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体化教学在技工院校机电专业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30 09:56:06

浅谈一体化教学在技工院校机电专业中的应用

摘 要:结合技工院校机电专业的教学实际,明确机电专业课的深入教学必须将理论知识作与实操有机结合。简要分析机电专业的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相关典型案例,阐述一体化教学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及其优势。

关键词: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技工院校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224

0 引言

机电专业的相关课程是技工院校很多专业的基础甚至关键课程,对学生学习本专业或其它专业都有重要的意义。一体化教学在机电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可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所学内容,受到技工教育机构的重视,广大院校纷纷开设一体化课程来提升教学质量。

1 技工院校在机电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理论知识较为缺乏

技工院校的学生生源主要为中高考落榜的学生,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薄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差,接受新知识较为被动,接受技工教育的目的是能有所长。然而,机电专业课的深入学习必须有理论知识作保障,本就基础薄弱的学生接触专业课知识后更感枯燥与抽象,容易丧失深入学习的信心,久而久之便对专业相关课程产生排斥心理,这不仅影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增加了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难度。

1.2 理论实操分离,学生学习更感抽象

当前多数技工院校的机电专业的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两个部分。然而,在教学大纲的理解和实际安排时,因许多院校两部分教师不同,且学术交流较少,造成教学任务制定不统一,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各有侧重,因此从教学层面出现了理论和实操脱节的情况。学生本就在理论课中模糊不清,加之不能和实训操作有效配合,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感到更加抽象、模棱两可,同时实训操作的效果也不理想。

2 技工院校机电专业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2016年,国家制定的《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技工教育应适合市场需求,适应产业发展,鼓励技工教育向着工学结合、实习实训与工作岗位紧密衔接的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机制转变。同时,就业单位更加青睐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国家支持,社会需要的大背景下,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机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体化教学是在致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大纲指导下,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育环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的编排上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的技能人才。一体化教学体系,符合“十三五”规划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推动职业人才培养方式向着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转变。一方面,一体化教学将推动技工院校革新教学思维和教育模式,尽快脱离传统教学窠臼,并提高执教教师的理论、实践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学任务的驱动下,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操课堂中及时理解吸收,做到“理论指导工作”“工作实践理论”。无论教还是学,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一体化教学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化教学首先将教学任务分为几个子项目,而后学生通过各个子项目的探究操作进而实现整个教学内容的学习。该过程的设置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融入实际操作,从而达到一体化教学的目的。

现举例说明机电专业中,理论基础课《电工与电子技术》中电子线路安装课程。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可将该课程分为六个项目:(1)导线的剖削、连接和绝缘恢复(2) 开关和插座的安装(3)三相异步电动机拆卸与装配(4)单向连续运行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5)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焊接工具和手工焊接方法(6) 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此时,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已经不能采用常规课时时间,而应该安排连续多个课时的教学单元来进行。

一体化教学项目的实施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学生分组,分配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前⒈敬谓萄内容划分的子项目分配给各小组,如每小组安装一次开关和插座,然后互换检验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并指出问题。(2)寻求合作,集思广益。分组后,各小组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借助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3)执行任务,教师巡回指导。各小组按照已有思路进行电子线路设计、安装。若此时学生小组无法顺利完成项目内容,或有知识盲区,教师可适当点拨或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打开学生思路。 (4)成果展示,互相点评。各小组展示项目成果,结合教学任务互相提出意见或建议,同时小组间和教师一起评出最佳成果,供集体学习,进而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5)评价总结。教师在对各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点评总结后,仍需综观整个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学习态度、团队合作以及成果等各个过程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将实际教学成果中的关键理论进行总结,升华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印象。

通过上述几个步骤,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亲自动手完成项目,实现了理论与实操的有效结合,掌握了电子线路安装的操作技能,同时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电工方面的学习兴趣。

4 结论

上述的一体化教学案例展示出机电教学的这样几个转变:机电专业的职业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知识教授的被动模式,推动学生主动处理和接受知识;教师由“传统教授型”向“引导型”转变;学生由“接受型”角色向“探索型”转变;机电课程的教学手段由单一场所的“黑板教授”形式向专业教室的“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转变。从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增加了技工院校机电专业授课的开放性、实践性,升华了课程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出知行合一,“会说能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吉九莲.一体化教学在技工院校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5.

[2]权少辉.职业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3]付玲.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应用探究[J].职业教育,2011.

[4]黄晓梅.技校学生对一体化教学的学习适应性问题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3.

作者简介:聂宁波(1989―),男,山东邹城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企业供配电。

上一篇:浮法玻璃表面的理化特征 下一篇:基于财务监督理论的央企业务招待费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