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战略探讨

时间:2022-05-04 05:01:13

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战略探讨

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和问题

据最新统计在全世界100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企业中,我国的跨国经营企业就占了一半以上,分布在全世界近17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和对外投资活动已经从单一的进出口业务向着多渠道、多形式、多功能的跨国经营、全球化方向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我国企业刚从计划体制下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并未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管理体系,组织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对进入到的新国家、新市场缺乏快速的反应能力,遭受了不少挫折。

(二)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管理思想

清晰的跨国经营战略是跨国经营企业成功发展的首要条件。与经营多年的外国跨国公司相比,中国跨国经营企业起步晚,实力差。如何调整自己海外发展的节奏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跨国公司开展跨国经营往往采取渐进式发展思路,这些公司海外发展节奏相当稳健。不少跨国经营企业往往是贸易先行,所谓“先有市场,后有工厂”。在海外投资时往往先小项目,后大项目,逐步积累经验。当今是相互依存的世界,我国的跨国企业走向世界应本着互利共赢的思想和各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和合作关系,借助多股力量将自己做大做强。

二、中国企业与外国公司的比较优势分析

(一)中国企业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公司的比较

1、从劳动要素方面比较

长期以来,中国引人注目的低成本和高生产率始终是吸引外资和左右全球制造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但近两年已有征兆显示,中国原先的某些有利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给一些原本担心本国制造业会被中国完全吞噬的国家带来了希望,特别是东南亚国家。

统计显示,我国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为每小时0.69美元,而东南亚一些新兴纺织品出口国的成本约为0.4美元,显然我国纺织业劳动力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因此,中国要到东南亚国家进行国际投资会面临着东南亚国家更低成本的竞争和挑战,我国在东南亚的国际投资已经不再具有优势。

2、从资本要素方面比较

长期以来,土地成本优势也是中国吸引国外企业和招商引资的重要的因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土地成本优势也在逐渐的消退。而目前东南亚国家成为了新兴的亚洲生产基地,更多的欧美发达国家开始把工厂从中国转移到了东南亚,如可口可乐选择在朝鲜建立工厂。同东南亚相比,中国不再具有很大的土地成本优势了,中国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开始在东南亚进行投资生产。这为中国的企业到东南亚国家投资提供了低土地成本的优势,同时中国技术领先于东南亚国家,就使中国较东南亚本部国家有了很大的竞争优势,更利于中国打开东南亚市场,但同时也面临欧美发达国家的挑战。

3、从技术要素方面比较

从技术要素方面相比,中国同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技术水平具有很大的领先优势,目前东南亚的国家由于技术比较落后,导致了本国的企业,基本是靠原材料加工,同中国相比走出国门的企业寥寥无几,但是同印度相比,中国的技术却明显缺乏竞争力,目前印度本国企业中高新产业多,科技含量高的软件加工企业领先于中国的软件产业,中国目前进行的跨国投资,集中在工业、建筑、手工、纺织品、家电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

4、从制度要素方面比较

从制度方面相比,目前东南亚和非洲很多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对于管理国内企业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但同印度相比,中国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待提高。

因此,我国的企业到东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进行投资就有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同时还有一些国家,比如印度在某些方面就大大领先于我们,所以我国跨国经营企业进行国际投资,一定要弄清楚自身的优势,选择好投资的行业。

(二)中国对外投资公司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公司比较

1、从劳动要素方面比较

在劳动要素方面,同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就比较低廉,这也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一个重要的优势,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来华投资,而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明显的优势正在慢慢的消失。

所以,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应在这个优势消失之前尽快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从资本要素方面比较

从资本方面看,无论是资金的利用率还是对技术、设备的投入我们都要逊色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

3、从技术要素方面比较

我国的对外投资多数为加工型,产品也大多进入低端市场。这说明,我国的企业目前的技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仍很低,没有高端品牌,顶尖产品。

4、从制度要素方面比较

由于欧美国家从工业革命起就建立了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今天,发展的比较完善,领先于中国的管理制度体系。

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战略探讨

(一)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产品上,而产品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又落实到该产品的技术性、功能性等指标的综合反映。

(二)明确产品定位

从进入国的市场需求入手,准确定位产品,营销产品,包装产品。

(三)建立国际合作关系

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直接在发达国家投资,特别是采取与具有最新技术的企业合作或合资,雇佣当地管理和技术人才、购买当地或世界市场上的先进设备,取其精华。

(四)营销创新

现代市场竞争的瞬息万变,“以速度冲击规模”是企业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策略。

(五)加入跨国公司全球制造网

通过有策略地与有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制造网,利用网络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提高市场反应能力,提高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水平,培养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最终达到增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竞争优势的目的。

(六)发展民族品牌

利用已有的低成本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在充分了解国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开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优质廉价产品,建立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四、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的实力日益提高,企业进行对外的直接投资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只有我们在分析了自身的优势、劣势,对手的优点、缺点之后,我们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和构建自身竞争力,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该论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8Y0402〕

(作者均系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讲师)

上一篇:“焦作现象”及其城市经济转型的探讨 下一篇:国有大型企业的并购融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