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财务风险动向及防范

时间:2022-05-02 10:42:08

出口企业财务风险动向及防范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市场变化、人民币升值的潜在风险、国际金融风险、应收账款管理薄弱等因素可能给出口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提出了建立多元化市场结构、利用外汇市场规避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风险、合理平衡赢利能力和财务安全度、培养国际性财务管理人才等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市场多元化 汇率市场化 国际金融风险 套期保值 远期外汇合约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不断扩大,贸易额逐年创出新高,出口企业所持的外汇、应收账款等外币资产也在逐年增加,加入WTO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进口国家的反倾销诉讼带来的出口企业市场变化、人民币升值的潜在风险、国际金融风险、应收账款管理薄弱等已成为影响出口企业财务安全的主要问题,急需进行深入研究,找出积极应对措施。

出口企业主要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市场聚变

市场聚变使出口企业在资金运动的销售环节受阻,现金流量急剧下降,财务状况恶化,有时甚至是产生毁灭性的后果。最近,我国家电行业的龙头老大长虹、TCL、康佳、厦华等在美国的“彩电反倾销”案中败诉就是明显的例证。家电出口企业在“彩电反倾销”案中败诉,长虹、TCL、康佳、厦华等四家特别调查对象的倾销税率分别为24.48%、22.36%、11.36%和4.35%,海尔、海信等九家应诉企业的税率为21.49%,其他未应诉中国企业的税率为78.45%。彩电行业利润极薄,只要加10%的税,出口就再无利可图,在更高税率的情况下,这些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大门实际上已经关闭。这一市场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家电企业利润的一大来源,这样的市场聚变对家电企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因为利润来源渠道已被封堵,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否则会一蹶不振。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我国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同程度的要依赖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变化会直接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人民币升值压力及汇率市场化

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历年出现巨额顺差,已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而贸易伙伴国则出现对华贸易逆差。美国、日本等主要西方国家认为人民币币值处在较低水平,降低了其本国企业同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对此,我国国内专家学者也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维持在目前水平,有利于出口企业扩大出口,扩大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同时也增加创汇能力。如果人民币升值,不但出口企业会受到打击,而且会出现贸易逆差。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人民币的汇率较低,与人民币较强的购买力严重不符,只利于别国占有更多我国资源,而不利于我国占有更多别国资源。作者支持后一种观点,因为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相当重要的,由资源短缺而引起的国际纠纷一直在持续,任何一方都不愿将日益珍贵的资源廉价送给别人。作者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币升值会成为现实,之后便是汇率完全市场化,人民币汇率由国际外汇市场决定。这样的结果会使出口企业面临一系列新的财务风险。首先,人民币升值可能会使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降低,销售收入下降,减少营业现金流入,财务状况恶化。其次,人民币升值,即外币贬值,使出口企业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贬值。再次,当汇率完全市场化之后,外汇市场客观上存在的不稳定,会使汇率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出口企业手持的各种外币资产价值存在升值或贬值的可能。人民币升值和汇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现实,由人民币汇率可能的变动而导致的种种风险就是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潜在财务风险。

国际金融风险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财务运作的金融环境,不再是国内金融,而是国际金融。国际金融风险的存在,会直接地、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经济高度依存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经营,受到的影响最直接、程度最大的当然是出口企业。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最明显一例。亚洲金融风暴造成亚洲地区多数国家货币贬值、经济停滞或倒退,众多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甚至倒闭,出口企业普遍受到沉重的打击。金融危机从两个方面直接影响了出口企业的财务状况。第一,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资金周转困难。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之一是国际资金运动一体化,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发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在金融危机暴发地区,货币贬值,经济衰退。如果出口企业的贸易伙伴位于金融危机发生地区,则贸易伙伴的财务状况首先恶化,拖欠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偿还,出口企业资金周转受到严重影响,引起出口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第二,出口企业所在地区货币相对升值,出口额减少。如果贸易伙伴所在地区发生金融危机,相对于金融危机暴发地区货币贬值而言,出口企业所在地区货币相对升值,出口企业产品价格相对昂贵,会引起销售额下降,经营现金流量减少,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应收账款管理薄弱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的余额也随之增加,由于缺乏对国外客户资信状况的充分了解和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应收账款呆坏账风险逐渐加大。应收账款是企业最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有重要影响,应收账款余额大,占用资金多,直接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循环,必然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如果发生坏账,直接造成企业资金损失,严重情况下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如果企业为了缓解资金紧张的状况,需要从外部融入资金,这必然导致资金成本上升,如果融入资金属于负债,还会增加公司的偿债压力。所以应收账款管理已成为出口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出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建立多元化市场结构

