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引路解难题

时间:2022-05-02 01:48:55

实验引路解难题

一、学生提出的问题

问题1:浓硝酸钾溶液降温后一定有大嚣硝酸钾晶体析出吗?

问题2:我想氯化钠溶液降温也会有晶体析出的。

问题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用降温的方法提纯硝酸钾,氯化钠就不会析出吗?

二、依据教材中所学知识进行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讲,降温结晶主要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溶质,从它的溶液中分离出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在一定量的溶剂中,高温时溶解的硝酸钾会很多,而降温后,硝酸钾的溶解度会变得很小,所以大部分硝酸钾便结晶析出。相对而言,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如果在一定量的溶剂中,高温时溶解了一定量的氯化钠,而降温后,能溶解的氯化钠质量变化不大,因此也只会有少量的氯化钠晶体析出,甚至不会有晶体析出。所以从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氯化钠晶体最好采用蒸发结晶。蒸发结晶主要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溶质,从它的溶液中结晶析出。仅仅从理论上分析,学生觉得太抽象,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

三、利用家庭小实验变抽象为直观

取三个洁净的玻璃杯。分别倒入等质量的沸水,向其中一个玻璃杯内放入纯碱(思考: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特点),边加边用筷子搅拌,直至得到纯碱的热饱和溶液或溶解较多纯碱的浓溶液;向第二个玻璃杯内放入食盐(思考: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边加边用筷子搅拌,直至得到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向第三个玻璃杯内放人少量食盐,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将三个玻璃杯同时放人冰水混合物中冷却。过一会儿,盛饱和纯碱溶液的玻璃杯内大部分纯碱晶体析出,盛饱和食盐水的玻璃杯内只有零星的固体析出,溶有少量食盐的玻璃杯内无晶体析出。

实验事实证明:像纯碱、硝酸钾等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就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而像氯化钠等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效果不好。最好采用蒸发结晶。

四、难题解析

由上面的实验引路,以上难题就迎刃而解了,问题1,2实验已经证明;问题3的答案也显而易见了:先将混合物放入适量水中,加热使其全部溶解,然后再降温,硝酸钾晶体大部分会结晶析出,而氯化钠因为很少。就不会析出。再过滤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硝酸钾了。

五、相关链接

问题4: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于“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请你解释原因。

分析: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冬天温度降低时。氯化钠晶体不会析出,而纯碱晶体从盐湖中结晶析出,夏天温度升高,人们就可以将盐湖水引入沙滩,利用风吹日晒加快水的蒸发,使食盐结晶析出。所以,盐湖附近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上一篇:对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认识 下一篇:让语文课堂在沉默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