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快乐的职业

时间:2022-05-01 09:21:22

社会工作:快乐的职业

清晨的北京胡同里,温和的晨曦将整个小四合院照得亮堂堂。老奶奶拎着饭盒打豆浆;成群结队的小学生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消失在狭长的小胡同里。

在这个时候,社区里总会出现一群社工的身影:他们穿梭于周遭各大胡同,剪海报、发传单,接待来访的领取社保卡的群众;到了傍晚,他们又会组织下学回家的小学生们,在巷院里看电影、卖日常杂货,并将得来的钱捐献给社区孤寡老人们。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正是这些琐琐碎碎的事情,勾勒出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一提起“社工”,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街上发传单的大爷大妈和妇联主任及他们做的那些家长里短的事。“社工”似乎就是“婆婆妈妈”的代名词。但是您可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是社工出身!

“社工”就是社会工作者的俗称。那么社工到底是干什么的?在中国,社会工作者的发展情况又是如何呢?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吧!

首先,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领域,并有自己独立的工作体系。它除了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作指导外,还有严密而科学的行为规则,从而保证了职业行为的规范性。而社会工作者所涉及的工作也非常繁杂,以下被公认为社会工作的内容主要有:

从事病人心理疏导工作

司法机构处理和疏导家庭纠纷

为社区低保人员进行社会救助

婚姻介绍

参与社区建设

组织社区民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对残障人员进行康复治疗、陪护老人

预防社区、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犯罪,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禁毒戒毒、矫治帮教等。

从业者说:社会工作――琐碎并快乐着

来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南锣鼓巷社区服务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姬副站长忙碌的身影――她正在写字板上贴孩子们写的电影观后感。

见到有居民到社区来办事,她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热情地起身接待,为他们耐心地答疑解惑。忙乎完后,姬副站长为记者翻开了一个小本,上面满是近期在社区举办过的活动,她如数家珍:“这是东棉花胡同幼儿园的惊蛰表演;这是我们组织的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演唱会;这是社区小朋友们买卖日常生活用品的现场……”

“这位老人,在我们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了!虽然他没有亲人,可我们平日里抽空就带着孩子们去帮他扫地、打水、缝被子,老人现在生活得非常开心,同时,孩子们也感受到了互助、友爱的氛围!”

而说到社区里的孩子们,姬副站长的脸上更是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孩子们非常可爱,有时候会主动找到我们,争着参加社区活动。看着她们这么懂事,我当然更有干劲,比如亲自去请古汉语老师为他们上课,组织大家看电影等。”看着桌子上孩子们歪歪扭扭写出的电影评语,姬副站长仿佛在整理自己孩子的衣裳,“青少年教育非常重要,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据姬副站长解释,社会工作的职责不仅仅是组织活动和调解矛盾,还包括救助弱势群体、扶持他们走上正轨。因此,在每一个社区工作者的心中,团结友爱的意识便显得非常重要。虽然在平日里,居委会主要负责活动的宣传与策划,服务站负责接待来访人员,但到了忙碌的时候,那就不分你我,大家一起上了。

当说到一名合格社会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时,姬副站长更是毫不含糊:

“别看社区工作简单琐碎,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专业能力,一般人还真干不了。若想长期在这个利国利民的岗位上发热,那就非常需要爱心、耐心了。我们地处北京市心脏,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事情更是繁杂,虽然辛苦,但是我们体会到的,却是帮助别人所带来的自身价值的实现。因为想着法子让别人快乐,自己才会更快乐!”

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各级政府都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社区工作者也向着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

而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则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投身于社区建设中来。姬副站长表示希望有志从事社区工作的大学生报考社区工作人员,用聪明和才智为社区建设添砖增瓦!

行业现状:社会工作人才,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的“香饽饽”

1.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人员

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事业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更是明显。广东省从2000年以来在若干文件中提出壮大社工人才队伍的要求。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事业单位从事民政社会工作的有40万人,全国社区从业人员约有40多万。2008年6月,国家举行了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社会工作师成为新的职业,意味着社会工作者首次被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范畴。通过考试的考生将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民政部颁发的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据《人民日报》2012年2月29日报道,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至少需要200万名社会工作者。而在2012年的两会热点调查中,被调查者关于建立社会工作者队伍、明确社会工作者身份、提高社会工作者待遇的呼声和意见,则引起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由于国情不同,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目前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尚没有形成大范围态势。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在一些沿海地区,社会工作者的需求量正逐年增加,有些地区早已将社会工作人才列入21世纪亟需人才的行列。

2.愿景:政府的支持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强大后盾

专家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公民将慢慢形成社工意识,而政府也将随之出台配套政策。社会工作,这个新兴的职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仅按上海市政府规定为全市近3000个居(村)委会配备两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一项,就需要6000人。

而在薪酬方面,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社工人员的工资都有了不同幅度的上调。北京市委社工办2012年2月消息,北京2.8万余社区工作者今年将再涨工资,人均月薪涨幅800元左右。北京市委社工委书记宋贵伦表示,社工委将争取今后部分公务员岗位,定向从社区工作者中“选优”;在福利待遇方面,优秀社工有望当选公务员。

其次,在国家政策扶植、培训方面,北京政府已出钱扶持社工事务所。目前北京已有38家由专业社工组建的社工事务所,2012年,将通过政府出建设费的途径,再扶持十多家社工事务所成立,使全市的社工事务所达到50家,并组织进行全市社工轮训,旨在培养专业化“社工”队伍。

一句话,社会工作人员在中国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一方面他们可以学以致用,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人员在社会救助、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记者深深地感受到,社会工作人才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工作将有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ADP成立北京分公司扩展中国人力资源外包市场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实践及课程教学实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