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能的思考路径

时间:2022-05-05 07:47:50

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能的思考路径

摘要: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运营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整体管理活动的核心环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技术革命的冲击,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无法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面对新环境、新任务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地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创新财务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才能有效应对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发展作用 管理效能

立足于新形势之下,相当大比例的事业单位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诸如部分事业单位改制成为面向市场的企业性经营组织,还有部分则实行了事业管理与运行的财务分离制。例如,国家财政虽然仍旧对事业单位提供财政保障,但是事业单位运行以及发展的全部资金已经不可能再全都依靠国家财政的保障与支持。面向市场、自主创造经济效益几乎成为了事业单位的唯一选择。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不管事业单位是否适应行业竞争,也不管能否承受垄断行业的消失,事业单位都必须直面上述挑战。

一、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各方面的压力逐渐增大。与此同时,其所面对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市场条件也都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不仅承载着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职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抵御市场风险、防范管理危机的能力;还有着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整合,提升单位整体效益,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各种顽固问题,进一步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等积极作用。虽然财务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与其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但随着知识经济影响的不断深入,社会整体经济形态和经济基础都在发生变化,事业单位面对的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与经营风险也在进一步增加。由此,为了适应新形势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运动”也是适应新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普遍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人员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在事业单位当前财务管理队伍中,高层财务管理人才匮乏现象严重,同时又伴随着相应的人才引进机制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对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增加了难度。此外,在岗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专业技能与知识、思想意识与责任感等的不足,也是制约财会工作障碍之一。

(二)缺乏规范的内部财务制度,实际操作过程问题频发

财务制度的管理混乱与会计制度的不完善的确造成了当前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巨大困难,这同时也是其财务管理的哏节所在。类如内部审核与监督制度、固定财产的定期清查管理制度、单据规范化报销制度等的缺失,责任不明、隶属不分、管理混乱都是事业单位无可回避的问题。

(三)缺乏进步的财务管理理念,对风险预警存在滞后性

在管理实践过程中,既缺乏市场经济理念与风险意识,又缺乏科学化的管理理念等造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观念的滞后,必须予以即时的淘汰,使单位可用资源得以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实现有机整合,从而提升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能的实践思考

(一)加大人力资本的建设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既要不断地加大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才的重视,也要严格执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的会计制度制度,不断地加大对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培训的投入是发展形势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

(二)制定合理规范的财务制度,确保自身发展能适应时代

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全面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适应性转变与创新也就成为了新时期的新要求。事业单位既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也要严格地遵照事业单位的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开展工作,不断地将科学管理、科学引导理念带入实际工作中;既要面对市场,也要保有风险预防机制,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市场经营活动制定合理规范的财务制度,例如,制定严谨且具可行性的审查制度、检查制度、理财制度等,并使自身发展与之改革相适应是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

(三)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观念,尝试企业化财务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企业化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不缺乏企业参与公益的事业性活动的例证。同样,事业单位也可以进行开创企业的尝试。比如,科学理财、国有资产保值升值等措施都是事业单位可进行的改革尝试。加之现代企业与事业单位存在广泛的共性基础,所以针对两者的交叉核算也是完全可行的。比如,国家大剧院作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除却自身经营演出节目收入,还有三分之一的收入由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推进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就如2012年出台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之中,其中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也作出了最新规定,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引入折旧”等相关概念,新概念的界定无疑进一步加大了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准则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体现出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准则间趋于统一的背景与趋势。

(四)强化成本管理与资金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仍有部分事业单位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成本研究范围小、财会思维狭窄;成本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直接定性依据;成本管理主体确立不明;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法落后等负面影响。因此,健全成本管理模式必须着眼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树立成本管理战略观,将成本研究扩大到事业单位发展全局与外部环境,乃至整体行业价值链等。二是构建全方位成本预算管理体系,提升市场把控能力,通过形成成本控制长期规划、建立成本控制的职能机构、明确成本控制具体工作环节、确定成本控制的考核目标等一系列连贯措施来提升单位对成本战略的管控能力。三是创新成本管理的意识,从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日常管理创新、营销方式创新、存货管理创新、薪酬制度创新等方面有效降低单位的日常运营成本。除上述之外,资金管理也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重要环节,在对这一环节的完善同样需要重视以下几点:一是要分析自身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基于此建立符合单位实际、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针对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成本核算、产品营销等方面的资金信息流通速度慢、实效性差,相关的财务信息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足等问题,应积极构建完整、高效的资金管理计算机系统,借助统一的计算方法不仅能为单位节省大量会计数据核算、信息分析以及人力管理方面的精力和成本,且受人为干预与影响率相对较低,能够明显改善会计信息以及财务信息实效性差、不对称、缺乏监督等现象,有利于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经营业务的一体化目标。二是建立企业内部资金收支预算和管理的有效模式。资金收支预算是实现自我财务控制的一种制度,也是提高资金集中化管理程度的有效措施。当前仍有部分事业单位未建立财务预算制度有,即使建立了也少有发挥应有作用,形同虚设。须知道,完善资金收支预算和管理可为财务监督、资金控制、会计审计提供基本依据,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性,通过建立资金收支预算制度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制度匹配的预算编制、资金流向分析、管理考核的基本制度,将单位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资金收支囊括到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中来,从而实现资金的集中化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与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体制转变与改革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结合不同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进行统筹考虑与科学改革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海军.知识经济背景下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现代商业,2010(18)

[2]蒋珩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事业单位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09

上一篇: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下一篇:浅谈燃气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与数字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