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术后护理探讨

时间:2022-05-02 01:29:03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术后护理探讨

摘要:目的 对腹腔镜(LC)治疗胆囊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探讨。 方法 总结并分析200例胆囊结石手术病例临床患者的术后一般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 通过对患者术后有效的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可使患者比过去提前3~4d出院。结论 护理人员应在临床工作中熟悉专业技能,提高业务水平,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做好各阶段护理工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胆囊结石;术后;护理

LC手术具有切口创伤小、痛苦轻、疗程短、恢复快等优点。我院自2004年12月~2013年12月对200余例患者开展微创手术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结合适当的护理,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00例,女122例,男78例,其中22例合并心脏病,一般为冠心病,部分合并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偶发房性早搏,53例合并高血压,9例合并糖尿病。

1.2 方法 一般在腹部打孔3~4个,通过腹腔镜器械,伸入腹腔将胆囊切除并取出,1号丝线缝合切口。

1.3 治疗与转归 LC手术重点是解剖胆囊三角,解剖胆囊三角的关键是明确胆囊和胆管的连接。在胆囊管和胆囊床之间分离出清晰的手术视野,明确胆管结构后再使用钛夹。解剖困难时立即转为开腹手术。本院除1例患者因胆囊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胆囊三角解剖不清,需中转进腹行胆囊切除手术,一般术前B超不提示胆总管有结石或扩张的不需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其余均效果良好,开腹率仅为0.005%,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在第1d一般可在他人搀扶下下地活动,术后8~24h内可给患者进低脂流质饮食,术后3~5d即可出院。

2 护理

在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前后过程中,护理干预有着重要意义[2]。做好胆囊结石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尤其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尤为关键,在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做好护理,指导患者术后饮食,做好引流管护理等,都是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关键护理措施[3,4]。LC为各种良性胆囊病变需要行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作为普外科护士除了熟悉LC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术前护理外,重点还有LC术后的护理。

2.1 术后护理

2.1.1 建立有效的应对措施 患者在全麻清醒后的短时间内有一种全身不适感和躁动。头晕。不配合护理等表现,要及时告诉本人和家属原因(因全麻后的反应及氧气管。腹腔引流管。心电监护仪的袖带。夹子和电极片等对身体的刺激)。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取得配合。

2.1.2 LC一般采用全麻,故术后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张力,利于切口愈合。一般6h后可起床活动次日晨可下床活动。

2.1.3 饮食 患者如无明显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可于术后6h后进少量流质饮食,如有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进食可适当延迟,先进流质,术后第1d可进半流质,如无不适可进普食,但进食当日忌进牛奶、豆浆、过甜流质等产气食物摄入,防止术后肠胀气。

2.1.4 切口护理 LC患者术后腹壁仅留3~4个0.5cm~1cm大小的创口,术后24h内严密观察腹壁4处穿刺口,是否有渗血、渗液及胆汁外溢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以防切口感染。

2.1.5 引流管护理 术后一般不置引流管,估计有出血、胆漏或感染者,放置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精神状况,并观察伤口有无渗血,以早期发现有无内出血的表现。

2.1.6 预防呼吸道感染 常规给氧,以纠正二氧化碳气腹造成的低氧血症,为预防全麻后喉头水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嘱患者有痰时尽量咳出,必要时协助拍背咳痰。对无心肺疾病患者,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

2.1.7 术后疼痛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疼痛轻,疼痛一般可以耐受,一般不需应用特殊处理,24h以后逐渐缓解,如有疼痛可适量应用镇痛剂。术后肩痛由于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残留于腹腔内的二氧化碳积聚在膈下间隙,刺激膈神经所引起。一般在短期内可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注意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3 出院指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胆囊息肉等疾病的微创方法,但有一些术后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需要预防及治疗,患者有必要了解其表现及预防手段,出院后应注意以下情况[4]:①术后复查:可于术后1月,6个月至门诊复查腹部彩超。②手术切口:注意保持切口干燥,术后近期应避免负压剧烈增加(如剧烈咳嗽或便秘等),以免切口疼痛及裂开,腹带应继续妥善束扎至术后拆线。术后7d拆线,如切口愈合良好,一般拆线7~10d后可洗澡,应淋浴,勿用力揉搓切口,洗完后切口处应轻轻擦干。术后1~2w活动可基本恢复正常。③术后饮食:术后饮食至出院时基本已恢复正常,近期应多食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饮食,以利肠道蠕动及排便通畅。可吃鸡、鱼、瘦肉类,以增加营养,促进身体恢复。近期不要吃太油腻的饮食,以免消化不良或出现腹泻,术后1月可逐渐开始少量食用,如无异常可恢复正常。部分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可能有轻度腹泻,为胆汁刺激肠道蠕动所致,一般无需处理,可逐渐恢复正常。④注意如下症状:术后应注意有无反复或持续出现的右上腹痛及中上腹痛、右腰背部疼痛,进食后腹胀、发热、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如出院后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电话联系医生或门诊就诊。

4结论

LC是外科技术的一项革新,与传统的剖腹胆囊切除术(OC)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瘢痕小、住院期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迅速受到了患者和外科医生的青睐,已成为胆囊炎、胆结石的首要术式。对患者术后正常生活无明显影响,护理人员应在临床工作中熟悉专业技能,提高业务水平,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做好各阶段护理工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苏亮,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术后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6,05.

[2] 黄 强,单忠正.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与方式选择的体会[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19(6):15.

[3] 张秋华,轩玉红,孟庆春.急性胆囊炎行急诊胆囊切除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3):139.[本文转自:]

[4] 张秋源.应用循证护理对高龄胆囊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8):34.

[5] 黄金丹,王丛英,陈春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680例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11(20).

上一篇:预防心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坠床的护理 下一篇: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全程护理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