为避免市场聚变对企业造成的财务困境,出口企业应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建立多元化市场结构,尽量避免对单一地区或单一国家市场的过分依赖。并且在保持既有市场的同时,要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在开拓和建立市场的时候,不但要关注市场所在地区的经济层面,还要关注政治层面。从近几年的国际市场变动来看,除贸易纠纷引起市场不稳定之外,地区政治不稳定,以及由此引起的军事冲突已成为破坏市场稳定的另一动因。

利用外汇市场规避外币贬值风险

外汇市场的存在,为出口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提供了多种可能的途径。

及时调整币种结构。由于汇率变动,使出口企业外币资产存在贬值的风险,所以财务管理人员要及时预测手持的各种外币币值变动趋势,通过外币市场,卖出可能贬值的货币,买入可能升值的货币,调整持币结构。

货币市场套期保值。为了预防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外币债权损失,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外汇市场,借入与债权期限相同,数量相等的债务。这样,在债权到期日,不论该种外币贬值或升值,收回的债权正好来抵消要偿还的债务,将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抵消,不存在损失或收益问题。

卖出远期外汇合约。卖出远期外汇合约是一种很好的外汇管理工具。出口企业有大量的外币债权,如果未来的外币汇率走低,出口企业将遭受损失。远期外汇合约可以将未来卖出外汇的价格事先锁定。如果财务人员熟悉外汇汇率走势,在合约中确定的卖出汇率高于债权到期时的实际汇率,这样操作不但可以抵消汇率变动的风险,而且还可以获得汇率差价收益。

准确判断国际经济、金融形势,防范金融风险

当世界经济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或出现金融危机之时,出口企业出现的大量应收账款危及出口企业的财务安全,为预防这种状况的出现,财务人员要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准确研判国际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当出现不良趋势时,提前采取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从业务层面和财务层面同时采取手段,在业务层面减少可能发生风险地区的出口业务,扩大其他地区的业务,同时要减少赊销业务;在财务管理层面,要抓紧应收账款账龄管理,对账龄较长的款项要抓紧催收,或者为提前收款,给予对方更多的现金折扣。为避免发生坏账给企业带来的重大损失,购买出口保险也是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出口企业发生坏账时,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合理平衡赢利能力与财务安全度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总是希望动用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源,用于盈利性经营项目,这似乎是多数企业的一种经营倾向。当企业所处的金融环境、市场环境比较稳定时,这种倾向一般不会导致什么后果。但是,当企业所处的金融环境、市场环境不稳定时,如果企业将资源全部用于盈利性的经营项目,必然会减少周转性的资源,使财务弹性减小。金融环境、市场环境一旦发生不利的变化,财务状况便会急剧恶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稳定性增强,出口企业受环境变动的影响程度最大,如国际金融风险、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纠纷等,对出口企业都会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出口企业在保证盈利性的同时,要在财务运作中保留适度的流动资金,使企业财务更有弹性,增加财务安全性,降低财务风险。

培养国际性财务管理人才

企业管理以人为本,企业财务管理也是如此。财务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财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合作,都是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努力完成的。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工作需要熟悉WTO规则、国际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世界经济动态和国际金融市场,这些工作无一例外地要求出口企业财务人员,要成为国际性的财务管理人才,在种种诱因带来的财务风险发生之前,要能够提前准确预测,主动采取避险措施,使企业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在各种财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中,外汇知识、期货知识、国际金融知识应当是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其他知识虽然也很重要,但是财务人员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可以通过与其他业务人员密切合作而得到弥补。

上一篇:出口企业如何应对企业道德规范国际认证 下一篇: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