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20 04:57:34

免疫调节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免疫调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的第4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体液免疫;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2.作用和地位

在课程标准中对《稳态与环境》模块作了如下的描述:“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为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奠定基础。”

由细胞到个体再到群体组成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不断进行着物质的交换、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体内又有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在同时进行,但是内环境却能维持相对稳定,这一稳态的维持是靠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共同形成的完整的调节网络来实现的。

免疫调节是机体稳态调节的一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免疫调节在生命系统中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内容与必修细胞的分化和蛋白质的功能联系密切,也为第4章、第5章群体及生态系统稳态等内容奠定基础。因此地位比较重要。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自认知特点,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教材中图片和过程图的分析,提升学生从图表中直接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问题的回答使学生学会用生物学术语描述生命过程。

情感目标:

(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4.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的分析,由于体液免疫是稳态维持的重要调节方式。所以确定体液免疫过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由于体液免疫过程抽象,学生缺乏生活体验所以确定它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重点:体液免疫的过程

难点:体液免疫的过程

5.教材的处理

把教材中引出第三道防线的教学的艾滋病的资料,放在了体液免疫之后作为下一节细胞免疫教学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已经学习过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等相关内容,但对于淋巴细胞的来源并不清楚,同时对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也不甚了解。在高中必修1,第1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资料分析实例4,讲到了艾滋病病因;必修1,第6章第2节细胞的分化,提到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种血细胞;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3页图2-7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有示例:抗体的免疫功能。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另外,免疫跟我们自身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在教学中,学生一定会想到很多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教法

我们知道:“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自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生活体验,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台直观式、讨论法、讲授等多种教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学法

通过观察资料。小组同学互相分析讨论最终解决问题的合作学习的方式。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

以病毒入侵我们人体为例,依次引导学生得出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帮助学生很好地建立一个关于免疫的整体观念。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病毒和细菌,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能在细菌和病毒的包围中保持健康呢?――学生能很自然地答出我们有免疫力。

那免疫系统是如何组成的,又是如何工作的?――引出本节课题《免疫调节》。

设计意图:此处图片的设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连续的设问又能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2.观看录像,总结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的组成

对免疫系统组成的教学采用先观察然后总结归纳的方法。

在观看动画前提示学生注意免疫系统是如何组成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然后结合教材通过讨论完成如下的表格。(幻灯片展示。)

通过这样培养学生观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及表达能力。

由于在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已经学过免疫系统的组成,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再结合动画和教材,学生能很好地完成表格的填充。同时讲解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以上是必修1教材的文字。

关于对淋巴细胞的区分理解可以从名称的英文字母人手。例如: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发育的。骨的英文为Bone,这样引人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而T细胞结合学生非常熟悉的胸腺嘧啶的代表字母T进行讲解既回忆了前面的知识又加强了理解记忆。

过渡:免疫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呢?引出免疫系统功能的教学。

3.角色扮演,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关于这部分的教学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由老师扮演病毒和细菌,学生扮演人体,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这样设计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

免疫系统的一、二道防线

幻灯片:毒的繁殖速度非常快,第二道防线节节败退,这时就需要抗体出马了,抗体是属于我们人体第三道防线的。引出第三道防线的教学。

设问:是所有的抗体都能对我起作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引出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而前两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有学生回答是,那么用被蛇咬后需要用此种蛇的血清来治疗讲清特异性问题。

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讲授: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有几种?学生回答。这样与前面的学习相互照应。

-

讲授:其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我们先来学习体液免疫。

先请学生阅读教材P37关于体液免疫的内容和图2-15,课件展示阅读提纲:

(1)什么是抗原?大多数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什么细胞处理?

(2)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人机体时,机体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迅速、高效?

学生阅读、分析相应内容并针对阅读提纲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讲解抗体的特点,对于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前面已经讲到了,自然得出。用母乳喂养的孩子不易生病说明抗体的分布。

结合教材描述的内容分三步讲解(此时配合课件),带着学生边问边答,用文字和箭头的方式梳理出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再分段给出感应、反应、效应的过程,形成概念图。最后通过小结的方式把牵扯的细胞和定义再做一梳理。

通过阅读、讨论、总结等多种方式的处理,学生对这一部分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就迎刃而解了,克服了以往老师生硬讲解、学生死记硬背也很难解决的困难。

讲述:病毒就这样被打败了,可他在临死前叫嚣着:你们等着,我还有兄弟呢!

随即出示艾滋病病毒的图片。

设问:你们认识它吗?学生对此非常熟悉能马上回答出来。

接着出示艾滋病患者的图片说艾滋病的可怕激起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

设问:我们和艾滋病患者接触就一定会被传染吗?引导学生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设问:艾滋病为什么这么可怕?它能攻击T细胞,破坏免疫系统。

为什么T细胞数量下降免疫系统就会被破坏了呢?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学习。

这样为下节课的学习作铺垫,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4.积极回忆,完成课堂小结:请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作课堂小结。

5.巩固练习、布置作业:新授课结束后用适当的习题检验所学知识。

最后用“生活中的病毒病菌无处不在,危机四伏,而我们的免疫系统给了我们最完美的防护,使我们可以安全地生存,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生命。珍爱健康,自由享受生命的美丽!”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七、板书设计

八、数学反思

酒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在授课时我通过设问、引导、比较讨论、自学、讲授等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整节课以病毒进攻人体为主线。以设问的方式,创造生物情境,并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引导、点拨,一步步把知识引向深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3.通过课件的制作学会了视频的采集、修改等教育技术感觉很有收获!

上一篇:浅议探究 第1期 下一篇:心平气和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