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专业实践课程的案例设计

时间:2022-05-05 04:38:54

IT专业实践课程的案例设计

摘 要: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IT专业人才;IT专业具有应用型、实践性的特点。要提高IT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需要重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其中实践课程案例的设计需要遵循七条原则。

关键词:专业实践;案例;需求导向;主流技术

1 IT专业特点

IT专业是指信息技术类专业,一般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涉及到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的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和应用服务三个方面。IT专业具有应用范围广泛,技术发展迅猛的特点,它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

现在,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IT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三个层次每年的毕业人数高达45万人左右,其中硬件技术类8万人,软件技术类20万人,应用服务类17万人左右。硬件专业包括一些软件专业和应用服务类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分布在通讯企业的技术开发岗位、工业生产企业的设备维护岗位,例如国内影响较大的中兴通讯、华为公司、在华的国际著名IT合资公司,以及电力、石油石化、钢铁、机械制造行业的企业。在设备制造、控制系统开发等领域吸纳了大量的硬件技术人才;软件专业毕业生涉及到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政府团体、金融、证券、信息管理方面的软件系统开发和应用服务工作。尤其,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的软件外包产业,成为软件专业毕业生重要的发展领域。

但是,我国高校IT专业教育还跟不上国际主流技术、应用的发展形势,不能满足国内外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需求。众所周知,我国的软件外包业务一直无法与印度相比争,也无法从欧美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究其原因,还是急需改革我国IT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2 实践课程的定位

IT专业属于应用型技术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分为专用技术和通用技术。专用技术主要研究某一领域或专业本身的发展理论和技术,一般占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目前,我国IT技术发展的滞后表现,就是缺乏本专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通用技术主要是适合大多数行业领域应用的技术,例如云技术、网络应用技术、通讯应用技术、软件系统开发和应用技术等可以在各行各业中运用。现阶段我国需要大力发展IT专业的通用技术开发与应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强人才培养,是发展IT专业的必由之路。高等学校是IT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战场,要重视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突出专业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主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能力。

1)技术能力。掌握IT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开发、应用的技能,熟悉大多数行业领域IT技术应用的特点和方法,以及该行业领域国外IT应用的动态,通过职业水平能力考试,具有如网络工程师、信息管理师、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师等资格证书,能够承担相应岗位的工作。

2)学习能力。不停地跟踪IT主流技术,能够通过自学或再培训学习,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文献信息检索、开发技术查询,提高IT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通过不断学习,能够自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变化,造就学生具有持续发展的愿望和能力。

3)协作能力。通过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应基本具备良好的IT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与团队成员的协作能力、信息安全和保密意识。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善于人际沟通和表达,具有项目组织与协调的能力。

3 实践课程案例的设计

IT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不同于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它是一门自始至终贯穿实践训练的教学活动,必须是“以老师为引领,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项目的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与维护。因此,为了便于学生有针对性、有效率地训练,老师需要事先设计出合适的实践课程案例。案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甚至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实践课程案例的设计要遵循以下七条原则。

3.1 以项目为载体的设计原则

IT技术的是以项目应用为特点的,无论项目建设规模和应用范围的大或小,在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中,经历都是差不多的:系统功能的目标分析与设计、技术开发路经的选择、系统架构、程序开发、系统测试与质量保证,用户使用培训和系统维护等。所以,IT专业实践课程的案例应该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实践训练,让学生深化课本知识的学习,锻炼IT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

3.2 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原则

IT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深入广泛地应用,积累了大大小小很多的案例。但由于IT技术发展很快,过去的先进技术或方法,现在可能已过时而不适用了,或者可以被更先进的技术替代。在课程案例设计时,不能简单行事,照搬旧案例是没有意义的;要充分了解用户的应用特点,以需求为导向设计实践课程的案例。

需求来源于生产实际,要鼓励老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可以将企业已成功应用的系统作为学生实践训练的案例,让学生模拟它进行开发,请企业人员使用、检验。也可以将企业紧缺的项目或已有项目的改造、扩展系统作为实践案例,让学生实战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生产实际中的实践训练,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而且对老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老师有完成项目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以需求为导向的案例设计,也可以从企业生产实际课题中,分解出若干个子课题,分步骤、分层次地进行实践训练,建设成教学案例群。

3.3 力求主干课程全覆盖的设计原则

IT专业实践课程训练是整个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若干个阶段性教学任务组成。但每个实践教学案例要力求全面覆盖已学过的主干课程知识和技术方法,有针对性地训练巩固。学生工作后从事的工作岗位会不尽相同,但都要用到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实践的训练的重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

3.4 再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设计原则

由于学生在学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进行很多的专业实践案例训练,因此必须利用有限的实践训练资源,达到教学目的。重要的是要求老师对专业实践课程案例进行再改造、设计,力求再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甚至可以将几个实际项目系统,精心取舍成一个完整的能够达到训练目的的案例。专业实践教学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双师型”老师是推动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

3.5 及时吸纳主流技术的设计原则

IT技术发展很快,教科书上讲授的内容往往滞后新技术出现的3~4年时间。在设计案例时,项目系统的功能要满足实际需要,而要吸纳主流的、成熟的,且性价比高的技术。保证今后一段时间里,学生掌握的技术还可以有所作为;也让学生能够加入到主流行业。

3.6 实用性为重的设计原则

开发的技术、应用系统最终的目的是满足用户的使用。实用的系统要具有功能全面、运行效率高、操作简便、信息安全等特点。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学生在平时需要反复训练,需要掌握必备的技术和系统开发方法。设计的实践课程教学案例必须立足于系统的实用性,才能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

3.7 注重团队精神培养的设计原则

IT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案例的设计,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工作能力。但现实的社会组织中,不仅需要一个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团队协作能力。案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项目的分组分工与团结协作问题,要设计团队内部、团队外部的人际交流沟通的环节。模拟设立项目管理部,分配项目经理、小组长、成员等角色,老师起引领、指导和解决技术难关的作用,其它事情均由学生团队完成。另外,学生完成的每一个案例可以由各个团队汇报、答辩,老师评委讲评,作案例实践的总结。

总之,案例是IT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设计合适的案例需要老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除上述七条原则外,还要注重广泛地培训老师掌握前沿知识和技术应用的能力;注重在案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案例设计的成果与经验的积累,及时推广到其它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蒋承延,杨洪.创新型实践教学建设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

[2] 刘凤.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2(8).

[3] 李高申,李海霞,郭梅珍.实践教学体系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构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本文系南京人口学院重点教改项目(2008JXGGA02)。

上一篇:对现行煤炭运销统计指标的几点探讨 下一篇:我国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