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四川藏区新农村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时间:2022-05-04 08:22:22

完善四川藏区新农村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摘要:我国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四川藏区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强化四川藏区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农村建设;基层建设;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四川藏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基层组织建设是藏区农村各项工作和组织的领导核心,是藏区新农村家园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藏区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群众满意了,藏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呈现生机勃勃、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新农村才能顺利建成。

一、关于藏区新农村建设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中央1号文件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同年全面免征农业税;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三个进入”的判断,进一步对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决定,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同时,为更好推进新农村的示范性建设,2007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草案)(2006-2020年)》,同年启动统筹城乡改革试点;2008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百片引领、千片示范、万村推进”的“百千万”工程;200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产业化、建设新农村、全面达小康”的工作思路,做出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 建设的决策,旨在以片带面、整体有序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

在我国内地的许多地方,破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然而,对于四川藏区(含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凉山一张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是我国第二大藏民族聚居区,藏族人口近130万)的而言,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基础和宗教民族等诸多特殊因素,“新农村”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四川藏区,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如何依据藏区实际进行有藏区特色的改革,将是一项艰巨而又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根据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和四川藏区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落实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围绕“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创建新机制、塑造新风貌、培养新农民、建好新班子”的新农村建设重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素质、改善生活环境、推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农村科学定位,整村推进四川藏区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着力构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文明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四川藏区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村“两委”干部的政治素质、法律意识、民主决策与管理的自觉性还需提高。

(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三)需加强综治维稳力量建设。加强政法工作力量,建立维护稳定的综合协调机制,抵制宗教、迷信活动,并形成维护社会稳定、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合力。

(四)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五)干部职工待遇低下。

(六)应当根据藏区的实际加大特殊政策扶持的力度。藏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严重滞后,须从政策层面大力引导扶持。

三、强化四川藏区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藏区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推进各个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基层行政村党支部基本实现“五个好”目标,普及基层党员培训;完成农牧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和基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任务。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实行村党支部书记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有关保障村干部报酬的相关政策,探索建立与报酬相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逐步实现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有待遇、干好有前途、离任有保障。

2.拓展内容,扩大规模,创新形式,普遍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互帮工作,进一步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3.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4.在巩固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支部成果的基础上,对“后进村”进行排查、建档、整顿,实行跟踪管理,进行帮扶转化,并形成长效机制。

5.建立各项基层干部培训制度。对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举办基层组织科长业务培训,建立村干部短期实践培训基地。

6.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争当“四个模范”活动(虚心学习锻炼的模范、真诚服务群众的模范、倡导文明新风的模范、勇于创业成才的模范),使之成为党和政府信赖、基层党员干部信任、农牧民群众欢迎的优秀人才。

7.村干部作风专项整治活动,健全制度措施,强化纪律约束,弘扬优良作风。

8.把基层党建工作“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

9.在推广“三议一表决”制度,进一步探索建立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

10.切实加强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宣传政策、教育党员、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

11.指导村党组织因地制宜、多种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并把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纳入村党组织目标责任考核和评优评先的内容。

(二)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以 “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为载体,提高村级管理民主化程度。

2.健全党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推进民主管理示范,保障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通过依法民主选举,保障群众的民主选举权;建立村务民主议事会,保障群众的民主决策权。

4.制订并落实《村民自治章程》,保障群众的民主管理权;抓好村务公开,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

(三)开展形式多样有效的基层创建活动。基层创建活动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强乡村环境建设等工作相辅相成。宣传、计生、妇联、团委、科技等乡村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协调,共同抓好创建活动。

在藏区乡镇开展创“三户一村”活动;开展科技致富带头人推选评比活动,营造创建精神文明的浓厚氛围;继续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逐步改变农民旧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存的环境;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着重抓好创建“文明乡镇”,带动“文明村”的创建;推动文明村镇示范点的培养,提高创建水平。

(四)夯实基层政法机关建设,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1.加强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建设,加强基层政法机关建设,加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国家安全以及武警、消防人民武装、民兵训练等基地设施建设,提升装备水平。改善统战、民族宗教等系统设施条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正确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和利益纠纷,强化城镇社区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做好对非罪处理人员、非法出入境回流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的稳控和帮教转化工作,及时排查和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严防达赖集团和其他敌对势力利用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稳定。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铲除黑恶势力,遏制宗教势力和复旧势力,持续开展治爆缉枪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重点地区集中整治。加强互联网特别是移动是移动通讯设备等新兴媒体管理,及时封堵有害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民间组织、中介组织的管理,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依法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外国记者等在我县活动的管理。加快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预防和处置工作机制,完善调解处置体系。

3.加强藏区寺庙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的支持下,保障寺庙僧尼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解决寺庙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问题,最终实现“五通“把属于文物保护范畴的寺庙纳入全县文物修缮保护规划。大力推进优秀文化和广播影视进寺庙,加快寺庙书屋建设。积极开展平安和谐寺庙创建活动,加强寺庙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充实全县寺庙管理工作力量。

上一篇:积极主动面对破解“钱荒”难题 下一篇:浅析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