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比喻 一个真理

时间:2022-05-06 04:43:56

杂文到底好写不好写?写出好杂文到底难不难?这两个问题,是初学写作者难释疑的,也是杂文作者经常争论的。说好写与不好写都有其依据。简单地说,会写,就好写;不会写,就十分艰难。同理,有经验的杂文作家,比较容易写出优秀的杂文。缺乏经验者,便比较难写出上乘杂文。

于是,问题归结到经验上来。

什么是经验?

一个是敏感――政治敏感、社会敏感、历史敏感、时代敏感、人性敏感。或问:敏感又从何而来呢?丰富的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学养。有了这些学养与知识,才懂得什么该提倡、推动、激励,什么该批判、揭露、贬抑。这应该是首要的一条。

一个是文艺学――新题材、新艺术构思、新语言、新风格等等深厚的文学修养。

有了敏感,即可抓住此时此地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就可以发现社会最需要解读的弊病;精通了文艺学,就可以把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与理念艺术地展现出来。两者结合起来,就可能创作出思想与艺术俱佳的精粹杂文。

杂文《洪水与猛兽》是蔡元培先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创作的一篇优秀杂文。现代杂文发轫于1912年《新青年》杂志,到此文发表时,仅仅有的历程,蔡先生只用两个通俗易懂的比喻,即讲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真理。举重若轻,顺理成章。

题旨宏大,并不一定需要什么经天纬地的事件;作品深沉,也不一定反复论证与说理。《洪水与猛兽》是讲治理国家。决策国是。若论题材可谓无比重大,然而,读罢这篇仅有五六百字的杂文。便会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

孟轲有一学说曰“一乱一治”,其例是禹抑洪水,周公驱猛兽。后来便用洪水猛兽喻之一种学说攻击另一种学说,抑或旧派攻击新派之形象说词。

作者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新思想、新理念、新潮流。虽似洪水,但它可能荡涤旧思想、旧观念、旧传统。如同今天的改革开放,可能有这样那样的负面东西,但毕竟改革是历史潮流;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比计划经济先进。旧有的政治体制不改革就要滞后社会的发展,这已为事实所证明。但当初有些人却不是如此认知,他们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可见,改革的洪水只要“引导”得当,将会使我们的时代更顺应社会规律。

作品中的猛兽,喻当年的军阀。我们今天也可将其比喻为施暴的狱警,贪官污吏,黑社会团伙。作者提出:“中国现在的状况,可算是洪水与猛兽竞争”。对照当今,一边是改革一边是腐败。改革,使国家融入世界潮流,腐败则时刻拉着社会倒退。因此,不论是作品的历史意义还是现实价值,都可以说是至理名言――驯服猛兽,疏导洪水,中国立刻太平――国家这艘巨轮,即可乘风破浪前行。

两个比喻,一正一负。一扬一抑,一赞一眨,对比鲜明,形象突出。

两个比喻。一个真理。比喻得典型、形象、确切;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作品洗练、生动、深刻,具有绵长的艺术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

作者是大学问家、大政治家、思想家。论学理。其至理名言比比皆是;论实践,蔡先生是中国大学校长的领袖人物。其治学、治政、治校迄今尚无出其右者;其学者风范一直为学界所景仰,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地位,不可动摇。

蔡元培(1868―1940)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学名元培,号孑民,浙江绍兴人。1892年中翰林。1902年发起组织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提倡民权,鼓吹革命。1904年,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密谋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后。任南京政府教育长,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提出修改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积极支持等倡导新文化运动。实行教授治棱、宣传劳工神圣。后被迫辞职。1927年后任大学院院长,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奔走呼号,并与宋庆龄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活动。病逝于香港。有《蔡元培选集》出版。

上一篇:不说出来就不痛快 下一篇:谴责刘铁柱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