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时间:2022-05-03 02:33:23

在体验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数学课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亲历体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的探究获取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防止学生简单地接受数学结论。在体验中思考、创造,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 联系生活, 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学生是生活中的人,学生的数学体验,同样离不开学生的生活。 切断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也就没有了“舟楫”与“桥梁”。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 大社会”的理念,从学生贴近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以及做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计算”时, 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方法计算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想办法算一算我们学校小楼梯口圆形柱子的横截面积。学生们踊跃发言,一个学生说:“要求面积先要知道半径,那要把柱子锯断量了。”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那怎么行,你怎么锯呀,再说这也是不可能的。”同学们各抒己见,经过争论,达成共识,先用绳子量出柱子的周长,算出半径,再算出横截面积。下课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去量柱子的周长,再进行计算,他们完全融入了情景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亲身体验的境界。算出来后,他们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他们不但掌握了方法,更体验了成功的乐趣。让学生体验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生活价值。

二、实践操作 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真知

卢梭认为:“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那儿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得到锻炼。”思维始于动作,通过操作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部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对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的小学生来说 比较容易理解并掌握。为此,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动手操作实践的情境,让学生动手做做,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数学知识的本源,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本质原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三年级上册《克与千克》教学时,如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会1千克的实际大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这些量的概念的建立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我在认识千克这一部分内容设计了以下几个实践操作活动:

1、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称一下一袋盐的质量,知道袋盐正好重 1千克。

2、掂一掂:每位同学掂一掂一袋盐的质量, 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让学生拿出一个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 1千克,然后再称一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

4、找一找:请学生先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 1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5、猜一猜:出示 1千克棉花和 1千克铁,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 然后让学生称一称验证,引导学生再次感知 1千克,并且让学生感受到物体外形大不一定重。

6、说一说:让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质量。这样教学,学生通过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找一找等操作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步理解并掌握这些量的实际大小。

三、自主探究 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成功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例如,探索圆锥体积公式时,我让学生拿出两块一样大小的橡皮泥,分别搓成圆柱体和圆锥体,要求底面积一样,学生完成操作后,让他们观察说出两个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高不等。这时我提出将圆锥体变成圆柱体等底、等高会出现什么结果。操作后,学生说它们的体积不同。这时我让学生猜一猜圆锥体的体积大约是圆柱体体积的几分之几。学生猜出不同答案后,再让他们分小组拿出学具用圆锥装满沙倒入圆柱体中看几次能倒满。通过操作验证,学生得出了圆锥体的体积公式。这样,学生通过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究获取了新知识。真正体验到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成功与快乐。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合作交流 让学生体验交流的乐趣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不应仅仅以知识为中心,交往与合作的品质和能力本身因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教学目的。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都将获得新体验、新发现和新策略,而这种个性化的内容真是建构和完善知识意义的最有价值的素材。

总之,体验学习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从已有知识出发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数学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创造,在体验中快乐,在体验中发展。

上一篇:初中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及其对策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怎样为学生创新提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