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感”带动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起步

时间:2022-04-30 08:15:54

用“情感”带动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起步

【摘 要】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最佳时期。根据儿童这一特点,运用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坚持写日记、佳作欣赏的方法,把观察、思维、语言结合起来,用“情感”来带动,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P键词】创设情境;多姿多彩的生活;坚持写日记;佳作欣赏;小学生;作文起步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能写作文吗?我的回答是:能!六七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最佳时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最佳时期。根据儿童这一特点,如果再施以合理的教育,把观察、思维、语言结合起来,用“情感”来带动,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课堂上创设情境,训练说写

教材里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情趣性强,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用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语文一年级下册第7课《大熊猫》一文,由整体到部分有顺序地观察,运用生动的形容词,一系列的叠词,把大熊猫的样子描写得惟妙惟肖。教学时,我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大熊猫可爱的形象,并把这段优美的文字熟记在心。一次,有位学生带来了一套“福娃”的玩具,看到“京京”,不知是谁起头,大家便异口同声地说出了那段课文。我马上加以引导,让他们课后去观察家里的其它动物,第二天,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描述给大家听。结果,他们都能仿照《大熊猫》一课,把各种家禽――小狗、公鸡、花猫、白兔等动物描绘得活灵活现。

有的课文我还让学生自觉参与形象的创作过程,进入“角色”,主动感受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捕捉语感,对语言文字作切身感受,在理解、欣赏课文的过程中,学生情感被激起,我便借势引导他们写与课文有紧密联系的小练笔。如学完了《只听半句》、《小猪画画》以后,我引导学生想象:那个小朋友的屁股上被印了两道杠杠,出了洋相,以后他会怎样听别人讲话呢?小猪听了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的建议,有没有经过认真考虑,它就把画给改了?它把小花猫画成了大怪物,闹了笑话,他以后会怎样做事情呢?我还让学生带着课前准备的头饰上台即兴表演,表演完之后就作续编故事的小练笔(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此外,我还充分利用看图说话进行写话训练,因为这是对学生观察、想象、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

二、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现在小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我就把学生带进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如带他们春游,回来后再把看到的景色写下来。有的学生写道:春姑娘来了,她轻轻一吹,太阳的脸就更红了;小树高兴地换上了绿色的裙子;油菜也穿上了金灿灿的外套……又如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也丰富了学生们的写作素材。在捏泥人、搓竹蜻蜓、折纸青蛙、拼树叶画等活动中,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与,而后我让他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最难忘的讲给大家听,讲完后再指导他们有条理地写下来。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增添了写作素材,还激发了写作兴趣。

三、让学生坚持写日记,锤炼思想,陶冶情操

从一年二期开始,我就让学生坚持写日记。由于学生识字不多,所以不作过高要求,只要能把话说明白,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即可,哪怕一两句话也行。开始时,学生不知如何下笔,我就让他们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在日记中我还及时了解了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和家庭情况,便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个学生纪律较差,经常评不上小红花。我在日记中了解了他想评上小红花又得不到的苦闷心情,于是便找他谈心,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鼓励他进步。结果,他真的改掉了许多缺点,几乎每天都能评上小红花,写日记也更加认真了。学生们通过写日记,懂得了更加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他们的思想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良好的自我锤炼,对身边的人产生了更多理解和热爱。

四、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对学生,我一贯采用赏识教育的原则。每次改完学生的日记或写话练习,我都要上一节佳作欣赏课,将写得好的片段在班上读出来让大家互相学习,并组织评议,促使小作者把文章修改更好。每次学生们都希望老师读自己的文章,因此,只要学生写提好,哪怕只有几句或一句话,我都在班上读出来给予赞赏。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更需要鼓励。我校办了“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诵学生的优秀作文,虽然他们的作文水平跟中高年级同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他们的投稿热情丝毫不比中高年级学生逊色。我推荐作文时,总是优先考虑后进生。学生听到自己的作文被广播经后,自信心也增强了。在学期快结束时,我把学生的佳作都贴进了“学习园地”,开家长会时,家长看到自家孩子的作品,感到无比欣慰。我也为能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份成功而感到无比的快乐。

其实,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很强的,只要方法得当,并能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让“情感”带动低年级学生的作文起步,实现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最佳过度。

作者简介:谭燕伟(1979-),女,汉族,湖南衡东,衡东县三樟镇三樟树完全小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上一篇:关于小学语文中寓言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探地图应用 造灵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