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男子职业网坛竞争格局分析

时间:2022-05-04 02:28:29

世界男子职业网坛竞争格局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分析世界男子职业网坛竞争格局的基础上,对未来男子职业网坛的形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完全被欧洲国家所取代,在欧洲实力最强的国家是西班牙。亚洲国家近些年进步明显,呈下降趋势的是美国、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

关键词 ATP 职业网球 竞争格局

世界男子职业网坛竞技实力分析

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男子职业网坛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完全被欧洲国家所取代。欧洲共有66名男子选手进入ATP单打年终排名TOP100,选手数量上占据了男子职业网坛主导优势。西班牙有14名男子选手进入ATP男子单打TOP100,选手数总量位居欧洲国家之首。法国、瑞典、德国、捷克、荷兰等欧洲国家职业选手数量紧随西班牙之后。

非洲男子网球职业选手主要分布在经济实力较好的摩洛哥、南非和津巴布韦。亚洲的韩国和以色列分别拥有一名选手进入ATP男子单打世界年终排名前100。然而,具备优良网球传统的澳大利亚在2000年有6名男子选手进入了ATP单打世界年终排名前100中,见表1。

以2001-2010年进入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选手国籍归类为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并且按人次的分布来推测当今世界男各国子职业网球的整体实力,以及当今男子网坛的竞争格局。

欧洲从2001-2010年开始每年进入ATP单打世界年终排名前100的选手数量逐渐增加并且在2006年和2010年到达峰值73人,人数远远多于其他地区,显示了欧洲国家男子网球运动强大的整体势力和后备力量。

南美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在南美最具整体实力的国家是阿根廷。从2000年开始,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哥伦比亚、乌拉圭等南美国家分别有选手进入了ATP年终排名前100名,由此可见,南美洲有更多的国家在大力开展职业网球运动,同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男子职业网球选手。

呈明显下降趋势的地区有美国、大洋洲、非洲,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澳大利亚这些传统网球强国整体势力的下降。与此相反,在2001年仅有1名亚洲选手进入了ATP单打世界年终排名前100。十年之后,中国台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日本、塞浦路斯、以色列六个国家和地区的7名亚洲男子网球选手进入了ATP单打世界年终排名前100名。由此可见,亚洲网球运动在近些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见表2。

二、世界男子职业网坛竞争格局分析

(一)西班牙称霸世界网坛,欧洲群雄并起

作为传统网球强国,西班牙是世界第一网球强国。美国男子职业网球随着桑普拉斯、阿加西等上一时代优秀职业选手的退役,致使长期占据网坛优势的美国在整体实力上与欧洲国家拉开距离。西班牙完全占据优势,稳定地取代了美国的地位。在西班牙之后其他欧洲国家法国、德国、俄罗斯以及捷克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优势。很多原因促使网球在欧洲的大力发展,除了由于良好的网球传统之外。像欧洲网球明星费德勒、纳达尔这样榜样的力量和职业网球比赛的丰厚奖金等也是近年来欧洲网球选手不断涌现的动力。此外,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意大利、乌克兰等国家近些年整体势力也有所提高。很多欧洲国家都是盛产优秀职业网球选手的摇篮。

西班牙、法国、在欧洲国家中处于领跑地位。德国、捷克、俄罗斯、意大利在这一时期都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优势,欧洲共有23个国家的职业网球选手进入了ATP年终排名前100名,欧洲国家在男子职业网坛可以说是群雄并起。西班牙在未来的男子职业网坛欧洲国家中还将继续领跑。

(二)美洲网球复兴任重而道远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的美国占据男子职业网坛的霸主地位,没有国家能与之抗衡。然而竞争日趋激烈的男子职业网坛的竞争格局在不断变化,具备良好网球基础的欧洲优势不断扩大,南美优秀选手层出不穷。

在南美,巴西、阿根廷、智利三国是出产优秀选手的摇篮。由于地源和民族的关系,南美人与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南欧族群一脉相承,在西班牙军团崛起之后。在2003赛季年轻的南美球员开始涌现,例如阿根廷的科里亚、纳尔班迪安和高迪奥,智利的马苏和冈萨雷斯。

美洲以北美的美国和南美的阿根廷两个网球大国为核心,美国曾经在男子职业网坛称霸,阿根廷等南美军团曾一度崛起。但是近几年,无论从选手排名、参赛成绩来看,美国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男子网球选手都处劣势。在如今欧洲国家全面统治男子职业网坛的时期,美洲国家男子网球的复兴任重而道远。

(三)落后的非洲和崛起的亚洲

2000年进入ATP单打世界前100的三名非洲男子选手分别来自摩洛哥、津巴布韦和南非。十年之后,在2010年ATP单打世年终排名TOP100上仅有南非的凯文?安德森世界排名第61位。

在非洲举办的男子网球职业赛事总共只有两站,这两站比赛是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举行的SA网球公开赛和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大奖赛,这两站比赛都是ATP世界巡回赛250赛。对于非洲男子网球选手来说,要进入世界网球圈里,能与其他地区抗衡,除了自身努力外,还须要有国际上的扶持,需要多办一些赛事。

亚洲男选手与欧美选手在先天身体条件上的差距是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缺乏世界高水平教练因材施教,缺少高水平比赛环境的锤炼。在过去,亚洲男子选手只能在双打方面有些突破或仅有个别优秀球员可以进入ATP单打排名前100位。但是,近些年亚洲男子选手进步很快,与2000年相比有更多的亚洲男子选手世界排名已经升至了ATP单打TOP100,在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亚洲男子网球选手在世界男子职业网坛崭露头角。

三、小结

欧洲男子网球在世界男子职业网坛强势崛起,呈现明显的集群性优势。欧洲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在欧洲内部成“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亚洲国家近些年进步明显,呈下降趋势的是美国、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国家。经济因素对世界男子职业网球运动竞争格局变化是最为显著的一个影响因素。在近些年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亚洲地区ATP网球巡回赛事与高水平亚洲男子网球选手不断增多。我们应当借鉴欧洲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经验,掌握优秀网球运动人才培养规律,多途径地培养与储存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铭共.网球世界因你而精彩[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高守东.试论世界优秀网球选手与地域关系[J].四川体育科学.2008.3.

[3] 易春燕.世界男子职业网球竞技优势转移规律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7).

[4] 黄文敏.世界网球运动发展趋势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5.

上一篇: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各阶段研究 下一篇: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