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转化一举多得

时间:2022-05-04 06:19:15

秸秆转化一举多得

秸秆可以变废为宝,比如转化成饲料,打造节粮型畜牧业,能显著提高养殖效益。秸秆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我国每年产生秸秆约7亿吨,其营养价值相当于2亿吨粮食,可提供能量相当于3.5亿吨标准煤。然而,我国现阶段秸秆综合利用率却很低,多数被废弃和违规焚烧,成为严重的污染源。鉴于此,我国提出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秸秆收集体系,使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

转化利用的有益尝试

2014年秋天,位于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的临沂市弘毅生态农场面向全镇农户大批量收购玉米秸秆,将近万亩秸秆转化成了优质畜牧饲料。据了解,肉牛养殖是该农场高效生态循环链中最关键的一环, 而青贮饲料则是农场养殖肉牛最主要的饲料来源。笔者在农场院内看到,地上堆放着一些用塑料包裹成的圆墩,据农场科研助理曾彦介绍,这是他们用引进并消化吸收的“微贮鲜秸草”加工技术制作的“面包草”,其原料是秸秆,年加工能力达200吨,农场同时配套建设了大型秸秆青贮池和饲料加工设施。

秸秆转化是目前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弘毅农场的试验表明,每7千克秸秆可转化为1千克牛肉(同时需配1千克精料),肉牛10个月体重增加量约为300千克,效益非常可观。曾彦介绍说,弘毅生态农场肉牛养殖场现已存栏肉牛116头,由于近年来对秸秆的高效生态循环利用,目前卞桥镇用于加工饲料的秸秆比例达到了51.6%。

类似情况还发生在位于山东省高青县花沟镇的旭日养殖有限公司,近两年,该公司一直以每吨一百元左右的价格收购玉米秸秆,作为青贮饲料养牛。该公司现有100头奶牛,每头牛一年要吃掉5吨左右的青饲料,他们收购大约三百多亩土地产生的秸秆,才能保证奶牛一年的口粮。深秋时节,笔者在花沟镇看到,公路上运送秸秆的拖拉机排起了长队,按排号等待收购。养殖场内,几个工人轮番快速地往粉碎机里输送秸秆,眨眼工夫,一车玉米秸秆便被粉碎后直接抛入青贮池。“这种青贮饲料不仅口感好,营养丰富,而且价格低廉,耐于储藏,更重要的是牛吃了生病少、长得快,产奶多、肉质好。”旭日养殖有限公司老板李国营笑着告诉笔者。

据介绍,目前高青县除大地肉牛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布来凯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丙申奶牛专业合作社等单位拥有近二十万立方米的大型青贮池外,像李国营这样的家庭式小型永久性玉米秸秆青贮池也有一千六百多个,年青贮面积达二十多万亩地产生的秸秆,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高青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说,实施玉米秸秆青贮,通过养牛过腹还田,不仅解决了养殖场的饲料问题,为牛提供了营养丰富的“绿色面包”,还增加了种粮农民的收入,每亩增收近百元左右, 同时也给农机作业户、农机运输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在拉动全县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同时,还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难题,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可谓是一举多得。

秸秆转化利用将成未来方向

据媒体报道,东北三省的黑土地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然而,近年来随着粮食的连年增产丰收,这里正在遭遇秸秆焚烧带来的尴尬。业内人士认为,在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正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能源转化等工业化利用或成未来重要方向。每年秋冬季节,东北多地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焚烧秸秆是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屡禁不止的焚烧秸秆现象,国家有关部门为了大力支持秸秆的综合利用,曾先后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文件,与此同时,东北多地也开始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据长春市农业委员会统计,长春市秸秆产量有1200万~1300万吨,早在2011年,该市就开始秸秆综合利用探索,比如大成集团利用秸秆转化成化工醇原料糖项目。对于秸秆利用,该市目前除了进行深加工制作饲料、转化化工醇原料糖之外,还将秸秆制成颗粒作为燃料,将秸秆直接用于发电等。据介绍,大成集团通过秸秆制糖工艺生产的糖产品不但成本低,而且质量优。农民每生产1吨玉米,除了出售玉米籽粒,可同时增加秸秆收入900元。

但是,秸秆综合利用也存在一些困难。由于收储和交通不便、企业辐射半径有限等原因,一些生物质能源企业和发电企业收不到充足的秸秆原料,生产成本过高,有的生产线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为提高秸秆转化利用率,目前东北地区已明确要求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在生物质燃料发电、造纸、畜牧饲料加工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提高对秸秆还田补贴力度,有效提高秸秆还田率,保护土壤。有关专家认为,无论是秸秆利用规模或是秸秆消化能力,我国目前的秸秆综合利用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抓好秸秆转化利国利民

农村焚烧秸秆, 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破坏土壤结构,容易引发火灾,对于秸秆焚烧之害,多年来,各地都陆续出台了“禁烧令”。但是,禁烧效果并不理想,农民不买账,根子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没有站在农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甚至有损农民的利益,出台的政策和措施得不到农民的认可。而有些地方能够确保农田实现秸秆还田,无非就是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符合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农民尝到了甜头,积极性自然就调动起来了。

防止秸秆焚烧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而是要变堵为疏,给农民送信息、送技术、找资金、找出路。如果不为农民着想,只是一味地禁烧,让农民多花时间和金钱来处理秸秆,无形中增加农民的负担,出台的政策和措施就行不通。

上一篇:草鱼与鳖、河蟹、青虾高效混养技术 下一篇:梦想组建中老年模特队退休“辣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