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高年级水粉风景写生中色彩能力培养问题初探

时间:2022-05-03 03:37:58

聋生高年级水粉风景写生中色彩能力培养问题初探

水粉风景写生,不仅容易唤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更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色调感觉,与迅捷的色彩把握能力。从学习色彩,掌握色彩的角度看,风景写生具有其它训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目前聋校美术教育现状入手,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聋生色彩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从写生教学目的、结合聋生特点,总结心得经验,对聋生高年级美术教学进行初探。

聋校聋生水粉风景写生色彩能力我国聋校美术教学,一至六年级有统编教材课本,共12册;聋校高年级目前尚没有统编教材,从教材选择和课程状况来看,大多与普通学校接轨,课程主要借鉴普通高中,倾向于向大学输送人才为培养目标,开设速写、素描、水粉等美术基础课,职业中专则根据聋生对美术、手工艺制作先天的爱好和特长,把这些课程作为职业教育基础课程。在进行色彩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常在春、秋季安排到水乡、海岛、山区等比较有自然特色的地区进行实景写生。但目前聋校高年级水粉风景写生中还存在一些现象:带队教师只顾自己作画,教学目标控制性差,缺乏自觉意识的新课改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无法驾驭。有一些聋校教师,因过分强调聋教育的特殊性,对新课改理论缺乏学习,消极对待,缺少教育教学探索的实践动力。

聋校高年级学段,是聋生美术知识、美术素养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色彩写生是美术教学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创作出视觉冲击力强,具备鲜明独特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还不是当前阶段的首要任务。作为对色彩学习的基础阶段,把教学目标定位于色彩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恰当的。

色彩能力的培养,分为色彩感受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两个方面。写生色彩训练较为具体的目的之一是让其改变固有色的观念,认识光源色和环境色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培养写生色彩的观察方法;二是提高色彩的审美能力,即认识色彩谐调性和色调冷暖的能力,认识色彩写生画中的脏、灰、粉、燥、单调、紊乱等弊病。逐步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和色彩造型技能。提高学生色彩观察能力、色彩表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聋生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对聋生色彩能力的培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写生教学目的核心,贯穿在写生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写生活动的安排,针对学生处于哪个学习阶段,应完成什么色彩目标,是指导老师应该时时思考和把握的的问题。在聋校,面对听觉失聪的孩子,还要充分了解聋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扬长避短,把生涩、抽象的概念,落实在写生的具体实践中。

2.针对聋生特点,更多地使用形象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的客观存在。早晨傍晚太阳光的光泽、湖光天色的的映衬,这些感受如何表现,有赖于教师形象的演示及学生灵性的感悟。

3.欣赏优秀作品,树立条件色观念。美感经验产生于个体与作品的交互作用。对视觉艺术的知觉不仅有赖于一般知觉能力。而且还需要欣赏艺术形式的技巧。德国教育家斯克沃兹(Schwartz)1965年在实验研究后得出结论:儿童的艺术品味和创造性受周围环境中的艺术作品的影响。名画作品丰富多样、色彩等都较为完美。聋生的心理成熟年龄相比健全孩子要晚,在引导聋生欣赏时要用通俗简明的语言引导聋生,把握作品的色彩方向。同时,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体验充分表达自己对画的感受。

4.有的放矢,教给学生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初学风景写生的同学往往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被动地照抄,对景物在特定光源和环境影响下色彩的变化思考得很少,孤立地观察抄袭景物的固有色,或死盯景物的某一局部,不去比较和分析。实景写生中学生常常对色彩判断不准,主要原因是不会观察,针对这一问题,要使学生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整体观察。要将光源、对象、环境三者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正确地找到物象的色彩关系,把握其基本色调。二是比较观察,在把握好大色调的基础上找出物象不同部位的色彩变化。当色相相同时,比明度、纯度和色性;明度相同,在色相、纯度和色性上找差别;纯度相同,比色相、明度和冷暖;色性相同,比色相明度和纯度;三是素描与色彩相结合。就是既要把物象的色彩和形体紧密结合起来,又要把物象的色彩关系与素描关系结合起来。既要注意防止只注意素描关系而陷入“有色的素描”,又要防止只注意色彩而忽略素描关系,缺乏立体感、空间感和质量感,堕入“为色彩而色彩”的境地。观察方法的训练:采取“一眼看全”和“转动着看”的方法,做小幅练习。

5.色彩感觉的保护与引导,尊重聋生个人的色彩风格。有些聋生喜欢较为响亮的颜色,用色大胆,而有的喜欢一些较暗、灰的颜色,这时,教师不能强求硬是用鲜明的颜色,更不能用言语打击聋生的色彩意识:“怎么这么难看?黑乎乎一片。”教师应了解孩子的心理:“为什么用这些颜色?”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6.通过写生风景作品展示、展览进行反思性学习。诊断性与反思性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特征。学生通过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学习是否按照自己设置的目标进行。借助展示和展览,通过诊断与反思进行的建构主义评价是动态的、持续的,呈现聋生学习过程及其进步。聋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告诉我们,对词汇、概念等理解欠缺,决定了美丽辞藻、专业术语的评价,效果并不理想,而亲身写生的作品得以展览,在对比中发现问题,这一评价方式,能使聋生通过建构性的学习,更好地不断变化修改和提炼自己的策略,使色彩表现能力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顾爱梅.培养聋生交往能力促进社会适应性发展\[J\].语文学刊,2011,(14).

\[2\]叶挺.发展聋生语言培养社会交往能力\[J\].剑南文学,2011,(01).

\[3\]左红.风景写生教学的分析与思考.美术大观,2010,(09).

上一篇:论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