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防范

时间:2022-05-02 09:36:52

浅谈我国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198-02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进程中,会计道德风险已经日渐成为会计活动中的

一个严重问题。本文通过对会计道德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会计道德风险的措施,为我国会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道德风险道德风险防范

近些年会计人员造假、舞弊现象时有发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风险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完善的现代会计制度已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会计行业中存在着会计信誉缺失、会计诚信不足和会计信息失真等道德风险问题。

一、会计职业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的自身道德修养不足

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是道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们关于获利的意识被极大地唤醒,当受到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时,很多会计人员丧失了原则,不顾职业道德的约束,急功近利、见利忘义,选择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导致职业道德风险的发生。在会计工作中,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冒险利用职务之便伪造会计信息,以牟取自身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会计从业人员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会计人员独立性缺失

我国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但事实上,会计人员处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之中,会计人员的发展、职务升迁等都依附于为之服务的单位,受制于企业经理人,经理人和同事的一些利益诉求需要他们放弃原则,会计人员很可能因为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压力,不得不按照领导和同事的意图进行会计操作,从而产生道德风险。即使是相对独立的会计中介机构,因市场和生存的压力,同行恶意竞争而丧失中立的现象也日趋严重。

(三)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会计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也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会计监督机制是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督的有机统一。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各个监督主体都未能较好地发挥监督作用。财政、税务、审计等国家监督机构在各自的领域实施监督,不能形成监督合力,难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会计中介构机由于同行恶性竞争和生存发展的影响,一味迎合客户需求而丧失客观公正的立场,中立的社会监督作用也难以发挥,导致社会监督低效。由于内部监督主体的依附性和从属性,决定了内部监督缺位,导致单位内部监督实效。另外会计监督往往仅限于行业监督的范畴,在全社会范围内还没有形成会计监督的大环境。

(四)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成本低廉

会计造假是会计从业人员最可能产生的职业道德风险,会计造假成本低廉是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重要原因,很多会计人员在单位领导的支撑和保护下随意制造假账。同时,我国对会计造假的处罚也极不到位:处罚手段上,重经济处罚,轻行政及法律处罚;处罚对象上,偏重对单位处罚,轻于对个人处罚;处罚效果上,偏重内部处理,轻于外部曝光,这些因素自然会导致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

(五)现代会计业务的复杂多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业务也不断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而现有的会计法律法规却常常无法跟进新形势的变化,法律法规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新的漏洞,给道德风险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而随着会计业务的复杂程度和专业要求不断提高,很多会计业务需要专业人员作出人为判断,会计人员可能倚仗信息不对称和自身专业知识等优势采取一些有利于自己不利于他人的行动,从而产生道德风险。

二、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防范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道德教育对约束会计人员的良好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在狠抓会计从业人员业务学习的同时,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当前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仍很缺乏。在今后会计从业人员教育工作中,一方面抓好会计专业学生的学校教育,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会计课程中,在会计人员从业前就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另一方面,抓好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各级会计责任者开展职业诚信教育,例如举办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班,将社会道德目标、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道德需要,形成其自身稳定的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该着重加强诚信、正直、廉洁、谨慎等道德人格方面的教育。诚实守信这是会计人应有的总体态度。一个优秀的会计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胸怀坦荡、刚直不阿,处理会计事务时客观公正、廉洁奉公,并坚守谨慎性原则,尽可能的降低会计风险。

(二)建立健全会计管理机制

规范会计职业行为,防范职业道德风险,应当完善会计管理体制。首先,可以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财务总监制、记账制等多种形式,改善会计人员的附属地位,逐步突出会计人员的独立地位。事实上,除了极少数会计道德风险的发生是因为会计人员自身的贪欲过大之外,大部分会计人员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压力,尤其是在企业经理层的施压下被迫同流合污的。因此要降低会计活动中的道德风险,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制定减少经理层人员对会计工作的干预,避免经理层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操纵企业会计信息。其次,要加强会计准则配套制度的修订,通过制度的完善来最大限度减少会计人员的自由裁量度。例如,企业折现率的确立可以统一比照国家颁布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以及行业风险水平来进行计量等等。通过指导性标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职业判断的随意性,降低会计职业道德风险。再次,明确会计责任主体、会计行为主体的职权范

围,明确各主体应承担的相应责任。通过建立风险责任制度,来明确和划分经营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得会计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人指导、监督、负责、考核,实现共同防范和控制会计人员的道德风险。

(三)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科学、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对会计人员从业过程中职业道德风险防范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一是会计立法和监督制度的完备。加强会计道德的立法是防范道德风险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的刑法中可增加会计犯罪的相关内容。建立程序严谨并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会计控制制度,能够约束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使会计人员的一切从业活动都在制度的限制下进行。二是监督主体多元化。我国的会计监督应该以财政部门监督为主导,从内部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和国家会计监督三个层次,加强对会计工作及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且三者分工明确,在空间上共存。会计监督未来的发展重点应该借助社会监督,同时加强对社会监督的再监督。财政部负责全国的会计监督,同时要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三是监督结构科学,配置合理,相互具有互补性。四是监督形式多种多样,有效衔接,在时间上连续。

(四)加大职业道德失范处罚力度,增加会计犯罪的成本

建立健全一个有效的会计惩戒机制是实现会计道德环境优化的关键。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效果远不如法律惩治,因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只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规范,而会计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在一个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十分科学严谨的经济体系中,会计人员一旦触犯相关条例都会受到法律制裁,此时会计人员在冒险时就会仔细衡量一下冒险的收益和成本,只要他们预期触犯会计法规所产生的罚款、入狱等成本远大于其收益,那么道德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加大会计犯罪的成本并严格执法,必然会有助于减少该种犯罪的发生。完善职业道德失范惩戒机制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修改《商业欺诈法》、《反不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信用保障制度。其次,运用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和刑事处罚等手段处理失范行为,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成本。笔者建议类似会计司法的机构来行使对会计犯罪的监督,加大威慑力度。再次,加大对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个人的惩罚力度,加重对道德失范个人的处罚,有效遏制会计人的非理。

参考文献:

[1]胡广顺.会计职业道德能力判断能力提高的思考.财会通讯.2009(4).

[2]陈小红.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风险影响分析.财会通讯.2010(7).

[3]李相陟.浅谈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风险.中国集体经济.2011(31).

上一篇:谈强化铁路企业内部审计 下一篇:会计电算化在事业单位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