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森作品中家庭演变之女性主义透视

时间:2022-05-07 02:39:41

莫里森作品中家庭演变之女性主义透视

摘 要:托尼・莫里森有四部代表作,分别是《所罗门之歌》《秀拉》《宠儿》以及《最蓝的眼睛》,在这四部小说中,莫里森描写的是当时美国黑人家庭的生活结构和生活状态,以女性主义的特殊框架为主,以家庭结构的演变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于女性主义的深刻思考。莫里森在其小说中抨击了那个年代的传统父权主义,倡导建立单纯的女性家庭,充分给予女性在生活中的各种权力。莫里森理想中的家庭模式是男女双方和睦相处、互相平等并且一起背负家庭重担,这种创新的思想值得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女性主义;权利;托尼・莫里森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62-02

一、女性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女性主义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一批新兴的作家群体,她们以全新的、独特的面貌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她们在社会学家和文学家口中是“全新的能量核心”,她们就是美国黑人女性作家。黑人女性作家以莫里森、奥德利等著名作家为代表,她们的作品展现的是当年美国人民的现实生活,突出的是她们头脑中的先进思想理念,为传播女性主义思潮和人权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在21世纪来临的新时代,她们的理念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创新性,能够为新时代所尝试。她们的许多文学作品也被高校收录为教材,进入教学大纲,她们的思想继续为世界的发展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起源是南北战争,当时盛行反种族运动,很多作家开始进行种族文学的创作,例如杜波依斯和哈里斯等黑人作家,他们的作品使人民对有色人种有了更多的了解。美国黑人文学的巅峰期在20世纪70年代到来,在这一时期,很多黑人女性作家逐渐显露头角。例如安吉洛,她作为领导美国民权运动的先遣军和艺术家,于1970年创作并出版了第一部自传小说《我知道笼中的鸟儿为何歌唱》,在美国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畅销海外。同时,以莫里森为首的一批黑人女性作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她们的作品并不是以陈旧的单纯批判为主要内容,而是将传统思想和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相连,将思想转换成文字语言,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把对有色人种的尊重和平等提高到了人生意义、思想观念上来,用她们自己的语言形式构建新时代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宏大体系。

(二)女性主义的后续发展

在女性文学发展的早期,研究重点都是自然性别和文化性别,所突出的是强烈的民族感和阶级感,而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出现,将这一研究重点逐步转换成了性别的平等。在很多黑人女作家的作品中,“性别”这个词出现频率很高,并常与“女性意识”和“女性角度”等词组融合使用,给人的感觉就是希望找到“女性”的替代词。类似这样潜移默化的变更,是与当时的女权主义变化思潮契合的。同时,在黑人女性文学中,“种族”的概念被首次引用,在后来的发展中甚至轰动了整个西方文学的批判领域,“种族”带来的思想和理论也成为了黑人女性作家此后创作的灵魂。作家们将灵魂带入文字,写成作品,推动了当代黑人女性主义的发展进程,并为其走向成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黑人女性主义已成为了美国当代文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整个女权主义的重要环节,为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她们的文学作品和思想意识也在世界文学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莫里森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父权制是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女性主义批评家是这么认为的: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男性主义的强势发展是建立在长期压迫女性的基础上的,而父权制的维持正是靠压迫女性这种手段实现的。在被压迫和反抗压迫的过程中,女性不断寻求自我、寻求人性主体,最终获得成长。作为一位女作家,莫里森将黑人女性的真实生活通过文字加以还原,对父权制进行强烈的批判,抨击其对女性的压迫和毒害,与此同时还推出了“女性家庭”这一提议,即建立以女性为主的新式家庭模式。

莫里森对各种女性家庭塑造,同时也是在对女性自我意识和生活主体的不断摸索和求证。在父权制核心家庭中,男性和女性属于一种政治关系,男性能够无条件支配和奴役女性。若是建立“女性家庭”,那么这种情况就将不复存在,女性就可以摆脱被男性驱使和奴役的这种所谓的政治关系。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莫里森通过研究和尝试,发现当时的父权制已经深入了国家各个角落和人民心中,因此建立女性家庭基本上没有任何可能性,而建立以两性平等、相互扶持为基础的新型互助式家庭才是正确的道路。通过莫里森的四部代表作:1970年的《最蓝的眼睛》、1973年的《秀拉》、1977年的《所罗门之歌》和1987年所作的《宠儿》,可以发现黑人家庭成分的转变规律,这个规律能够让人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莫里森女性主义思想。

(一)家庭中父权制的崩塌和解体

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父权时代产生了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指:表面上由男性和女性共同组成的,以男性为主、女性为辅的,以男性为尊、女性为卑的家庭模式。女性在父权制的压迫下被支配了千百年,莫里森的四部作品也反映了这一现状。同时,所有的女性都没有资格参与社会活动,没有对生活的想法和愿望,甚至失去想法。作品中的核心家庭起初能够通过奴役女性得以维持,但是到了后来就逐渐崩塌、解体,家庭也就不复存在了。莫里森以这样的描写,将核心家庭的变动全方位展现,向人们讲述了她对父权制的强力批判。

