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区沥青路面病害成因浅析及处理对策

时间:2022-05-01 12:43:59

城市市区沥青路面病害成因浅析及处理对策

摘要: 笔者对淮南市区沥青路面病害进行调研,分析城市市区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种类,同时简要地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总结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对策,为改善市区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方法。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the causes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diseases in Huainan city, analyzes the categories of the common diseases of urban asphalt pavement and the causes. Combined with existing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are summed up, providing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life of urban asphalt pavement.

关键词: 市区道路;沥青路面;病害;对策

Key words: urban roads;asphalt pavement;disease;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116-03

0 引言

现在我国正处速发展的时期,交通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沥青路面也随之被应用的越来越多。这是因为沥青路面具有养护时间短、适应强等优点。然而市区沥青路面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病害,比如裂缝、变形、松散和泛油等,本文结合调研淮南市区沥青路面情况,分析了这四类病害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预防和修补措施,为以后类似沥青路面破坏维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 沥青路面裂缝形式与成因分析

裂缝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下面将分别阐述这三种裂缝的形式和成因。

1.1 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或路肩部位的呈月牙形的裂缝,危险性很大;另一种多是呈纵向条带状,这种裂缝主要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如图1所示。

产生纵向裂缝的原因主要有:①地基土原因。有些路段由于地势复杂,如果施工时没有做好处理,很容易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纵向裂缝。②路基施工质量原因。如果路基施工质量不过关可能导致纵向裂缝。③水的渗透破坏原因。如果中央分隔带、边坡等渗水,或填料是弱膨胀土,又没有进行处理就会导致裂缝。

1.2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多出现在路面两侧的硬路肩,经过不断的发展会贯通全路幅,形状大约是呈均匀分布。横向裂缝破如图2所示。

产生横向裂缝的原因主要有:①材料收缩引起横向裂缝。一种是基层材料由于温度骤降而造成的低温收缩开裂。一种是在基层成型过程中,由于基层材料失水收缩造成规则的横向裂缝。②沥青温缩引起的裂缝。由于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材料,一旦温度下降,沥青就会发生收缩变形,如果收缩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就会发生横向裂缝。③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在一些交接处很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横向裂缝。

1.3 网裂 如果地表水进入沥青路面,并且滞留在沥青面层的上下层交界面上,经过长时间的行车碾压,沥青膜就会发生脱落现象,并且会随着行车荷载作用的不断加大而逐步扩展,等到面层的底部也脱落了,沥青混凝土就没有了强度,这时就会出现网裂和形变。如图3所示。

路面的整体强度不足是造成网裂的主要原因:①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路基路面压实度不足等使沥青与石料粘结性差;②路面出现裂缝后未及时的采取防治措施,造成网裂。此外,沥青老化和汽车严重超载也是造成网裂的重要原因。

2 沥青路面变形破坏种类及成因分析

2.1 车辙 市区交通量比较大,尤其是早晚高峰期。车辆荷载作用次数非常多,并且存在普遍超载的现象,势必会加速车辙、推移,车速会在进口匝道处变化频繁,这时就会容易形成车辙。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材料,遇到高温其容易发生变形,在车辆反复碾压下,路表变形过大,容易行成车辙。如图4所示。

形成车辙的主要原因有:①行车荷载的影响。如果车辆荷载作用次数不断增大,就会形成车槽。②基层施工质量差。如果基层施工质量差,其基层整体强度就会变弱,一旦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强度,就会形成辙槽和推移。③沥青面层高温稳定性差。沥青面层高温稳定性差,如果车轮碾压反复作用,那流动变形就会变成车辙和推移。

2.2 沉陷 沉陷指的是路基压实度不够或构造物地基土质不良,在水、荷载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不均匀的竖向变形。一般来说,沉陷都是由于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如果经过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反复作用形成的,但如果是比较大的沉陷,基本上都是因为路基压实度不足造成的。如图5所示。

3 沥青路面松散与坑槽成因分析

3.1 松散 松散是由于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从表面向下发展的渐进过程,颗粒脱落的主要原因是集料颗粒与裹覆沥青之间丧失粘结力。松散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其症状为沥青混凝土中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作用逐渐下降并丧失,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使沥青混凝土表面层呈松散状态,面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路面磨损,路表粗麻,各处微坑,表层剥落,路面外观质量差。

