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乌喇特三公旗所领旗分探析

时间:2022-05-01 09:28:57

[摘 要]乌喇特部属成吉思汗胞弟哈撒儿后裔所统部,最初游牧于今呼伦贝尔一带。后归附清朝,被编为三旗,为防范外喀尔喀诸部及卫拉特蒙古部而西迁至阴山一带,隶属乌兰察布盟。本文主要利用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乌喇特部世系及所领旗分方面进行考述,理清史实,纠正史料所记载之错误。

[关键词]哈撒儿;乌喇特部;三公旗;旗分

引言

乌喇特部是成吉思汗胞弟哈撒儿后裔所统部,原科尔沁部的组成部分。16世纪初,科尔沁部哈撒儿十三世孙鄂尔多固海王和图美扎雅哈赤诸子家族统治为核心分成诸多部落。其中哈撒儿十四世孙布尔海(1),游牧于呼伦贝尔,领有乌喇特部,后乌喇特部分为三支。顺治年间将其西迁至阴山一带,以防范喀尔喀和额鲁特诸部,隶属乌兰察布盟。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究明乌喇特部历史相关记述,重点论述乌喇特三公旗的世系及其所领旗分问题。

一、乌喇特部世系

清代蒙古乌喇特部属乌兰察布盟。其驻牧地范围大致,归化城以西。东至茂明安及归化城土默特界,西及南皆至鄂尔多斯界,北至喀尔喀右翼界。该部首领为元太祖弟哈撒儿十四世孙布尔海后裔。关于乌喇特部首领的世系,清代各种官修史书和17-18世纪成书的蒙古文史书及蒙古文档案中均有记载,但其内容不尽相同。

如《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四十一《乌喇特部总传》中称:

“元太祖弟哈巴图哈萨尔十五世孙布尔海,游牧呼伦贝尔,号所部曰乌喇特。子五:长赖噶,次布扬武,次阿尔萨瑚,次布噜图,次巴尔赛,后分乌喇特为三。赖噶孙鄂木布,巴尔赛次子哈尼斯青台吉之孙,色棱及第五子哈尼泰冰图台吉之子图巴,分领其众,统号阿噜蒙古。”(2)

18世纪乌喇特部人梅日更葛根所著的《黄金史》(Altan Tobci)中记载更为详细。《黄金史》中记载:

“布尔海敖特欢之子赖噶、宝音呼、阿喇斯呼、宝日图、巴尔赛五人。布尔海敖特欢之子巴尔赛,彼之子哈勒图、哈尼斯、哈尼泰、陶敦、陶德乎、苏弥尔六人。……哈尼斯之子哈布、奥布晖、穆泰、阿博噶勒岱、色棱伊勒腾、敖穆噶、奥穆赉七人。……哈尼泰之子固穆、图巴公、桑哈尔寨、印登、班岱、朝克图孛阔、脱忽阿布日固、芒哈、芒哈勒岱巴图尔九人”[1]

哈布图哈萨尔十四世孙布力海(3)之家谱手抄本《Qabutu qasar-un arban d]rbed]ger ]y-e-yin aci boliqai-yin ger-]n ]y-e-yin bicig》中记载:

“burqai otqun-u aqamad k[beg]n layiq-a.qoyaduhar k[beg]n buyangqu. hurbaduhar k[beg]n arasqu. d]rbed]ger k[beg]n borutu. tabuduhar k[beg]n barsai……”(4)

(汉译)“布尔海敖特欢,长子赖噶、次子宝音呼、三子阿喇斯呼、四子宝日图、巴尔赛为第五子……”

以上文献的对比中发现,梅日更葛根《黄金史》和《家谱》所记乌喇特部世系与《王公表传》之记载完全吻合。哈撒儿十四世孙布尔海有五子:长赖噶,次布扬武,次阿尔萨瑚,次布噜图,次巴尔赛。《王公表传》所载“赖噶孙鄂木布”应该是阿尔齐琥和硕齐子土门达尔汉,“色棱”或许是哈尼斯之子。

然而,18世纪成书的另一部蒙古文史书《金轮千辐》(Altan K]rd]n Minghan Keges]t])中称:

“布尔海诺颜子巴尔赛,其子海岱、海萨、赉萨三人。海岱诺颜子图巴公,子察木察公,子杜棱公,子锡喇布公;海萨诺颜子色棱公,子楚充客公,子达尔玛公,子鄂勒班公,子垂扎木素公缘事革爵,后其弟阿穆尔龄贵袭爵位;赉萨诺颜子阿尔齐琥和硕齐,子土门达尔汉,子谔班公,阿玉什公,子诺扪公,子达尔玛第公,子达尔玛什哩公缘事革爵,后子达尔玛吉哩第袭爵位”[2]。

上述蒙古文史书中只记载了布尔海诺颜的一个儿子即巴尔赛的世系,并没有记载其他世系,且将布尔海长子赖噶误认为其弟巴尔赛三子赉萨[3]。有可能是蒙古文字型“赖噶”误写为“赉萨”[4]。以上两种观点正确与否,待进一步考证。

