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策略

时间:2022-05-06 10:34:20

浅谈高职院校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策略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巨大的进步,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一批应用型人才。近几年来,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渐渐成为我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毫无疑问,高职院校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与义务――为周边地区培养大量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本文通过对小学英语新课标的解读、地区工作岗位的调研,教学实践的探索,从五个方面对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小学英语教师;小学英语新课标;培养策略

基金项目: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宁教高【2012】348号

2012年,教育部对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新课程标准中对英语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除了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必须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能的传授者、课堂设计的专家、客观公正的评价者、团体工作和团队沟通的专家、独立研究、独立学习的指导者。这些都是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着眼点。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调研发现,本地区及周边急缺专业的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调查显示,农村小学中有70%的英语教师都是通过转岗而来,多年来他们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在英语语音、语调等方面存在极大的不足,而且随着小学生人数的增加,仅有的英语教师资源根本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特岗教师考试比重的增加,无疑对我们高职院校培养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契机。笔者经过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改革,对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些思考,以供借鉴。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明确其职业要求

职业院校教师应始终将“教书”与“育人”理念紧密结合,从了解学生开始,鼓励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从自卑中解脱出来,树立学习的信心。加强引导,帮助其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职业要求,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及价值观。同时要通过见习体验,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二、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技能

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在向学生传授正确知识的同时,大量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体现其交际及应用功能。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纠正学生错误的语音,通过语音知识的讲解、标准语音的模仿,反复的朗读使学生具备规范、标准的语音能力。其次,教师要全力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课堂应是纯英语的教学,杜绝学生进行汉语的翻译,以此引导学生英语的思维能力。同时,提倡任务型教学,例如:课前要求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对所给材料进行复述、讨论,对既定话题发表看法等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提供难易适中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听,并进行主要内容的记录、语音的模仿,以此提高听力能力;教授阅读技巧,加强阅读训练,扩充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写周记、引导学生思维、背诵优美篇章等手段来提高其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布置课外技能训练任务来对以上四种能力进行强化及巩固,例如:讲故事、话剧表演、小品编排等。还可以成立各种英语兴趣小组,定期进行英语技能比赛,如: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组织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写作大赛等,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语言技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只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语言技能还是远远不够的,其职业发展最终体现在“教”的能力。这项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此能力。首先,平时要给学生做“老师”的机会。现在我们提倡“把课堂交给学生”,就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一点。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布置给他们一个共同的任务,可以是教授单词、阅读练习等,并且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地给出评价及鼓励。长此以往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学生会有出色表现,不论是他们的课堂用语、教态还是教学方法都很像一个真正的教师。而这些都得益于教师平时对学生进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训练。因为我们教师会充分使用卡片、简笔画、表情、肢体语言、表演、设置情境等各种手段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充分利用英语教学法课。高年级开设的英语教学法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通过这门课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法培训,包括编写教案、处理教材内容、组织教学、课堂展演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课堂实践、安排见习等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团体协作意识

课堂始终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要将这一理念传输给学生。

教师可通过设置障碍、让学生明白不能把自己视为一个个体,而要置于一个集体当中。教师可以布置项目任务,要求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以此培养学生在今后的职业道路中更注重团体合作的意识,并产生集体荣誉感。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及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其在活动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最终主动解决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永远是教不完的,关键要让学生领悟精神,掌握其要领。例如:小学英语课堂中的 “chant”很受师生的喜爱,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chant”都教给学生,实质上“chant”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其实学生只要做个有心人,有极大的创造性,用轻快、我们熟悉的音乐曲调将所学单词、句型编、唱出来,再教给小学生,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职业教育为社会需求服务,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实践证明,只有运用这样的培养策略,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发挥他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2012.

2.杜留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4).

3.贾方.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1).

上一篇:对艺术类学生思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