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理念

时间:2022-05-01 06:04:05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理念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模式开始兴起,它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高新技术改革潮流,在这种潮流下,及时更新相关建筑设计技术,才能与市场建筑设计相适应,促进当代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理念;方案设计;设计流程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的长久发展,离不开现代建筑设计技术的更新,在这个大潮流下,我们要及时更新相关建筑设计艺术,以实现生活品质的提升。

1 关于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分析

一般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建筑的需要了,这就需要进行一系列建筑设计技术的更新,该技术的更新要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为了有效进行建筑设计的更新,就要首先改变我们的建筑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进行理念创新,以确保现代建筑设计的有效实现。往往好的建筑作品需要有好的灵感,没有好的灵感、很难有好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更别提好的建筑作品。而创造性思维是现在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他在一个多元化的设计领域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这里的创新性思维是广义的,不是单纯的创新,它囊括了兴趣、爱好、信仰、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强大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阅历和扎实的基础知识。

2 关于建筑工程设计创新的基本条件

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是提高建筑构思创意水平的重要途径。它跟解析性逻辑思维的根本区别就是在于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囊括创造主体多种因素的集合体,是决定设计作品一个多元创作的非常重要的机制。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就是创作者自我意识与自我潜能的一个表现,例如创作的动机,创作的本意等都能够构成设计创造工作的动力。而设计者如果没有动力、没有激情就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这里面同时也包括兴趣、爱好、信念、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体验都是设计灵感的培养。同时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与积累也是一种设计思维的培育。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领悟同时也是培养出具有创新思想的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者的最基本的条件。设计者最大的创作源泉就是想象力,想象就是由于潜在的理论知识与直觉的感召对现实的事物大胆的进行猜测与联想,提出观点,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中的图像进行重新组合的结果。想象力的开拓有助于产生新的艺术形象,就是产生事物本质的设计灵感的过程。培养想象力对一个现代建筑设计师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

3 关于建筑工程设计创新的理论基础

尊重客观环境被多数建筑师们看作是创新的首要。国家一级建筑设计师杨文炎副教授认为针对广东地区的气候、地域环境,应该有一种比较适合的空间形式能够做到节能,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很大的创新。青年建筑师钟乔则认为,设计一个建筑物时更多的是一个分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畅想的过程,只有在场地分析、环境分析、人文分析、气候分析等基础之上,才可以谈到建筑的创新。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建筑师冼剑雄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建筑创新并不容易,必须结合地域、文化等客观环境的差异。比如在南方做建筑,既要体现南方文化、地域特点,又要体现南方传统,在国际化潮流背景下,还要研究如何融合的问题。瀚华公司前几年在设计广州竹韵山庄的会所时,一反过去常做的加法形式,采取减法将主体建筑往地下走,实现了较小的建筑体量,保护了周边的树林。这样的创新手段只有在对建筑场地形成了充分理解才能运用出来。建筑设计创造科学理论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一直是设计创作者倡导的,从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都应该加强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

4 关于建筑工程设计中创新理论的运用

1)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艺术,他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改革,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建筑设计时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吸取从古至今的建筑设计的精华,把建筑设计创新作为设计创作的高度来衡量现代建筑设计的创作水准,从而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西方建筑师在其社会发展进程和文化框架中有意识地发展了现代建筑,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建筑师则是被动地被拽入了现代设计。日本的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琦新、安藤忠雄等人的作品,既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又不失本国韵昧,堪称为现代建筑的日本表现。而我国北京的京广大厦、广州的白天鹅宾馆、武汉的晴川饭店等与美国的联合国总部大厦、西格拉姆大厦等,无论从设计到理念都是那么的格调一致———在风格西化的同时,抹去了民族特色。建筑作为一种视觉产品,既要创新,又要与艺术性、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风格相结合,体现出作品的美学价值。“创新要与文化融合,提炼出一条明晰的思路,不能左手是《诗经》、《春秋》,右手是《哈姆雷特》。”

2)创新建筑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整体,现代建筑设计中人文精神的创新建筑创作不是孤立的,它是在人们心里认知的美的意向以及对美的转换和映照。所以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强大的视觉表达力和冲击力,这样才会引起人们对其美的共鸣。在现在的市政建设、建筑等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中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因为他们联系着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公众精神,一种首创精神;这种精神都是新建筑、新城市多承载的人们认知的美的意向。是新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心里的认知与归属感的聚集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也是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向,主要通过这些城市建筑所反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建筑设计整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特征,以及对城市的环境、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认同。

3)建筑工程设计中科技的创新。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储存和处理技术的运用,而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技术中。例如:在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中就有多处创新之处,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包含了生态舱的设计、相变蓄热地板的设计、植被屋面的设计及各种幕墙的设计。其中的生态舱位于建筑物一层北部,将绿色植物引入室内,创造性地在建筑内部增加了与自然接触的人性化空间,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5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是一个宏观概念,它不仅限于建筑本身,而且关系到社会的整体生态环境状况,它还涉及到了新材料的应用、新能源的开发、新技术的进步等多个领域。我们可以将生态建筑当成是一个技术集成体,它的完成需要建筑师与其他专业工程师的共同配合来完成。从技术方案的视角来看,不仅需要满足合理规划选址的要求还必须尽量降低能源消耗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没有污染的太阳能、风能的利用是现代生态建筑减少环境污染所需采取的技术策略。所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注重对节能资源的使用,加大建设生态建筑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

结束语

创新是建筑师的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态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设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就需要设计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自然知识积累。有些创作灵感不是来自建筑,而是来自电影、文学、艺术,甚至是生活,创作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其实创新的源本都在于平常的生活之中。现代建筑设计中,既要体现美观,又要充分应用科技手段,这就要求设计师掌握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刘铮,李莉萍,赵惠敏.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2).

[2]冯永异.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理念的探究[J].城市建设,2010(15).

[3]李昱欧,宗莹.浅谈中国理性传统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J].黑龙江科技,2011(23).

[4]李湘洲,杨军,才东明.现代建筑设计与计算机应用[J].吉林建筑设计,2001(01).

上一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 下一篇:100万吨/年纯碱设备布置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