3.2 坑槽 龟裂、松散等损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就是坑槽。如图7所示。

造成坑槽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雨水由路面的缝隙和破损处渗入,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会出现网裂,车轮会把一些破裂的小块面层或基层材料带走,最终形成坑槽。②如果车辆修理或机动车油渗入路面,会造成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过行车反复碾压后就会形成坑槽。

4 沥青路面泛油成因分析

沥青泛油现象更多的会出现在新建的沥青混凝土在通车后的第一个高温季节的路面,尤其是连续多日的高温天气,经过车辆荷载不断反复作用,混凝土内部中过去的自由沥青会向上移动,出现泛油现象,油石比偏大地段表现尤为明显,会出现更严重的泛油现象,一般来说,泛油只出现在行车道中,并且是间断式的片状分布。如图8所示。

造成泛油的原因有以下五种:一是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当;二是混合料拌合控制不严;三是粘层油用量不当;四是施工质量差;五是水破坏作用。

5 沥青路面灾害综合治理

5.1 裂缝预防与控制措施 对于纵向裂缝的处治:处理好地基可以有效预防纵向裂缝的产生。如果纵向裂缝不严重可不作处理,如果大于3mm小于5mm,只需用热沥青等材料封堵住即可。对于裂缝宽大于5mm,则需铣刨上面层和中面层,清除干净,沿纵缝铺设玻璃格栅,摊铺中面层,然后在中面层上沿纵向每隔5m设宽为1.2m的玻璃格栅,最后再摊铺上面层。对于横向裂缝的处治:应该选择符合要求的沥青,控制好沥青用量,精选矿料,准确组成级配,或使用纤维等添加剂,均可有效减少裂缝。另外还应设计合理的路面结构并且精心施工。对于网裂的处治:加强货车的载重管理,及时修补路面裂缝。尤其对于淮南地区,重车较多,应严格控制。

5.2 变形破坏控制措施 预防车辙和推移病害,首先,要选取合适的筑路材料。其次,在施工中要加强控制压实度。最后,在高温季节,应严格控制大型超载车通行。

对车辙的修复方法是:①如果车辙现象不是很严重,只需对路面烘烤、耙松、添加适当新料后压实即可。②当沥青面层磨损、横向推移时,应清除不稳定层,用铣刨机拉毛,重铺面层。③当基层或土基不稳定时,应先进行补强处理后,再修复面层。④对于因基层施工质量差引起的车辙、推移,在重新摊铺面层前应先行处理好软弱基层。

5.3 松散与坑槽防治 对于松散防治:严格控制用油量,缩短沥青保温时间,且保温温度控制在110度作用,加热油温控制在150度左右。同时控制矿物料温度在170-190度之间。严格控制细颗粒的级配,使级配尽量满足规范要求。现阶段修补路面坑槽的方法主要有:①冷补法:首先应该确定切槽的修补范围,然后用液压风镐切槽,用高压风枪将槽底、槽壁废料及粉尘清除干净。然后用喷灯烘干槽底、槽壁,并在其表面均匀喷洒一薄层粘层油。最后将准备好的热料填补至坑槽中,从四周向中间碾压。②热补法:首先应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热辐射加热板区域,把加热板调到合适的位置加热3min~5min,就可以软化被修补区域。之后把准备好的热料放到被修补处,搅拌摊平,并从四周向中间碾压。

5.4 泛油治理 预防泛油,应该防止雨水大量渗入、优化施工、合理设计混合料配合比等。泛油的处治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如果泛油现象不是很严重,可不作处理。②如果泛油是由于施工质量差引起的,应按坑槽修补方法处治或微表处理。③如果泛油现象严重,应采用碎石压入法处治或铣刨原路面重新摊铺面层。

6 结语

市区美丽沥青路面是城市一道风景线,路面破坏对整个市区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对城市交通运作产生危害,并且一旦沥青路面出现病害,不但维修起来耗时耗力,也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因此对于城市市区沥青路面的各种病害应该以预防为主。在设计、施工和管理养护等环节中尽可能消除病害隐患。

参考文献:

[1]JTJ014-9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JTJ014-97,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3]陆鼎中、程家驹.路基路面工程(第二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早期破坏的现象原因及预防[J].交通世界,2004(9):17-18.

[5]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上一篇:浅谈变压器固体绝缘及其老化分析 下一篇: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在采油企业的探索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