如上所述,乌喇特部始祖布尔海有五子,长赖噶,次布扬武,次阿尔萨瑚,次布噜图,次巴尔赛,后分乌喇特为三。一支由布尔海子巴尔赛第五子哈尼泰冰图台吉子图巴掌领;另一支由布尔海子巴尔赛次子哈尼斯青台吉子色棱掌领;布尔海长子赖噶孙鄂木布则领乌喇特部之另外一支。

二、乌喇特三公旗所领旗分

关于乌喇特三公旗札萨克所领旗分在清代官书及蒙古文史书中也有不同记载。《清世祖实录》中有以下记载:

顺治五年(1648年)正月,“从征山东及追剿腾机思等功,以土默特部落顾穆、吴喇忒部落杜霸为镇国公,巴林部落塞卜腾、阿禄科尔沁国古木为辅国公”。“四月,以吴喇忒部落故辅国公巴克霸盖弟楚重克、科尔沁国郭尔罗斯故辅国公顾穆弟桑阿尔各袭爵。另日授吴喇忒部落吴贲为镇国公,以其父图门举国投诚功也”。[5]

可见,顺治五年(1648年),因叙功封乌喇特部杜霸(即图巴)为镇国公,楚重克(即色棱子巴克巴海弟)为辅国公,吴贲(即谔班)为镇国公,但未说明其所领旗分。

而《王公表传》记载到:

“顺治五年,叙功。时鄂木布、色棱已卒,以图巴掌中旗,鄂木布之子谔班掌前旗,色棱子巴克巴海掌后旗,各授扎萨克,封镇国公、辅国公爵有差”[6]。

清朝官修其他史书如《嘉庆重修一统志》[7]和张穆《蒙古游牧记》[8]等书将谔班所掌旗记为前旗,图巴所掌旗记为中旗,巴克巴海所掌旗记为后旗;《皇朝文献通考》则把图巴所掌旗为前旗,谔班所掌旗为中旗,巴克巴海所掌旗为后旗(5)。因而,学术界对乌喇特三公旗所领旗分有不同观点。

另有《钦定大清会典》载:

“乌喇特后翼旗扎萨克始封曰图巴,为哈巴图哈萨尔十八世孙。前翼旗扎萨克始封曰谔班,为图巴从子。中旗扎萨克始封曰巴克巴海,为图巴从孙。”[9]

乌喇特部人金巴道尔吉(6)所著《水晶鉴》中称:

“顺治五年,叙功,时鄂木布台吉、色棱伊尔登已卒,益尔格台吉图巴为札萨克镇国公,掌东公旗;土门达尔汉台吉谔班为札萨克镇国公,掌西公旗;台吉巴克巴海为札萨克辅国公,掌中公旗。”[10]

嘉庆四年(1799年)所记“五当召喇嘛班第统计数字”的一份档案称:

当时“乌喇特东公车布登栋布旗有二百十四名喇嘛;乌喇特中公多尔济帕拉穆旗有六十三名喇嘛;乌喇特西公巴图鄂齐尔旗有五十二名喇嘛”[11]的记载。

另清代伊克昭盟准格尔旗扎萨克衙门档案记载:

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初七日“盟长巴达尔呼为驿站事札扎萨克贝子札那济尔迪文”中,“盟长扎萨克贝子加一级记四级巴达尔呼札扎萨克旗贝子加一级记四级札那济尔迪及协理等,为札饬事。本月十一月五日在鄂托克旗乌兰吉日木地方接奉绥远城将军来文内开:为札饬事。案查,同治元年十月初八日接准伊克昭盟盟长贝子巴达尔呼来文内开:宁夏理事司员等来文称,陕西逆回滋扰惠安堡,惠安堡已失陷,现在逆回已逼近花马池,咨请速派蒙古官兵,前来救援,等情。本处已将此事奏报。据查,伊克昭盟所辖之鄂托克等三旗毗连陕西,现在逆回逼近花马池,该三旗边界甚为吃紧,准格尔旗贝子札那济尔迪自应遵照前旨,如有缓急,不必等候指令,即就近统率备调之伊克昭盟五百名官兵,分左右两翼,分赴边界处实施防堵。该盟长则遵照饬令统率鄂托克等三旗官兵,分赴边界处,防堵要隘。另,准格尔、达拉特等四旗官兵,仍由札那济尔迪统带,侦探贼踪,相机行事,以壮声威,严加堵剿,不得稍有疏虞。据查,花马池以东之陕西定边、榆林、怀远等处皆毗连鄂尔多斯,防堵甚为紧要。本将军又饬令乌拉特中公旗扎萨克公勒旺仁钦就近统带乌拉特三旗官兵,相继起程,速赴逆回逼近之鄂尔多斯边界,扼要驻扎。另派四子部落旗等三旗官兵,相继起程,前往堵剿。等因札付在案。”[12]

