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5-01 02:45:41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 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需要有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作为课改活动的依据。高职《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结合其专业特点,以综合职业技能考核为主线,将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融入到课程评价中,构建全程式评价体系。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工业分析

【Abstract】Curriculum reform to work process-oriented needs to have a scientific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as a basis Higher 《industrial analysis》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building should be combined to their professional features along with the main line of integrated vocational skills assessment. Finally, a full program evaluation system was built with chemical test workers for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were integrated into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Key words】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Vocational;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Proximate analysis

分析检验技术,在现代化工行业及企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工业分析》课程也成为各类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课程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状况的主要方式,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尺度之一。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作用,不同的评价形式和方法也反映着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工业分析》传统的评价模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就是让学生完成卷面的填空、选择、判断、计算等题目的笔试,一部分是相应的实验课程的成绩。这种将理论与实践分离的评价模式,使学生不能自觉的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起来,造成了所学知识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脱节,不能适应企业对分析检验岗位人才需求,更不符合高职生的成长规律。我们必须重新构建一套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切实可行的《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

1 《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依据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课程在改革中,首先是系统分析了分析检验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设计要求,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确定充分考虑了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要求。课程内容选取与序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遵循学习由易到难渐进的原则,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在丰富的项目载体库中选取难易程度不同,梯度渐进的项目组合,设计了《工业分析》学习领域的教学情境,依次为煤质分析、工业碳酸钠分析、工业污水分析、工业苯甲酸鉴定、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分析、白酒成分分析、石油产品分析等7个学习情境,共17个子任务,其中实训课时占总课时数的60%。

为保证教学效果,《工业分析》课程在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全过程在实验室进行。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实训课进行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直接沟通和联系,而且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程要求学生完成每个学习情境中的工作任务,去掌握融合于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将分析检验职业工作中所需要的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要素融入课程学习与工作的全过程,在本课程学习结束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为此,本课题组将过程考核融入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将分析检验工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融入课程最终评价中,建立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分模块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每个课程模块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及学习态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职业资格鉴定普通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 《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的最终考核成绩由2部分组成,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占40%七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评价的综合占60%。其中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包括理论成绩(50%)和操作成绩(50%)。每个学习情境的成绩包括学生自评、互评(10%),实训操作过程考核(40%)以及期末闭卷考试(50%)。教师评价由操作过程评价、讨论过程评价、团队合作评价和理论考试组成。每个课程模块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及学习态度、职业素养。图1为《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3 《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以《工业污水中铬离子含量测定》教学项目为例

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必须要有良好的操作性,要求在公正、全面、科学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的同时尽量不要加重学生的负担。《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采用过程评价、终结评价及成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 操作过程中的记录、实训过程的表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评价,终结评价是指在实训结束前进行一次操作考核,成果评价主要是指对实训过程记录及实训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价。

笔者以课程中《学习情境三 工业污水分析》中《子任务一 工业污水中总铬测定》的项目单元教学为例,展示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工业污水中总铬测定》教学过程是按照项目教学法的六步法来完成的,分为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表1)。具体教学过程见表2。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3-4人为一组,每组下发《工业污水中总铬的测定》评分标准表格,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填写相应的评价。

4 《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的特点

4.1 对学生工作态度进行评价

工作态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主体有教师和学生组成。教师主要评价学生的出勤情况及规章制度的遵循情况,采用扣分工作态度进行相应扣分处理。对于学生在实训期间的认真度、责任度、努力程度等表现有同组其他成员填写表2完成。

4.2 对学生思考能力进行评价

思考过程是学生上课过程中主观的思想过程,教师并不能直接获得,表2的评价过程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并且督促学生主动思考。

4.3 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评价

动手能力的评价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成绩在上课的操作环节中

有教师按照小组的表现进行小组捆绑式打分,主要依据是各小组过程记录单的质量、教师对现场的观察及学生连续动作的记录、操作顺序及动作的规范性。由于课时有限,教师没法对每位同学的每个操作动作进行考核,我们采用小组内互评。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打分、完成评价。

工作任务名称: 自评人: ___月____日

4.4 “课证融通”得到最终评价结果

将分析检验工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融入课程最终评价中,建立了真正体现职业能力的课程考核标准。

工作任务名称: 互评人: ___月____日

5 结语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特点。传统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精神,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非真正的能力培养成效。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中以教学项目为考核单元、以行为过程考核为主线,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自我评价、职业素质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从而科学、客观、公正地全面评价学生。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2]谢旭阳.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学咨询,2009(11).

[3]吴雨龙.多元化教学方法提升高职课程教学质量:以《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为例[J].广西轻工业,2009(6).

[4]王厚德,路光友.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生产实习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7,5:52-57.

[5]刘庆文.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4):64-66.

[6]于晓红.探究式教学模式与“任务驱动“教学法[J].绥化学院学报,2005,4:119-120.

[7]许新兵,任小娜.工业分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如何教育学生 下一篇: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探索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