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及物短语动词的分类及意义

时间:2022-05-02 07:44:33

浅谈英语及物短语动词的分类及意义

摘 要:在中国教师和学生中,因为英文中短语动词数量之多,结构之复杂,所以如何学习和教授短语动词一直是的困惑之处。为了尝试缓解这一尴尬境地,本文将英语短语及物动词进行了分类并分别举例,希望对短语教学有所启示和感悟,最后对分类的意义进行了说明,以此引起关注和探讨。

关键词:及物动词 短语动词 结构意识

一、及物短语动词

传统语法根据宾语添加情况将行为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要求添加宾语意义才能完整的称为及物动词;不要求添加宾语意义也完整的称为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的传统分类以单词和短语为标准的,即单词动词和短语动词。短语动词一直是诸多语言研究者探讨的话题之一,他们从其构成意义和教学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和阐释。在中国,短语动词的教学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二语习得领域的学者和教师们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教好短语动词。但在很多情况下,多数教师们只让学生记得,而不给予详细的讲解和分析,这对动词短语的记忆和使用造成了困难。就短语动词来说,个人认为应该从结构上予以划分,逐渐引导学生注意短语动词构成,提高学生结构意识。本文将及物短语动词分为三大类:二词及物短语动词三词及物短语动词和极少见的四词短语动词。

二、及物短语动词分类

1)二词及物短语动词(Two-word phrase verb)

二词及物短语动词分两个子类:

①“不及物动词+介词=及物动词”,如“look at me.”; “walk into the room”;“come towards her”;“run across the street”等。

②“及物动词+副词=及物动词”,如“wake up the girl ”; “find out the result ”; “point out the problem”;“pick up the wallet”等。

2)三词及物短语动词(Three-word phrase verb):

三词及物短语动词分三个子类:

①“动词+名词+介词”,如: “lay emphasis on” ; “make fun of” ; “pay attention to” ; “take advantage of”等。

②“动词+副词+介词”,如: “come up against” ; “come up with” ; “do away with” ; “look down upon” 等。

③“系动词+形容词+介词”,如“be afraid of” ; “become angry with” ; “be fond of”; “get rid of”等。

3)四词短语动词(Four-word phrase verb):

四词及物短语动词分两个子类:

①“动词+宾语+副词+介词”,如:“Let an outsider in on”; “put something over on”; “put the shortage down to”; “take thing up with”等。

②“动词+副词+介词+介词”,如: “come in out of ”等。

三、分类的意义

首先,分类有助于分析短语的意义。学生能从所接触到的短语属于哪一类猜出短语的大概意义。以三词及物短语动词“pay attention to”为例,“pay”是动词,表支付;“attention”是名词,表示注意力;“to”是介词,表方向。因而整个短语表达的字面意思是“支付注意力到什么地方去”,简言之就是“注意什么”。学生只要了解“attention”的意义,整个短语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分类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多有诸多短语动词,如何记得牢固始终是学生们关心的大事。学生的先天记忆能力固然重要,但后天记忆法的掌握和运用更胜一筹。归类一直是很多记忆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如果学生对上述分类真正理解并熟记于心的话,他们每接触到一个短语动词,大脑就会自动地将这个短语归入对应的类别,这个短语就会与之前学过的同类别短语产生联系,从而加深记忆。同时,大脑的记忆容量也会相应扩大,因为其接纳性在扩大。

最后,分类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对及物短语动词进行分类能够提高学生对这类英语语言的识别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学会正确地使用这类语言,逐渐了解相对复杂的动词结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单词及物动词上,最终使得语言素养在层次上日渐提高。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及物短语动词做出了分类,分类具体,举例翔实,并对分类的意义进行了思考。这种分类方法还没有在英语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值得普及。分类方法符合逻辑,对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和学都有启示。

(注:文中所有短语均来自《大学英语深层语法》,王国栋主编)

上一篇:于《无字》中看女性的自我发展 下一篇: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师心理素质培养的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