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时间:2022-09-21 07:47:37

试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摘 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管理的地位逐渐提升,在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标是为了保证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增强资金的利用效率,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而从我国当前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本文就对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对策

前言: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事业单位迫在眉睫的问题,尤其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换,管理制度的不断转变及社会发展大趋势的不断变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提升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会计管理在单位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加强单位的规范化管理,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强单位的资产安全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经济漏洞,防止腐败现象的出现,影响单位的发展。

1.1 增强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在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事业单位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控制,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保障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从源头上控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1.2 保障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作为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应该从信息的源头进行控制,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掌握识别信息的科学方法与核算方式,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纠正与制止,对经济行为中的违法违纪现象坚决制止,制定严格的控制程序,保证为单位的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1.3 增强单位资金的使用价值

很多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状况不明,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增强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监管分离,加强对资金的控制,合理支出,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状况,提高资金利用率。

2.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来看,尽管其在提升单位管理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其中以下几个问题较为典型:

2.1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不足

很多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单位将预算控制与内部控制等同看待,缺乏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部分单位的负责人则对财务管理的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很多单位的会计人员无权参与到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导致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缺陷,财务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2.2 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缺乏专业专业的知识,对所处岗位的工作内容不够了解,大部分事业单位都缺乏对会计岗位的职责理解,甚至在一些单位中仍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管理十分随意,大部分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都形同虚设。

2.3 资产管理十分混乱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定期对财产进行清点,存在着假账、错帐等问题,对资产的保管责任不明,债权、债务没有定期贺岁,管账不管物、管物不管账的现象严重。

同时,在部门执行预算上,很多单位缺乏刚性的约束政策,以至于影响到了预算结构的权威性,同时也削弱了对预算的约束控制能力。

3.增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对策

3.1 加强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作为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必须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保障单位财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财政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相关领导的控制意识,加强宣传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

3.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岗位职责的责任制,增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制度都对增强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不同职位之间的互相监督,形成有效地约束机制,杜绝出现腐败现象,对单位的各项资金支出有明确的记录,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3.3 利用内部审计来完善内部控制的质量

加强内部审计对增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对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加强控制,逐步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为单位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增强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平衡。

3.4 增强财务队伍的建设,提升管理质量

首先,要严格控制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坚持采取持证上岗;其次,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充实自我,切实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

3.5 增强对资产管理的全程控制

首先是增强对资产的实现审批,对相关项目采取严格的政府采购程序,如果是大宗物品的话,必须办理严格的入库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报销手续;其次是建立健全授权批准制度,各项经济业务必须严格遵守授权审批程序,明确责任,增强义务责任感;最后是建立对资产的处理管理制度,明确处置的程序与相关权限,对相关资产执行严格的审批、处置程序,引入竞争机制,提升管理效率。加强对资产管理整个过程的有效控制。

3.6加强部门预算,提高预算执行的刚性

首先,要适当的扩大部门预算单位范围,对收支的额度要进行核实确认,对资金的各项支出与用途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力求将项目细化,对预算与追加程序要严格执行;其次是将部门预算与单位内部各处室的经费预算有机结合,严格责任预算的考核机制;最后是加强预算的执行刚性,对支出的控制要坚持从严从紧的原则,在执行中不能随意变更。

结束语:综上所述,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增强单位的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推动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亚群.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J]. 广东建材. 2009(12)

[2] 李强.

内部控制视角的事业单位内部风险防范[J]. 现代商业. 2009(32)

[3] 赵秋杰.

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 提高内部控制的建议[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20)

(作者单位:1.伊春区城乡敬老院;2.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上一篇: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 下一篇:精益生产方式看板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