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01 09:30:42

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企业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成为了一个国家得以前行的根本所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随之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越来也大。要想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就必须要实现科学的管理。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由于管理模式落后导致了企业最终走向失败。那么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围绕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展开探讨和研究,力求为企业管理方式的改进和长远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思路。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创新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48-02

一、目前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1.企业管理研究

企业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总体来说,企业管理是一个相对综合、宽泛地概念,企业管理的范畴很广泛,主要分为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两大类。业务管理更侧重于对组织各种资源的管理,行为管理则更侧重于对组织成员行为的管理。企业管理的方向是组织精简化、管理规则化、目的驱动化、沟通开放化、数据云端化。可以看出,随着企业管理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其囊括的内容越来越多,在管理的时候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

2.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企业的管理模式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分为六类:亲情化管理模式、友情化管理模式、温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制度化管理模式、系统化管理模式。通过以上可以看出,现在的企业管理模式更加侧重于企业文化的塑造、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等方面,管理观念和管理水平也在迈向新的台阶。从本质上讲,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好坏,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个企业管理体系的成熟与否,也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要转变企业管理观念,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管理体系。

二、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粗放

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粗放。在很多的中小型企业中,很多管理者管理观念落后,根本没有意识到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管理可有可无,忽视了管理与绩效之间的必然联系。另外,还存在经验管理、家庭式管理等形式,管理模式粗放,无法进行精细化管理。一味地依靠管理者的经验进行管理,就很容易让管理者产生懈怠的心理,他们也很难向其他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这种不成熟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缺乏有效的管理决策机制

很多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决策机制,影响了企业的工作部署,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这些企业对于长期发展规划没有明确的认识和定位,缺乏总体发展目标,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没有做战略规划、编写可行性报告等,很容易让企业的各项工作处于盲目的状态。由于没有严格、明确的目标意识,企业的各项工作都难以充分地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这就很难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和业绩的上升,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3.缺少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

企业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才会在竞争中获胜。因此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缺少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也是阻碍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很多企业中,由于管理者管理知识短缺、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水平较低,使得企业管理长期处于盲目、落后的阶段。由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知识储备有限,他们就很难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培养,长此已久公司的管理体系必定无法得到改善,更不必说完善了。可以说,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一机制的完善和成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通过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探讨

在社会转型的环境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势必会较为陈旧,在运行实施过程中定会产生与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不协调的因素。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运转效率,从根本上激发企业的活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创造必备的条件。

1.增强管理意识、完善管理体制

要想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求管理者提升管理意识。在这个基础之上,要构建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规范的制度和监督评价体系。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是企业发展的制度保证,同时也为企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就企业的管理体制的构建而言,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成熟。完善的管理体制必须要具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对于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具体的细节、步骤、方案等都有具体、清晰的指导和规划,按照科学的章程和规划来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不断地提高工作效果,促进企业不断进步。

2.强化对于制度的监督及执行力

强化企业制度的监督及执行也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路。在具体的企业工作过程中,要对各项业务进行严格的要求,必须要按照既定的章程和规定来执行,增强监督力度和执行力。对那些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坚决抵制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现象。同时,还要对正在进行的工作和业务进行有效地监督,不断地提升工作效果。此外,还要对管理工作进行细分,让不同的管理部门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从而形成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相互制衡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企业的进步。

3.培养人才,实现信息化管理

培养人才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给予重视的方面,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就必须要依靠优秀的人才进行支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活力。随着企业管理改革的逐渐推进,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了很多先进企业的管理方式,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优秀人才的支持。管理信息化是信息的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借助于信息系统来进行企业管理,不仅仅节约了不必要的劳动力成本,同时还大大地增进了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了企业信息化水平。

4.实行竞争机制,激发员工潜能

在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中,要实行有效的竞争机制,不断地挖掘员工的潜能。不断地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可以在企业中采取分小组讨论、分部门实践的活动,最后将工作结果向上汇报,评出名次,并给予相应的奖励等。同时,还要将视野放得更加开阔一些,将本企业与社会上其他企业进行对比,找到自己的竞争目标,可以通过“SWOT”分析法,找到本企业在竞争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不断地完善自己,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竞争能力。就企业的发展来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提升了员工的竞争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才能够不断地让自己的企业进一步壮大,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5.注重人本管理,塑造企业文化

注重人本管理、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是一个尊重人权、注重人本精神塑造的企业,它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要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沟通和交互作用,着眼于企业人的集体意识的培育和对企业及团队重大决策的参与,以及根据企业人的工作绩效和企业内外环境,对企业人进行激励和实行权变领导。坚持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创造更好的培训、教育的条件和手段,不断地提拔有能力、有想法、有智慧的员工,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强自我认同感。如此,才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企业也建立起来,那么企业管理在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关系到企业管理质量的好坏,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日后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鉴于企业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要从根本上进行改进,比如增强管理意识、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对制度的监督及执行;加强人才培养,实现信息化管理;实行竞争机制;注重人本管理等。只有从企业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才能够不断地激活企业的活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成长和壮大。

参考文献:

[1]张海兵: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分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03).

[2]李建峰:基于社会转型背景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15).

[3]苏敬勤; 崔淼; 张竟浩:外部取向管理创新模式――一个探索性案例研究[J].《管理科学》,2011,(01).

[4]赵晋颐: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8).

[5]赵静杰; 李妍: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04).

上一篇:对我国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 下一篇:巧用辅助角公式三组常用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