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花脸表演的技艺

时间:2022-05-02 03:14:01

浅谈戏曲花脸表演的技艺

【摘 要】 花脸又称“净行”,是我国戏曲演员行当中的重要一种,与生、旦、丑共同构成四大行当,在戏曲表演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先对花脸的概念内涵进行了介绍,然后谈了谈花脸的表演技艺。

【关键词】 戏曲;花脸;表演技艺

一、 花脸的概念内涵

花脸,又称“净行”,简称 “净”,按照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所给出的定义,花脸为 “净”之别称,而“净”是“传统戏曲脚色行当。一般认为是从宋杂剧‘副净’发展而来。此后历代戏曲里都有这行脚色。现代各剧种中的净脚都扮演性格、 品质或像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如曹操、张飞、李逵等。面部化妆勾‘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气度和声势。”花脸作为一个大的行当, 自身又细分为以下几支:

1、大花脸

大花脸又称“正净”、“大面”,扮演地位较高、举止稳重的男性人物。

2、铜锤花脸

铜锤花脸简称“铜锤”,以京剧 《二进宫》中净行徐延昭手持御赐铜锤而得名。有时与 “大花脸”为同义语。

3、黑头

以勾黑脸而得名。有时也与 “大花脸” 为同义语。多扮演性格耿直一类的人物。

4、二花脸

二花脸又称“二面”、“副净”、“架子花脸”多扮演性格豪爽一类的人物。

5、武花脸

武花脸又称“武净”,扮演会武艺的人物。

6、武二花

武二花也叫“摔打花脸” 。

7、毛净

毛净又称“油花”,扮演毛手毛脚的人物。

8、红净

红净专门扮演三国戏中的关羽,以红脸而得名。

二、戏曲花脸表演的技艺

1、扮相之美

首先从脸谱来说,花脸人物为了性格、身份、品质鲜明,必须在脸上勾画脸谱,正所谓:“红忠白奸,蓝勇绿暴,神仙精灵,金银普照”京剧脸谱中色彩的分类只是以一些典型人物为例,不能一概而论,人物的性格还需结合服装、唱词、念白等多种因素综合定论。比如说在《火烧余洪》中,余洪这一人物属于道士一类,有半仙之体则勾金碎脸,人物身份和职能决定了脸谱的类型和颜色。“ 余洪勾七块金脸谱,所谓七块金即额面、双眉、双鼻翅双颊均用金色,体现了余洪擅用妖道之术。前额圆形金光上沿勾绿边与向上红色蝠形衔接;印堂处勾粉红色蝠形。金色眉子内压黑蝠形图案。”余洪头戴额子翎尾,身扎黑靠披斜蟒,带黑扎、耳毛子,足登虎头靴。这样的扮相足以显示余洪的霸气之美。而最后火烧一场是短打扮相,头部黑网子,带横一字、耳毛子,黑胯衣、黑彩裤,这样的扮相一是与前面的扮相有反差,二是结合剧情中所设定的一系列技巧的合理运用。

2、花脸演员必须有扎实的腰腿功

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和技术性,要求演员必须经过严格、全面而又有所侧重的基本功训练,才能进行形象的创造。腰是人体所有关节的总枢纽,四肢的活动无不受腰的控制。腿功是各门功夫的根基,有“一腿扶千斤”之说。因此腰腿功是重要基本功,通过腰腿功的训练,锻炼腿部肌肉和关节的松弛、柔软、灵活、轻快,从而能熟练地运用腿部技术。“气沉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放松”是形体动作的要领,“腰腿硬”被视为一种“艺病”。通过腰腿功的训练,以掌握腰部运动的控制能力,达到表演身段的灵活优美。不论花脸的文戏或武戏,腰腿功是要打好幼功的,没有扎实的腰腿功,花脸的脚步、转场、起霸、走边,花脸特殊角色的特殊要求就达不到,像《芦花荡》、《搜楼》、《醉打山门》这样的戏,如果腰腿功夫不扎实就无法灵活自如地掌握身体重心的转移腾跃,演员的身段动作也就不优美协调。像鹞子翻身、涮腰、飞脚、旋子、探海、铁门槛、朝天蹬等动作是完成不好的。由此可见,腰腿功是掌握戏曲表演艺术上的全部表演能力和表现手段的根本。

3、花脸演员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功底

一切艺术归根到底是文化的体现,戏曲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以往舞台艺术经验的不断积累,是彼时彼人历史话语、道德情操、审美风尚等等的沉淀映照。它用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传达潮人独特的民族思维和艺术思维,蕴含着海内外潮人强烈的故土情结和深刻的民族情怀。花脸表演中“唱、念、做、打、舞”,既有外在的区分,又需要内涵的殊异。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戏曲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去解读。一个新剧本,一个新角色,都必须用文化去剖析,了解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出场任务,意图。然后把外在造型和所表现的内心状态结合起来,对所扮演人物的情感、情绪变化,把功架、造型、手势、步法乃至声腔语气都作为人物的需要,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些,如果文化底蕴不够深厚,足不可能准确地理解,更谈不上塑造人物。因此加强文化知识学习,专业理论研究是发展的需要。只有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潜心钻研业务,从实际出发,进行理论研究,不断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总结,才能在提高专业技能,演艺水平的同时,提高理论水平。真正地把“花脸”的魅力焕发出来。

结束语:总之,戏曲中花脸角色的塑造是全方位的,要从“四功五法”各方面下功夫,以全方位、多类型、多层次、多侧面塑造人物形象为创作宗旨,扎下全面深厚的功底;以“以神领形,以形寓神”为创作思想,塑造神形兼备、情真意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进而赢得观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1]阎麦玲,传统戏曲中的行当[J], 东方艺术. 2005(14)

[2]李继滨,关于京剧花脸的艺术把握[J].剧作家. 2009(04)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剧院)

上一篇:简论固定资产折旧 下一篇:杨树有害生物的防治和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