

该方案加固区仅占广场面积1/5,估算加固费用为160万元,施工工期约1个月;从施工工期看,地基处理同时,广场区域等工作还可穿插流水施工。如果广场区域填土不作处理,估计最大沉降量在25~35cm,局部可能更大,沉降需1~2年内完成。从经济方面分析,为防止广场中央下沉造成排水管的倒泛水,设计需将总管埋置深度加大,造成施工困难,并需将排水管由水泥管改成U-PVC管材,增加较多;从广场工程的总体效果和社会效益出发,经过多方面比较、研究,最后否定了这一方案。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采用强夯法对40000m2回填进行全面处理,施工为费用240万元,工期约2个月。

3 强夯施工

3.1 夯点布置

夯点布置见图1,广场区域内夯坑间距b取4.5m,广场道路及管线部位间距b取3m。

3.2 孔隙水压力处理措施

(1)前两遍夯击间歇时间不小于2周。保证夯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

(2)夯坑内回填煤干后,增大土的渗透系数,让土体中的孔隙水可以轻快的消散。

(3)回填土中夹杂淤泥质土,采用底面积为2m2重16t的夯锤夯击,将毛渣夯至深处,使回填的毛渣形成一个“墩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3.3 强夯时的质量控制

(1)在吊壁或门架的四面画上平行的水平刻度线,标写醒目的尺码,以便能在50m内监测夯锤吊起的高度。

(2)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3)对于每一次的夯击,都要进行严格地控制,在进行施工之前,对土体表面的推平以及碾压工作要控制好时间,以免受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夯击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力度,否则,在地表的周围,会出现其他的裂缝,给施工带来不便,而且如果力度掌握不好,重锤将很难进行夯击。一旦发现一系列特殊的情况,应该及时地进行调整,如果表面有水,要进行及时地清理。

4 试夯试验与检测

4.1 试夯

由于填土的深度只有3~5m,利用强夯法是完全符合标准的。但是,前提是这种回填土饱和的粘性回填土,这就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因为对具体的施工参数的确定,要整体考虑施工的质量能否达到预期的标准。因此,为了降低强夯法的风险,节约成本,减少浪费,在进行正式的施工之前,必须要经过试验,才能确定强夯的参数。在具体的试验中,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相关人员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验,由于试验的方式是两种,分别为:单点夯试验和群夯试验,因此,对于场地的选择也是两块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被划定的面积是50m×50m。

4.2 试夯检测

本次检测的目的则是检测强夯(试夯)区域内回填土层的压实密实度和地基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试夯表明,初步设计的强夯参数基本可行,地基处理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但施工中孔隙水压力消散过慢,部分

5 结语

近几年,在对地基的处理中,强夯法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实践,其优点是十分明显的,因而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机场、港口以及码头的建设,其应用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但是,对于强夯法的使用,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具体、清晰。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才致力于强夯发的研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理论知识和还不够的丰富,应用的条件也不够完备。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有经济头脑,而且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在此基础上也不能够延误施工的整个工期。对于强夯的质量,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做好规划工作,制定具体的、可实行的计划方案。在本文所举得例子中,为了将土体的渗透系数变得更大,需要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处理,最终选用的办法是在夯坑的内部增加煤矸石,以及利用毛渣的特质。既提供了排水的通道,又对土体的置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强夯法的参数确定,一般都是凭借经验办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树立成本意识,为企业和施工方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要能保证施工的质量,继而,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确定强夯发的施工参数。相信经过前期的考虑和准备,对于强夯法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一定会起到实际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文,娄国充,于炳炎,强夯法加固新近回填杂填土地基的工程实践,路基工程,2001(01)

[2]孙刚臣,肖明贵,王杰光,强夯法加固回填土地基的应力监测及效果分析,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03)

[3]陈立龙,李万有,高旭岩,强夯法加固回填土地基的应力检测及效果分析,林业科技情报,2010(02)

[4]刘云生,张兵,强夯加固法在大型H型钢厂原料场地基土处理中的应用,莱钢科技,2005(04)

上一篇:浅谈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施工中的若干问题 下一篇:如何在课程改革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