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探究

时间:2022-05-05 11:33:35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探究

【摘 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力量,它影响着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习动机的激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意志,从而成为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动机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实施的前提。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辨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由此看来,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对小学生来讲,动机的作用很重要,因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中机械记忆的比重较大,智力活动的水平还不高,小学生靠死记硬背勤奋刻苦,即使在智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就是学习动机在其中的作用。鉴于学习动机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小学工作者来讲,在注重对学生智力开发与培养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在全面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培养起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智力好的学生会“快马加鞭”,智力弱的学生也能“笨鸟先飞”,以弥补智力的不足,整个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是积极的,但有些学生学习缺乏激情,造成学习激情缺乏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为啥学、学啥和怎样学。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学生刚刚接触到语文学习时,就得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目的和任务以及语文学习在学生终身学习中的地位和价值。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多背诵或者抄录精彩的文章片段、哲人话语、诗歌词赋,让学生在读书和看文章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和词语,或者有意思的人物事迹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与人交谈中,或在写作中就能够渐渐地发现自己会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并且能够体验到自己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使学生懂得语文在未来的生活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

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从本世纪20年代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激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其次,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作为老师,要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置学生于主体地位,创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思想还体现在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发表意见。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就能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更好的萌发学习动机。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科学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根据创设的情境,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最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应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其求知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从而强化其求知兴趣,进而转化为探求更多更新知识的动机。

四、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强化学习动机

表扬和批评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对于小学生的努力程度或学习效果给以恰如其分的表扬或批评,将收到异外的效果。对小学生的表扬和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多表扬,少批评。表扬时要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防止学生骄傲自满的心理,批评时也要肯定其进步的一面,防止其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

(2)评价要客观公正,如果评价掺杂主观因素,而不是客观的根据小学生的情况,不仅不能激发学习动机,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对成绩不好而又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通过表扬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用表扬其一刚面的特长来带动他学习其他学科的积极性。

(3)运用表扬和批评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五、在竞争中激发学习动机

适当开展竞赛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小学生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表现自己。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望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总之,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也只有全面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有成效。所以说,在人们提倡“为发展智力而教”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习动机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维普网.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上一篇:浅析现今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个人看法 下一篇:对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