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转向《用药护理》的改革

时间:2022-05-04 05:52:01

浅谈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转向《用药护理》的改革

《用药护理》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阐明药物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和护理用药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护理专业学生能应用《用药护理》的原理,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打下基础。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用药护理》是由《药理学》演变而来,这种演变不仅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其内容实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用药护理》与《药理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用药护理》是适应护理模式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当今护理工作正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并进一步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全面护理模式。护理的对象不再仅限于病人,而是扩展到处于疾病边缘的人以及健康的人[1]。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用药护理》除传授药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外,并注重了对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形成的培养,而药理学则侧重于药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1.1 课程设计理念不同

《用药护理》课程设计理念与护理程序保持一致,充分考虑如何按照整体护理的思维和工作方法来设计,使《用药护理》的教学活动能始终围绕整体护理的要求开展,从而将《用药护理》与护理程序与有机结合起来。《药理学》则是按照药物的临床应用思路进行设计,讲究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

1.2 课程内容的编排不同

1.2.1 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用药护理》的课程内容以护理程序为主线,按照护理程序的模式,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等方面为切入点编排,强调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给药途径。《药理学》则是按照药物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编排,强调药物的临床应用,缺乏高职特色,常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型,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繁多[2]。

1.2.2 课程内容特征

《用药护理》课程内容凸显高职护理专业特色,采用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模式,突出《用药护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有效运用《用药护理》知识为病人提供服务;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药理学》课程内容则相对缺乏护理职业特色,药理知识存在医疗化现象,缺乏护理用药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常用药物用法、用量等与临床护理岗位用药所需的相关知识,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性,与临床护理岗位用药的实践技能相脱节。

2 《用药护理》是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2.1 适应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是主体,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学习为被动接受。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探索、发现、协作解决问题等为主的探究教学模式,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着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长远发展。因此,用药护理课程构建的是“必需、够用、实用”知识体系,呈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适用性,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药理学》则注重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呈现重药物的用途轻药物的应用、重药物的理论知识轻药物的观察等与护理岗位不相适应的知识结构。

2.2 适应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药理学》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学科意识,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常忽视对护理专业学生必备的药物疗效观察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护能力的培养,出现与临床护理用药联系较少的现象[3]。《用药护理》则充分考虑了如何按照整体护理的思维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整体护理的要求进行,将护理程序与用药护理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以护理程序为主线,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等方面为切入点讲述用药护理的基本知识。

《药理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强调了课程的基础性和桥梁作用。《用药护理》则能正确处理好药理知识与护理专业的关系,体现药理知识点具有专业的特点。因此,《药理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了授课方式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而《用药护理》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处方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药理学》的实践教学存在着药理知识医疗化现象,实践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动物实验为基础,旨在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缺少与临床护理用药相关知识的实践技能操作训练。而《用药护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强化了临床用药护理技能的针对性训练,使学生尽早熟悉临床用药护理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安全而合理的用药意识、规范而严谨的工作作风、细心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2];注重了在正确给药、用药监护、用药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常用药物用法、用量等与临床护理岗位密切相关的用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用药护理》作为一门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能为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打下基础,使之不断提高护理水平。《用药护理》是适应现代护理模式转变的需要,是培养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护理的概念、任务和目标[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7-5-10.

[2] 宋前流,盛芝仁.以“用药护理”为导向的高职护理药物学课程框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7):100-102.

[3] 谢耀峰.高职用药护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11,18(5):72-74.

上一篇:利用生成 激活课堂 下一篇:“表面积的变化”实践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