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业班组是安全事故预防的重点

时间:2022-05-06 01:18:17

论作业班组是安全事故预防的重点

摘 要:如何预防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重点要抓好作业班组的安全建设,作者从抓好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忧患意识;落实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安全责任制;采用多种形式,切实做好安全事故预防的落实工作;安全工作要有创新;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及有效使用;员工的安全素质、自我防护意识需要提高六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作业班组;事故预防;重点

安全事故,是指在日常工作、生活等过程中,因管理者或当事人思想麻痹、管理不严、工作失职、违反纪律,不按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操作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作为一支以水利水电施工为主的国家一级企业,因施工节奏快,作业环境差,员工安全意识不强,采取的安全措施不当,企业安全培训效果不好,项目安全监督不力,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等诸多原因,致使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通常会发生高空坠落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煤气中毒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等等。做好安全事故防范工作,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是顺利推进和保障企业经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对于提高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真抓善管,安全事故预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如何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企业各级组织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结合近年水电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就切实抓好班组安全事故防范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抓好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忧患意识

预防事故是一项经常性、综合性的工作。安全教育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要经常化、制度化。人容易淡化、健忘,况且安全教育是无止境的,所以要经常性地进行安全事故预防教育,“要经常抓、长期抓、反复抓”,才能使员工时时提高警惕,处处留心事故苗头,要将安全预防事故教育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特别是事故常发季节、事故的高发季节,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使之更加认真,更加细致,更加扎实努力达到预防事故的各种要求。

二、落实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安全责任制

企业容易发生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事故,按照其规律,采取强有力的预防措施,强化各项制度的落实,最大限度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从近几年发生事故时间、地点、事因、经过,反映出安全预防事故工作抓得不紧不实,执行上级有关规定不坚决,有章不循,部分员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自身要求不严,最终造成重大恶性事故酿成无法挽留的后果。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的要求明确各自的责任,领导干部和员工都承担安全责任,做到“一岗双责”,才能有效地预防事故。落实安全责任制,要明确作业班组和个人的安全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各个岗位都要有明细的安全检查标准,安全责任制是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了这项制度,安全工作才能做到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完善安全责任制,伴之以必要的奖惩考核制度,这样才能一方面有效地激发员工上进心,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处罚错误,扬正避邪,引起警觉,以教育本人和员工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把预防事故工作做得更好。

三、采用多种形式,切实做好安全事故预防的落实工作

一是检查形式,成立督察小组,对单位作业班组适时开展督察活动,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把握倾向性的问题和事故苗头,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把事故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对违反规定的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特别是对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走过场、敷衍塞责、掩盖问题、措施制定不到位,甚至顶风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二是评比形式,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安全评比竞赛活动。如“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等活动,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竞赛活动,能够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事故预防工作的吸引力,从而达到有效地预防事故的目的。三是案例形式,通过宣传各类生动具体的事故案例,使广大员工知道注意什么、预防什么、不去做什么、不准干什么,有了情况如何处置,有了问题如何解决,有了苗头如何消除,更重要的一是在案例中找出漏洞,找出管理工作中的弱点,找出自身素质上的差距,得到全面教育和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二是通过案例本身找出预防事故上的弱点和不足,举一反三,把本单位的各项安全工作做好,把员工安全事故预防的能力提高。

四、安全工作要有创新

安全工作创新是安全管理系统内部整合力的源泉,是指把系统中各种要素资源进行有效的内在变革,从而提高其内在素质,确保社会经济能够安全、高效、有序运行的能力。安全工作创新主要体现在安全制度创新、安全技术创新、安全技能培训创新及安全文化创新方面,确保安全管理规制效果。激发并调动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防范安全事故风险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规范,从制度上加强安全工作创新建设,增强安全管理控制力。

五、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及有效使用

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设备老化。生产组织的技术支撑与投入严重不足,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直接原因。安全事故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技术风险。一方面,在竞争力低下,生产组织是无法充分的满足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的,不会为安全生产进行长期技术设备投资,反而会尽量压缩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对落后、老化设备不会及时进行淘汰更新,以高风险的运行环境和匮乏的安全保障来谋取高额利润,生产事故的发生就成为必然。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危险源”和“安全隐患”也呈现多样性与复杂性,实施安全管理控制就需要具有相应的技术含量。因此,不增加安全投入、不更新技术装备势必会造成管理水平低下,最终导致安全事故失控。企业安全资金的投入是生产活动的必备资金;是创造效益的保证。有的设备严重落后,甚至锈蚀不堪、严重变形,存在隐患,未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而着眼于眼前的经济利益,在新、改、扩建工程中虽有“安全工作的三同时”,但未经验收,强行使用,为生产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事故迟早要发生。

六、员工的安全素质、自我防护意识需要提高

安全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搞好对人的管理关键是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即使采取了新进职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可是教育内容都是公式化、简单化、陈旧化,员工的素质达不到预期提高的目的。有的现场管理人员自身都不甚了解标准、规范、法律和法规,如何教育员工?因此,现场管理员违章指挥,下面的员工违章操作,“三不伤害”怎能实现?因此,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的高低对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相对匮乏的传统施工产业工人,都在为生存而奋斗,同时,生产组织也不愿意为他们的安全技术和文化水平的教育培训支付安全成本,导致作业人员素质低下,安全管理难度加大,违规违章作业比比皆是,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总而言之,安全事故预防工作要贯穿于企业各项工作的始终,全体干部员工应当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不能马虎,切实把“安全”这根“弦”绷紧,认真地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是事关企业全面建设的大事,必须主动预防,积极预防,突出重点,把安全事故预防抓紧、抓细、抓好、抓实,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作者简介:刘国庆(1963-),男,陕西西安市人,高级工程师,现在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主要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上一篇:景区商品价高问题分析 下一篇:留守儿童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