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提升造纸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市场竞争力

时间:2022-05-05 07:57:18

校企合作提升造纸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市场竞争力

摘 要:校企合作是未来高校发展模式,企业也需要与高校进行共建,深度校企合作可以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与市场竞争力,学校能为企业培养需求的高级人才,提升造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 造纸产品 市场竞争力

一、中国造纸行业发展现状

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之一,纸及纸板的消费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造纸工业具有资金技术密集和规模效益显著的特点,其产业关联度大,较大的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已成为拉动林业、农业、机械制造、化工、自动控制、印刷、包装、环保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形成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造纸工业以木材、竹、芦苇等原生植物纤维和废纸等再生纤维为原料,可部分替代塑料、钢铁、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是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可循环经济的重要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随着新闻出版、书刊印刷、文化信息、商品包装等行业的迅速发展,造纸行业需求不断扩大。2009年开始,我国造纸产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造纸大国,但我国纸消费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预计从2010年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纸消费的第一大国,造纸业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纸类产品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产品用途可以划分为工业用纸、文化用纸和生活用纸三大系列,其中工业用纸包括白卡、灰卡、牛皮纸等;文化用纸包括铜版纸、双胶纸、无碳复写纸、新闻纸、书写纸、热敏纸等;按生产工艺可以又分为涂布纸与未涂布纸。浆类产品根据原料不同可以分为木浆、竹浆和草浆等。

二、我国造纸行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1.造纸化工――我国造纸行业的软肋

为了保证纸产品的质量和特殊性能,当今的纸和纸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无一例外的使用造纸化学品助剂,少则三五种,多则十几种甚至数十种。目前,随着造纸产能的增加,原料尤其是优质廉价的造纸原料日渐稀缺,致使造纸行业不得不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原料进行生产,通过技术手段尤其是通过添加化学助剂而采用低性能的原料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或高性能的纸产品。可见,化学品助剂在造纸中的意义和作用已有喧宾夺主之趋势。

2.装备――我国造纸行业的短板

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造纸第一大国。由于我国自身的装备制造水平落后,高速、高性能的制浆造纸装备纯粹依赖进口,导致我国造纸行业一直以来都有来料加工业的嫌疑,这也使得造纸第一大国的含金量大打折扣,造纸装备无疑是我国造纸行业发展的短板。

3.资源――我国造纸行业的死穴

目前,我国造纸行业最重要的两大资源,即纤维资源尤其是林木资源和淡水资源都是我国极度紧缺的资源类产品。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9.421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6,是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最低的国家之一;并且我国森林资源分布还极为不均,森林质量普遍不高且森林的经营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虽然近年我国政府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发展人工林种植,并推行林浆纸一体化工程等系列育林政策,但是“远水解不得近渴”,林木的生长和森林的蓄积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

三、校企合作能提升造纸产品科技含量与市场竞争力

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为了更好地发挥两者之间的优势而进行的互动过程日。具体来讲,就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学校和企业整合各自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培养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服务于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培训过程明。校企合作最早出现在怜世纪末的德国“双元制”教育之中叭在英、美等国的教育实践中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教育模式,其实质是通过产学、产教的合作,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重,具备一定创新精神的市场所需人才叫。所谓“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学校,主要负责传授普通文化知识和与专业理论知识及基础技能;另“一元”是指企业,受教育者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钊。在该体制中,学校与企业既互为依存,相辅相成,又各有侧重,相对独立。

但从近几十年来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来看,校企合作模式并未在中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观的原因是当前的校企合作层次不深叫。具体原因主要体现在政府主导作用的力度不够、合作主体对必要性认识不足、行业指导的主动性不高、校企双方的资源付出不对等、企业需求与教学安排不同步、社会舆论对校企合作导向不力、校企文化差异大等诸多方面吃14]。前述因素中,可能制度因素是最大的限制因素,但制度问题的解决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要在短时间内使校企合作取得明显的效果,校企双方需要寻找以各自利益为前提的新的切合点。

总之,深度校企合作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都能获利,校企合作能为企业培养需要的合格人才,解决了学校实训设备不足问题,学生能毕业就能就业问题,同时企业与高校科技共建,能提升造纸企业的科技含量与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增添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梁燕海. 广西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11(07)

[2] 赵丽华. 山西新型工业化问题思考[J]. 理论探索. 2012(S1)

[3] 周勇.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及发展策略研究[J]. 市场周刊.研究版. 2005(11)

[4] 孔文钊. 关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J]. 黑龙江史志. 2009(24)

上一篇:高效环保优化水井洗井液处理工艺探讨 下一篇:关于工业企业搬迁、场地修复及后续开发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