由此可见,嘉庆四年档案所记乌喇特东公车布登栋布应该是《王公表传》所记载的图巴所掌旗的第八次袭札萨克诺颜车布登栋布;乌喇特中公多尔济帕拉穆是巴克巴海所掌旗的第七次袭札萨克诺颜多尔济帕拉穆,乌喇特西公巴图鄂齐尔则是谔班所掌旗的第十二次袭札萨克诺颜巴图鄂齐尔;从准格尔旗扎萨克衙门档案当中发现乌拉特中公旗扎萨克公勒旺仁钦应该是巴克巴海所掌旗第九次袭札萨克诺颜拉旺里克津。

另笔者所收集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乌喇特三公所领旗分的争议问题提供了新史料。关于乌喇特西公旗第一任札萨克诺颜和末代札萨克诺颜的实地调查中,毕力克医生(7)和恩和巴雅尔等(8)人称阿穆尔萨那诺颜是乌喇特西公旗第十七次袭札萨克诺颜,其初封札萨克诺颜是谔班。据乌喇特中公旗末代札萨克林沁僧格诺颜的幼子官布(9)称乌喇特中公旗,初封札萨克诺颜叫巴克巴海(官布称其为“bahadah g]ng”),封为札萨克辅国公。乌喇特东公旗札萨克后人李克(10)称乌喇特东公旗初封札萨克诺颜是图巴。以上田野调查资料证实《钦定大清会典》、《水晶鉴》和蒙古文档案所记乌喇特三公旗所领旗分的一致性:“顺治五年,清廷将乌喇特部编为三旗,乌喇特部图巴掌东公旗(即乌拉特后旗)、巴克巴海掌中公旗(即乌拉特中旗)、谔班掌西公旗(即乌拉特前旗)”[13]。

结语

本文主要以蒙古乌喇特部世系、乌喇特三公旗所领旗分相关历史问题进行考证,同时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方法,弥补乌喇特部的内容,以理清史实,纠正其误传,得出其结论为:乌喇特部是成吉思汗胞弟哈撒儿后裔所统部,其始祖为布尔海,有五子,长赖噶,次布扬武,次阿尔萨瑚,次布噜图,次巴尔赛。清顺治五年,图巴为札萨克镇国公,掌乌喇特东公旗(即乌拉特后旗);谔班为札萨克镇国公,掌乌喇特西公旗(即乌拉特前旗);巴克巴海为札萨克辅国公,掌乌喇特中公旗(即乌拉特中旗)。

注释:

(1)关于乌喇特部始祖布尔海系哈撒儿十四世孙等问题,请参考青松著《乌喇特部历史研究――以乌喇特部迁徙与领地为主》(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发表。第9-11页)

(2)《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清朝祁韵士撰,共一百二十卷,以下凡称《王公表传》。1998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以《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之名点校出版。2008年包文汉、陶继波点校出版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二辑)。详见《王公表传》卷四十一《乌喇特部总传》。

(3)布里海即合撒儿后裔“孛罗乃”的误写。

(4)该家谱手抄本今藏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其名为《Qabutu qasar-un arban d]rbed]ger ]y-e-yin aci boliqai-yin ger-]n ]y-e-yin bicig 》。该家谱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乌喇特部人所写,以下简称《家谱》。

(5)关于乌喇特三公旗所领旗分等问题周清澍先生有所察觉,请参考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99页。

(6)金巴道尔吉,清代乌喇特中公旗人,奉乌兰察布盟副盟长、乌喇特中公旗札萨克勒旺仁钦之命编写《水晶鉴》。

(7)《实地调查资料-访谈录》(4)

(8)《实地调查资料-访谈录》(2)

(9)《实地调查资料-访谈录》(3)

(10)《实地调查资料-访谈录》(1)。

参考文献:

[1]梅日更葛根著.黄金史[M] (蒙古文).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84;87.

[2]答里麻.金轮千辐[M] (蒙古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307;308.

[3]胡日查、长命.科尔沁蒙古史略[M](蒙古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63.

[4]玉芝.蒙元东道诸王及其后裔所属部众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59;60.

[5]清世祖实录[Z]卷三六.顺治五年正月,甲寅条;卷三八.顺治五年四月,己卯条、庚辰条。

[6]蒙古王公回部王公表传[Z].卷四十一.“乌喇特部总传”.

[7]嘉庆重修一统志[Z].卷五百四十三.“乌喇特”.

[8]张穆著.蒙古游牧记[M].卷五.清同治祁氏刊本.

[9](嘉庆)钦定大清会典[Z].卷四十九.“理藩院”.

[10]金巴道尔吉.水晶鉴[M] (蒙古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501.

[11]金峰.呼和浩特史蒙古文献资料汇编[M] (蒙古文)(第一辑).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9:221.

[12]金海.准格尔旗扎萨克衙门档案译编[M],(蒙古文)(第二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220;221.

[13]齐木德道尔吉.乌喇忒部迁徙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33.85.

基金项目: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蒙古族部落演变研究―以乌喇特部迁徙与领地为个案研究》(项目编号:NMD1146)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中华书局校点本《金史》讹误补勘 下一篇:试论噶礼的盛衰荣辱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