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护理

时间:2022-05-01 04:10:25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1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子宫动脉介入治疗1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完整资料。结果:10例患者经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并用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后,血HCG指标明显下降,阴道出血停止,孕囊缩小,术后清宫无一例大出血。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瘢痕妊娠,比传统保守治疗效果好,风险小,能有效控制出血,血HCG下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保全了患者的器官。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介入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54-01

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剖宫产术后妊娠组织种植于子宫剖宫产切口处,因近些年来剖宫产率上升而此病随之逐年增加,属于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瘢痕妊娠时,常因行清宫手术(人流)、造成子宫穿孔严重大出血,甚至切除子宫。介入治疗开辟了一条治疗瘢痕妊娠的新途径,既能保留子宫又可避免大出血的发生,而且病人痛苦小,疗效确切。此种方法逐渐成为临床保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首选方法。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治疗10例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年龄21岁―39岁(平均年龄30岁),停经50―60d(平均55天),均有剖腹产史,妊娠距剖宫产术后6个月―12年,其中7例伴阴道淋漓出血(5―56天),介入治疗前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362~62019mu/ml,平均31190 mu/ml。经彩色B超检查提示:子宫峡部前壁增厚,子宫前壁手术瘢痕处可见附着物(胚囊),回声不均,偶有脉动,局部血流丰富,胚囊与子宫肌层间菲薄,胚囊多数位于子宫下段(峡部)。介入治疗采用seldinger方法,穿刺右股动脉,在DSA监视下用子宫动脉专用导管或RH导管分别插入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显示妊娠囊供血优势血管,将稀释的甲氨蝶呤100mg分别注入双侧子宫动脉内,双侧灌注后,采用500~700um明胶海绵颗粒在电视监视下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再次造影确认子宫动脉主干远段闭塞,手术结束。10例患者栓塞后出血均停止。B-HCG值明显下降,栓塞术后4~10天做一次清宫即可结束全程治疗,此方法治愈率达100%。

1.2 护理

1.2.1 心理护理:术前多数患者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心理等,对预后表现出极大担心,出现食欲不振,夜间失眠。针对这种情况及时与患者沟通,讲述该手术的方法、优点以及注意事项,告知操作程序和可能发生的问题,消除其顾虑,指导患者做好术后避孕,避免再次意外妊娠,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手术。

1.2.2 术前护理:详细了解病情,做好辅助检查,如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凝血功能检查、B-HCG、碘过敏试验等。术前6h禁饮食,术前双侧腹股沟备皮,并留置导尿管,建立静脉通道。

1.2.3 术中护理:术中协助病人摆好,准备好各种造影导管、导丝、及抢救药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观察造影剂过敏反应。栓塞子宫动脉后患者疼痛的程度及时配合手术医生做好处理。

1.2.4 术后护理:患者平卧,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并制动6h,12h后可取半坐位,24h后可下床活动。穿刺点应采用弹力绷带包扎,并放置沙袋加压止血。术后应观察绷带的松紧度及沙袋是否移位,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注意肢体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若发现皮下淤血,可给冰袋冷敷,病人腹痛时应给予镇痛药物止痛等对症处理。

2 讨论

近年随着剖宫率的增加,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本病发病无特异性,误诊、漏诊率高,B超下清宫术往往会引起大出血,有时不得不切除子宫,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介入治疗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创伤小,有效避免了妊娠囊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等严重并发症,保全了子宫,我们采用护理询证医学方法,制定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晓洁,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治疗护理,天津护理,2007,15(6):321-322

[2] 吴燕霞,7例子宫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12):88-89

[3] 杨捷,子宫瘢痕妊娠介入治疗术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2):187-188

[4] 涂发青,刘晓,徐红英,介入手术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及护理,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7,171-172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优质护理在老年干部病房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