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外科门诊受术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与护理

时间:2022-05-02 10:18:06

整形美容外科门诊受术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与护理

整形美容外科是用手术的方法塑造人体的形态美,手术效果不是以单纯的症状解除、功能改善为标准,而是与就医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医师顺利完成每1例手术,不仅要面临个体解剖结构的差异、审美情趣不同以及临床经验、手术设备与技术水平的考验,还要受医患之间的美学观点沟通和患者的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客观评价受术者或多或少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有针对性的加以解除对医师顺利完成手术获得圆满结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科以200例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心理诊断,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提高了就诊者的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统计2010年6月~2011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178例,男性22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5.53±8.80)岁。咨询部位:眼部86例,鼻部35例,10例,腹部脂肪堆积35例,面部皮肤松弛25例,毛发稀少9例。其中手术患者 136例,分别进行了重睑术、眼袋切除术、鼻部整形术、隆乳术、面部除皱术、吸脂术、腹壁成形与毛发移植术等。

1.2方法:对全部患者采取临床观察法和对话方式进行心理分析、评估。内容包括:①手术动机;②咨询次数;③预期结果;④对创伤的认知。

2 结果

2.1手术动机:200例就诊者中,有104例(占52%)动机明确,为美化自身;48例(占24%)对美容整形手术的要求表述不清楚,手术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医动机主要是由于婚姻、职业等方面遇到问题而产生的想法;29例(占15%)手术动机不明确,要求过高,且不考虑全身的对称和谐, 对局部有不切实际的愿望;19例(占9.5%)心理境界不佳,想通过手术改变自己。

2.2咨询次数:200例就诊患者,其中112例为第一次到医院咨询美容手术(占56%);62例已在美容院或诊所进行过2~3次咨询(占31%);17例已记不清到医院咨询的次数(占8%);9例拒绝说出以往咨询或手术的医院(占4.5%)。

2.3预期结果:整形美容外科门诊咨询患者对美容手术的期望值普遍较高,预期结果不现实,误以为美容手术是万能的,寻求术后外表容貌过分完美。比如:要求术后切口不能留有瘢痕或要求医护人员以明星照片作标准进行手术43 例(占21%);要求彻底改变自己形象的48例(占24%);相貌明显年轻化的有88例(占44%);无所谓比以前漂亮就行的21例(占11%)。这些患者共同特点是忽视或过低评价自身条件,特别对条件或缺陷与结果的关系认知不清。

2.4对创伤的认知情况:受广告、电影等不正确的宣传误导,31%的患者不清楚美容整形是手术,不知道手术会造成创伤,会形成瘢痕,往往把美容手术想象成生活一样简单;26%的患者对手术切口与瘢痕过分苛求,术前就明显要求手术切口的部位,范围及长短,否认术后瘢痕增生的个人因素;43%的患者对手术会产生瘢痕及瘢痕形成部位有基本了解。

3 讨论

整形外科门诊咨询患者心理状态因素占特殊重要的地位。美容手术的手术效果不是以单纯的症状解除、功能改善为标准, 而是与受术者的心理密切相关, 而受术者的心理又受到个性特征、就医前后的心理状况、术前期望值、他人对手术效果的认可及评价等因素的影响。不稳定的人格特征、术前期望值过高、医师与受术者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当, 都易导致受术者对手术效果的不满意。他人的观点评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术者对手术效果的判断。

3.1 手术动机:在工作中要了解患者在美容上究竟希望达到何种要求与目的,并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调整患者的心态,纠正其一些错误、不切实际的观念、想法与要求,引导其正确的认识客观情况和目前的美容医疗水平。

3.2 多次咨询和缺乏对创伤认知的患者:患者对于整形外科手术的内容和结果并不十分的了解,一部分人反复咨询,强调自己的美容目标,甚至与明星偶像的相貌联系在一起,不考虑自身条件,表现为一种不成熟和盲从,小部分人对手术创伤更缺乏正确的认识。此类患者接诊后都应在术前对其心理状态作出正确的评估并以此作为能否手术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手术本身的发展。

3.3 术后期望值过高的患者:此类患者误以为美容手术是万能的[1],患者因缺乏相关的医学美容知识出现许多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寻求术后外表容貌过分完美。诸如:要求术后切口不能留有瘢痕或要求医护人员以明星照片作标准进行手术。对这些患者最重要的原则是指导其确定对整形美容手术恰当的期望值。术前期望值与术后满意度有密切的相关性―期望值越高则满意度越低。向受术者说明美容手术的局限性,解释所有手术作为创伤都要形成瘢痕,但美容外科的手术技术能使瘢痕形成达到最轻程度,并置于最隐蔽的部位。

整形美容是涉及多学科,多种组织器官的综合性临床应用学科,护理工作面对的是病种繁多、心态复杂的各类受术者,由于各自爱美、审美、求美动机千差万别,受术者表现出不同特点的心理状态[2]。临床资料统计表明有大约52%的整形美容受术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3]。美容手术对多数受术者的主要心理问题的确得到解决或起到了改善的作用[4]。金亚伟等[5] 用Eysenc 人格问卷调查该手术就诊者发现:他们的P 项(精神质)、N 项(情绪不稳定) 和L项( 掩饰性) 的得分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医护人员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以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受术者的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翁秀平.美容受术者的心理障碍及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01,10(1):77.

[2]宋儒耀,方彰林.美容整形外科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13-18.

[3]余燕萍,张晓玲.实施风险干预在门诊医学整形美容科的效果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3):380-381.

[4]满中亚,贾云珠,吕庆海,等.美容整形心理学的若干临床问题[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8,3:35-36.

[5]金亚伟,邵 云,王莉波,等.美容整形手术病人美容心理分析[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0,11(1):37-38.

[收稿日期]2011-07-21 [修回日期]2011-10-12

上一篇:皮肤鳞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篇:分时段进行治疗护理工作与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