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初中数学教学措施 做好初高之间知识衔接

时间:2022-05-01 02:00:02

改进初中数学教学措施 做好初高之间知识衔接

摘要: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所以这一阶段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初中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传授给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同时,这一阶段也要注重初高中的知识的衔接,从而为高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初高中的数学知识的衔接,以期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衔接

一、初高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高中的某些知识有些脱节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一个重难点,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高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它的知识点更难理解。初中数学也不同于高中数学,它没有那么多的知识体系,对解题的能力要求也不高。但是,初中阶段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这一阶段既要衔接好小学的知识,同时也要为高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初高中在某些知识上存在脱节现象。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初中教材一般都是用较为复杂的求解公式,但是高中阶段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常用的是十字相乘法,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在做题的时候可以节省时间,但是这种解题方法在初中阶段很少涉及。所以,在之后的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此接受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二)初中知识比高中知识更具体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所以在这个阶段,掌握方法是关键。许多学生在刚开始进入高中时,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因为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的内容不相同,难度也不同。在初中阶段,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学基础的知识,容易理解,而且题的难度也不大,对于学生来说没有较大的困难。但是,高中是冲刺的阶段,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要想在高中阶段学好数学,单靠做大量的习题是不够的。这一阶段对学生的理解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刚开始接触函数,对于函数的理解不够,而且函数计算也很繁杂,给学生做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要想在高中阶段保持很好的学习势头,就要在初中为高中的学习做好准备。但是由于教材的原因,显然学生做好这一点是有困难的。

(三)初高中的授课方法不同

初中阶段数学知识比较少,而且也比较好理解,教学时间也很充足。所以,教学进度很慢,一般都是学一点练一点。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巩固学过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合高中阶段,因为高中阶段知识多而难,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同时,高中数学的教学时间很紧张,教学进度比较快。这时,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大量的练习题,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这种教学方法上的不同,也导致了初高中的教学衔接有难度。初高中阶段的教师教学方式是不同的,初中阶段的教师采用传授知识和讲解题目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教师是主动的一方,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但是高中阶段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再亲自指导学生学习,而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起到一个辅导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初中阶段就应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可以提前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

二、做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

(一)让学生提前适应高中的教学模式

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教师在初中阶段就要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适应工作。教师要在讲解初中知识之余,也适当地向学生提一些高中的知识,最好是与初中的知识相关的数学知识。一开始,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学生可能不太理解一些高中的知识。所以在这个时期,教师要注重和学生的交流,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针对每个学生的困难进行相应的指导,让他们慢慢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但是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所以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的情况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高中知识的拓展,做好知识的衔接,让学生明确目标。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创造轻松自在的教学氛围,认真备课,找出初高中相似的知识,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以及重要性,必要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让课本知识更加形象化,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为学生创造一个类似高中教学环境的氛围

教师为了让初中阶段的学生提前适应高中的学习氛围,教学情境的设立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创造出高中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高压下进行学习。为了做好这个教学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应先创造一个类似高中课堂的情境,让学生在类似高中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要针对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进行练习,可以布置一些有难度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种教学模式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练习。不同程度的学生进度不同,所以教师不能制定同样的标准。学生一般都有不服输的精神,为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就要给他们制造难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这一点,将学生分成大致水平的小组进行数学学习,给不同的小组制定不同的练习,让他们相互之间可以讨论。当然,现在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好奇心,他们对于高中的知识都会好奇,会主动去探究。为了让学生对于高中知识提前有一个了解,教师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这种学习方式,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自己去拓展自身的数学知识面,去学习高中的知识,有可能的话还可以用高中的知识去解决初中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高中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也能提高学生自己做题的速度。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衔接是一个重点。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要学好这个阶段的知识,也要对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参考文献:

1.麦瑞芬.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教学初探[J].教学经纬,2011(03).

2.郑晓敏.浅谈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上一篇: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下一篇:农村物理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