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5-05 09:50:52

关于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城市发展中的“天花板”效应、“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兴起,智慧城市建设日渐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智慧城市是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转型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同等投入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能增加城市发展红利2.5至3倍,并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我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注重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智慧城市基础夯实。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完成IPv6技术部署,城域网出口带宽增至220G,全面建成以10Gb/s传输链路为主的先进的城市光网络系统;无线城市建设加速发展,已建成4G网络基站1226个,实现主城区、乌镇、高桥、崇福、濮院等镇区的室外无盲区覆盖,其中乌镇景区实现室内外无缝覆盖;建设WiFi热点425个,安装无线接入点4725台,无线网络覆盖全市城镇主要公共场所。

二是电子政务应用逐步深入,百姓办事更加便捷。绝大多数政府部门都建立了用于内部办公和社会管理的信息系统,并建立了部门网站;其中,三级便民服务网上办事大厅覆盖计生、民政、残联等9个职能部门,共纳入95项镇级服务事项、124项村级服务事项和103项社区服务事项;“掌上政府”等移动客户端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渠道,同时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实用性和用户体验感。

三是民生领域信息化不断提高,百姓福祉持续增进。智慧医疗区域影像系统已投入试运行,市一院在嘉兴市率先实现诊间结算;“智慧公交”便民系统打造完成,电子公交站牌及手机智能软件终端为市民提供实时车辆到站信息、公交线路信息等公告信息;数字桐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运行,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地理信息“一站式”协同服务;旅游服务平台初步建立,“乌镇虚拟游”、“语音导览器”等智能体系,让旅游更具体验感,同时启用桐乡智慧旅游手机客户端,基本实现全市智慧旅游导游、导航、导览、导购四大功能。

当然,必须客观地看到,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面临着诸多困难。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整体智慧化程度偏低,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信息资源整合程度不高,在信息化建设上部门“各自为政”现象突出、条块分割明显,尚未建立起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我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着如人才、资金、技术、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特别是专业技术与业务应用之间的“不对称”、“两层皮”现象突出,阻碍了信息化技术在各部门中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智慧城市意味着政府、社会将更加透明、更加公开,在此过程中如何确保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亟需考虑的问题。

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智慧城市的灵魂是人,人既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智慧城市成果的享用者。智慧城市建设对发展信息经济、促进两化融合、增进百姓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市在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推广的同时,也面临着不足与困难。鉴于此,我们对加快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按照国家住建部的部署,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认识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尽快制定我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及建设方案。首先,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高端、前沿的视野对我市建设智慧城市的现实基础、发展态势进行全面比对和研究,客观分析我市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差距,明确我市建设智慧城市的精准定位。其次,按照建设定位,制定并“桐乡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和更长时期的发展目标、主导项目和重点建设领域。再次,制定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或具体建设方案,安排好相关政策措施,明确牵头部门、工作机制、人员保障等,确保建设目标落到实处。

二是改造基础设施,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的基石,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先进地区基本都以改造信息技术设施、提升信息化整体水平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如韩国的“U-City”战略、新加坡的“智慧国2015”计划、上海的“光网城市”工程等。我市建设智慧城市,应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全面实施“光进铜退”智能化改造,打造“光网城市”;进一步增密4G基站布点,建设“无线城市”;推广应用无线传感、物联网等技术,部署“泛在城市”。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实现政府各部门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探索建立融合医疗、教育、交通、环保、公安等部门数据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加快制定数据存储与交换、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地区标准,为各领域、各部门的信息兼容与共享提供技术支持。

三是探索政企合作,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涉及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家庭等主体,涵盖投融资、建设、运营、监督等过程,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很难完成这项大工程。因此应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公共基础设施融资、智慧产业开发、主导项目建设等领域,探索采用PPP(公私合作)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同时注重创新市场化运营项目,培育本地化运营团队,实现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利用市场、服务本土的双赢目标。

四是开展全民培训,提高智慧城市感知能力。无论是智慧城市的谋划者、实施者,还是智慧城市的体验者、享受者,都必须通晓互联网知识与信息技术,因此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针对性培训。比如针对全市普通百姓,连续开展3-5年的互联网普及教育,主要教授互联网基础知识及相关技术应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互联网公司中的技术研发人员,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定期举办产品展示、学术沙龙、技术研讨、名家讲座等学习交流活动;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等社会管理服务人员,定期开展前端性、专业性、应用性的网络技术培训活动。通过开展各类针对性培训,提升全市智慧水平与全民感知能力。

五是立足民生领域,让百姓共享建设成果。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应高度关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并牢牢抓住百姓的现实需求,让百姓在智慧城市中真正感受到便利,享受到实惠。因此要着力建设好政府数据更公开、百姓办事更便捷的“智慧政务”;医院信息系统更智能、百姓求医问药更方便的“智慧医疗”;教师资源可共享、百姓教育均等化的“智慧教育”;社区家庭共参与、养老体系更健全的“智慧养老”;管理服务更高效、事故处理更快捷的“智慧交通”;环保监控更高端、环境质量更可靠的“智慧环保”;安防系统更全面、百姓生活更安全的“智慧安防”;旅游服务更智能、来桐游客更满意的“智慧旅游”。同时探索建设“智慧社区服务”、“智慧文化”、“智慧金融”等进一步增进百姓福祉的民生领域。

上一篇:七一老干部座谈会主持词 下一篇:民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