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歌影视作伴的独山生活

时间:2022-05-05 11:35:45

与诗歌影视作伴的独山生活

“黔南事变”后,独山这座城市便有了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独山之独,是为其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原始生态资源,凉爽的气候,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其历史文化悠久,出现了莫友芝等贵州文化名人。在独山,由于历史战争的原因,这里形成了军事文化氛围,具备着影视文化环境。除了“黔南事变”的影响之外,抗战时期曾有17个单位及高校涌入这里,闻一多、巴金等人亦汇聚于此。世界级的名人在这里进行讲学,来自国外的飞虎队也曾在此驻扎,一时之间,独山成了中国南北文明的交汇处,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2013年8月,夏秋之交,独山县深河桥抗日文化园这个极具历史色彩的地方,出现了一座影视文化主题公园。

诗歌·生活的如诗如画

“生命因诗而苏醒”,席慕容说。诗,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自己。诗,这一文学表达形式,看起来很远,却又离我们很近。

生活,如诗如画。这样来形容生活,是最贴切不过。为何以如诗如画来形容生活,因为诗画是分别以文字情感和永恒画面将日常记录。而“诗”字放于首位,更对生活赋予了一种浪漫的人文情感色彩。

也许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混乱粗糙的,但是在每个人内心深处,其实一直都深藏着一份纤细的柔软——对一切美好事物似曾相识的情感。每个人的内心对生活,都有那么一首诗,或烂漫、或明朗、或忧郁、或踌躇。

诗歌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即便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匆匆忙忙,我们匆忙中失去了自己。但诗歌能让人放慢脚步,于是人们游历四方,饱览各地风土人情,诗歌将画面永恒保存。

在“独山传奇”的浪漫构思中,诗歌被边缘到了崇山峻岭,远离浮世的喧嚣,接近心灵的静谧。

近千平方米的“诗歌岩壁”贯穿于独山的自然生态之中,30多公里的“诗歌长城”不仅仅是地理上的30公里,它将是诗性的无限延伸。诗歌广场、诗歌碑林、诗歌博物馆等景观和设施,让人更加接近名家的诗歌韵味。请雕塑家为诗人塑像,还原名家文人形象,书法家为诗人书写诗歌,并将古今中外的诗人雕像及诗歌刻上岩壁和长城。诗歌长城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诗歌墙,还有望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中国的历史和文学都源于诗歌,而诗歌是人类灵魂的呼唤。诗歌是一个时代人文精神的标高,她所闪耀的诗性品格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元素。

生活呼唤诗性。诗歌的软文化,在独山形成了浓厚的诗歌、文化、艺术氛围。

带上亲友家眷,到这里享受一个诗意的周末吧。

影视·生活的还原再造

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吮吸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然后,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记忆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道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上……在某些时刻、某些街道上你会看到难以混淆的、罕见的、甚至是辉煌的事物。

独山这座城市,在经历了“黔南事变”的磨难之后,历史便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以及中国军人和贵州少数民族英勇顽强的抗战精神。

当时的独山,拥有“黔南小上海”之称。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黄埔军校四分校、浙江大学等等十多所各类大学迁至独山,国际名人聚集至此讲课教学,影视明星胡蝶在这里转移孤儿,这些珍贵而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让我们得以想象战乱时期人文精神的高度交融。

我们已经抛弃了最宝贵的东西,因为我们有太多其他事情需要去处理。我们总是忙忙碌碌,却根本无法安安全全把最宝贵的东西留在身边。这段历史,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我们无法切身体会战时人文精神碰撞的火花,只是从书籍的记载中领略大学者们的风范。另外一种途径,则是通过影视创作,以画面竭力还原当时的人文风貌和抗战精神。

有一个时期,“年代剧”在荧屏上热闹非凡。在独山影视文化主题公园中,一个主要板块便是影视文化城,一个当代文明城市的综合体。如江苏无锡、上海车墩、北京怀柔、浙江横店一样,具备着真实还原的“民国街”,戏院茶楼胭脂店、警察苦力黄包车、西装旗袍月份牌。更为不同的是,独山占据着先天的历史文化背景,真实还原抗战时期“黔南小上海”风格的建筑街。

也许,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要的民国生活。

民俗·生活在少数民族村

从古至今,黔南的民族原生态文化美不胜收,璀璨夺目。

诗歌长城如同一条纽带穿过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而6个少数民族村庄众星拱月般分布在其周围。深河桥下之鱼翔丽水,筑坝成湖,贯穿公园文化带。在布依族、水族、苗族、侗族、彝族、仡佬族6个特色少数民族风情村,可与少数民族同胞同吃同住,身临其境地感受民俗生活。

感受民俗生活,必须去看一看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独山花灯,欣赏这个最早被称为“地灯”、源于正月闹元宵玩灯的习俗。独山花灯多以扇帕为主要道具载歌载舞,通常与闹元宵的耍龙、舞狮、划早船、车车灯等一起,通称闹花灯。“地灯”的表演形式被“还愿”的习俗所借用,形成“愿灯”,其内容是娱神、酬神了愿,驱魔去邪、消灾化解等。自清咸丰间年愿灯盛行独山城乡时,歌舞中就带有戏的成份。

看一出《五鼠闹东京》,传统歌舞表演是对过去民间生活的还原,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只有“身在此山中”,方可切身感受到这种不择场所、徒步于地上表演的艺术形式的魅力。

在星罗棋布的林泉瀑布之间,坐落着少数民族村落;在主题公园的音乐大厅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山花灯、侗族大歌、傩戏正在上演。

除去诗歌主题、影视音乐、少数民族村之外,独山传奇影视文化主题公园还有抗战文化历史纪念馆、贵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纪念群馆、中国民族文化主题公园、三面观音像等建筑。这是一个以文促商,以商养文,以文养文,以软带硬,变创意为金子,变事业为产业的文化产业。

希望未来谈到独山影视城时,如同谈到南京的“1912”,虽然两者并非一种文化类型,但都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诗歌之美,让生活更具备了浪漫之感,而影视城中沧桑感十足的街区夜晚更为风情十足。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尚在这里交汇得突如其来。

如卡瓦菲斯所说:但愿你的道路漫长,但愿那里有很多夏天的早晨。

上一篇:凤冠霞帔:汉家女子的盛装 下一篇:草木与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