莫里森通过对黑人男性软弱、无能的描写来衬托核心家庭的崩塌和解体。在19世纪中期,男女平等逐渐被妇女所倡导,她们希望获得与男性同样的权力和地位。一些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出现了很多独立自强、个性强硬的女英雄,也衬托了现实中懦弱、脆弱的黑人男性。莫里森没有将自己划入女权主义的范围中,也不认为女权主义运动能够有效解决性别歧视,但在她初涉文坛的时期对这类写作有过尝试,在相关作品中也有体现。

(二)莫里森作品中的男性和女性

莫里森在作品中描述的黑人女性其实不是完美的,她们也有各种缺点,但是她们都成为了一个家庭中的顶梁柱,那么相应的,男性就被贴上了脆弱、软弱的标签。在作品中,莫里森对黑人男性角色的塑造充分体现了她对女性主义的宣传,从一定意义上看,由于男性的弱点和不足,两者组成的家庭就一步步走向灭亡。

例如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阐述了以下三个核心家庭:克劳迪亚、杰拉尔丁和佩科拉家庭。以佩科拉家庭为例,佩科拉的父亲没有工作,每天酗酒,醉酒后殴打家人,而母亲则作为佣人为白人家庭服务赚钱养家,但是性格孤僻,且伴有人格分裂。哥哥由于父母经常性的吵架、打架而出走,最后只剩下佩科拉一人孤苦伶仃独自生活,甚至被母亲辱骂,被父亲玷污,被同龄人欺负,最后精神错乱。生活艰难无比。严格来说,其实佩科拉家庭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了,父母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爱情、没有亲情,只有打骂、伤害和陌生。最终,哥哥远离家庭,佩科拉精神错乱,父亲也离开人世,这个核心家庭随之烟消云散。

(三)莫里森对女性家庭的探索和研究

女性家庭在《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中已经出现:三个生活在一起的。虽然她们是,但是她们与一般被压迫的黑人女性仍不太一样,她们没有父权制家庭的压迫,没有世俗观念的羁绊,生活充满了潇洒和热情。她们善待佩科拉,关心她、照顾她,而不像其他人那样歧视、欺负她。只有在这三位的呵护下,佩科拉才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人性的炽热。莫里森将这个特殊的家庭与作品中其他核心家庭作比较,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由于她们四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因此无法组建正常家庭,同时,三位的特殊职业也决定了她们无法拥有正确的生活状态。

又如《秀拉》这部作品中,莫里森第一次尝试塑造一个女性家庭。主角伊娃是一个拥有极强内在力量的女性,从某些方面而言甚至超越了男性,这样的塑造方式很大程度上否决了父权制家庭。但是伊娃的强悍是无奈的生活状态造就的,例如对丈夫的怨恨、对生活的心力交瘁。虽然伊娃后来独自生活,家庭中没有男性成员,但伊娃依然掌握着家庭的支配权,实际上属于家庭中的女性主人。而秀拉与其有些相似,她在成年后花费了十多年时间出门求学游历。在此过程中,秀拉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人格和个性,且拒绝认同家长制的存在和价值。这种情况就使得秀拉和伊娃性格针锋相对,永远无法调和,而矛盾一直存在。伊娃虽然出身于女性家庭,但是她秉承的是父权制思想;而秀拉和伊娃的矛盾和斗争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莫里森对父权制思想的批判,这些内容是贯穿在作品中的,千丝万缕最后都拧成了一条线。

上述作品中出现的女性角色个性鲜明,对现实世界有各自不同的观念,并且她们敢于将心中的想法付诸于实践。从这一点可以知道,女性在女性家庭中成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其女性的自我意识。但与此同时,女性家庭也有无法避免的问题:摆脱了父权制的控制和压迫,但是只局限于小型家庭中,她们不能改变社会、国家中父权制集中的大现状,因此就导致她们的家庭与国家、社会无法融洽共存,很容易被社会世俗再次侵袭。

从本文的分析可知,莫里森的作品深刻地体现着浓厚的女性主义思想,作为一个作家,她的思考独特、方向准确,也顺应了当时女性主义运动的潮流。在她的四部代表作中,她的目的就是揭露父权制家庭对女性的欺压,同时也尝试了建立女性家庭的合理方案,虽然此想法最终由于社会现状被搁浅,但是她的思想是先进的、革命的,值得我们去探究。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孙绍先.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2004(5).

〔3〕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章汝雯.《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化话语和女权主义话语[J].外国文学,2005(5).

〔7〕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拨开语言的迷雾 下一篇:高中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