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时间:2022-05-06 01:08:06

谈语文教学中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适应时代的新目标、新要求。在信息社会,在提倡创新、张扬个性的今天,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从中识别、区分、筛选,组合信息,这种实用性的阅读技能越来越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这种高效而实用的阅读技能和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有所选择,有所吸收。

1. 自主阅读,搜集信息

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

我们应从阅读的数量着手,既多读书。阅读从小的方面说可以获取知识、提高素养,从大的方面说可以改变人生、增强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读书,首先要利用好课本和课本的配套阅读教材读本。要利用课本进行拓展阅读,其次是扩大阅读面,“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并规定课外阅读,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与5万字,以后逐渐增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量要有显著的增加,并扩大阅读范围,另外要从生活实际着手。“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春夏秋冬,花鸟虫冬草,江河湖海,行人车辆,都是一本书,引导学生读“天下无字之书”,让学生用稚嫩的双手触摸这世界,用清嫩的慧眼观察着世界,在社会生活这所学校里读书。

(1)课内外相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索资料,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更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语文就“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如学习《九寨沟》我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学生找到许多描写九寨沟的文章,包括旅游的介绍文字,有的把九寨沟的图片资料都打印了出来。这样的阅读、筛选,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他们惊喜地认识到知识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不再是光听老师耳提面命了。这样就为他们自己学会了读书,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学生才会去粗取精、淘沙见金。

(2)书本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可以启发自己的想像与创造力,开阔心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如十六大会议、申奥活动、足球比赛,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都是学生留心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生活与大自然是学生更为广阔的课堂。有首诗写道我们走出去了/在大自然为我们准备好的路上/读小苗/读小草/读着翅膀/读着蜻蜓/读着小鸟/读着想像/读着积雪的梅枝/读着黄绿绿树间的田野/读着无饰的图画/我们走出去了/用我们的眼和脑/在读着大自然/一本又一本的新书。

2. 合作探究,组合信息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没有极强的全队合作、相互学习的精神,仅凭个人很难做好一件事情。所以,现在提倡合作学习,一起分享成功的经验。在教学中,我结合书本内容、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合作学习,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加以组合,即进行专题研究阅读。介绍以下几种读书方法:

(1)移位拓展。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时,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移位中获得知识拓展。

(2)勾画摘录。中国有句古话: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当然,阅读时也要对必要的词句等作适当的摘录,如丽词佳句、难词难句、文章主旨等,逐步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学生写作文往往感到语言贫乏没有素材。正所谓是:“养兵千日,必有一用”。长此以往坚持勾画摘录,写作能力一定会大有提高。

(3)勤写笔记。孩子们阅读文章,最大的毛病就是:常常只注意作品的故事情节,对作品的思想和语言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克服这个毛病的最好办法,就是读书要做笔记。做读书笔记是加深对所读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忆,锻炼同学们思维和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要手段。而写读书笔记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在上课时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他们必会掌握得很好。日积月累,必有收获。

(4)质疑探究。在强化个性体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语文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还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创设一种专题阅读的情境,强化学生自我意识。阅读活动要创设一种类似专题科学探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主动阅读、探索、发现、体验,对大量的语言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创造力。

3. 体会创新,加工信息

学会自主收集,学会组合迁移,还应该学会创新。在阅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感悟,意会,或是从中受到启迪,引起共鸣,引起思考,这是会情动心动,欲有感而发,这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这些信息,思维、想法灵感加工、制造,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这就更深层次的交流。如《挚爱亲情》中学生有感于亲情的伟大,感于父母的深恩,感于祖辈厚爱,应使他们的情感更热烈,拿起手中的笔,或写或画,写出自己心中的情思,拿起手中的相机,或拍或摄,记下生活中珍贵的瞬间。用眼、用心去观察、体会;用行动去体验,去回报。比如写父母二十年前后的肖像,自己过生日时与父母的对比。然后结集成文,再来交流再来感受,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心灵感受到洗礼。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此外,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收稿日期:2013-03-18

上一篇: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下一篇:垂直但中心线不相交孔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