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mabond皮肤粘合剂在面部浅表皮损切除术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4 06:11:23

Dermabond皮肤粘合剂在面部浅表皮损切除术中的应用

面部浅表皮损(如瘢痕、色素痣、囊肿等)切除术为整形美容外科常见手术。以往多采用不可吸收及可吸收带针缝合线作为缝合材料,从2010年1月开始,笔者应用Dermabond进行切口闭合11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从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共进行面部浅表皮损切除术共2376例,年龄4个月~68岁。根据入选标准,其中采用Dermabond切口粘合113例(瘢痕35例、色素痣21例、文身2例、表皮样囊肿11例、皮样囊肿7例、脂肪瘤23例、皮脂腺囊肿14例),其余采用吸收或不可吸收缝线缝合。

1.2治疗方法

1.2.1入选标准:①切除后皮缘张力小,行皮下缝合后皮肤已严密对合,用手向反向牵拉伤口时无创面暴露; ②创面止血良好,术后几乎无渗出,不需放置引流;③易活动部位,如眼周,口周尽量不选择。满足上述情况后告知患者,经患者同意后方可使用。

1.2.2术中操作:常规消毒铺巾,美兰标记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全麻患者注射1:100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沿设计切开,切除皮损后行皮下锐性分离,止血彻底后行真皮层减张缝合,使切口缘对合严密,用手向反向牵拉切口也无创面暴露。如有渗液应用干纱布稍压,无渗出后,捏破棒内破璃内胆,在切口皮肤表面快速均匀涂一层多抹棒,5~10s后,再涂抹1~2遍,等粘合剂干后再加盖无菌纱布。

1.2.3术后护理:切口无需换药,如纱布污染可更换,7~8天后粘合剂自然脱落。脱落前应避免伤口局部长时间湿润、高温。使用Dermabond皮肤粘合剂后可以沐浴,但不要过频,避免在伤口处使用肥皂或沐浴露,不要在切口处揉搓。沐浴后用柔软的干毛巾吸干伤口处水分。在伤口愈合前不能游泳和剧烈运动,汗液可能使粘合剂提前脱落。不能将切口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避免在切口处使用取暖设备(电热毯、热水袋或暖宝宝),这也可能会导致Dermabond胶层提前脱落。在切口完全愈合前,不能抓挠、揉搓和揭开Dermabond胶层。

2 结果和讨论

2.1结果:113例患儿术后伤口薄膜均5~10天脱落,伤口均Ⅰ期愈合,未见表皮裂开,粘合皮肤未见红肿、破溃。

2.2讨论:Dermabond是含单体2-辛基-氰基丙烯酸酯及D&C2号染料的紫色液态皮肤粘合剂。2-辛基-氰基丙烯酸酯为主体的组织粘合剂已在临床应用多年[1]。氰基丙烯酸酯为液态单体,与水接触后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多聚体,可在伤口缘形成一层薄膜,使伤口能紧密贴合在一起。整形美容外科手术要求切口的良好对合,因为切口的对合对于手术效果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所以部份医生对皮肤粘合剂的应用心存疑虑。通过笔者临床应用发现,经过合适的病例选择,良好的皮下缝合技术及正确术后护理后,Dermabond皮肤粘合剂能发挥其无需拆线、无需换药、组织反应小、无针眼形成、患者术后舒适感高、降低术者工作强度的优点。

相比传统缝合线,Dermabond还具有以下优点:由于2-辛基-氰基丙烯酸酯单体遇水后形成多聚体,因此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少量渗血遇到Dermabond后会很快凝固,以达到止血效果。同时Dermabond具有抑菌及部份的杀菌效果[2]。综上所述,Dermabond在皮肤粘合中具有简便易行,高效安全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继华,赵亚南,夏国兴,等.组织粘合剂“爱必肤”在整形外科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2):180-181.

[2]Eiferman RA,Synder JW.Antibacterial effect of cyanoacrylateglue[J].Arch Ophtalmol,1983,101:958-961.

[收稿日期]2011-03-29 [修回日期]2011-10-10

上一篇:CO2激光联合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鳞癌一例 下一篇:注射壶外置扩张器注液期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