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低段学生体育习惯的有益思考

时间:2022-04-30 01:28:48

构建小学低段学生体育习惯的有益思考

摘 要:对小学低段学生的体育习惯进行有效的培养,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体能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措施。就如何构建小学低段学生体育习惯的有效培养措施展开了相关论述,希望对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体育兴趣;有效培养措施

就小学阶段低段学生体育习惯的有效养成来说,不仅对于学生今后综合素质的形成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现阶段小学课程教学改革成效的实现来说,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体育兴趣的有效培养

就小学低段学生性格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来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吸引他们视线的一般都是新鲜的事物,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兴趣培养,激发他们对体育项目或者体育课程的爱好程度,从而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会进行有效的体育探索,在潜移默化中,不仅能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体育习惯,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也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除了课余兴趣的引入之外,在具体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兴趣倾向对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从而引导学生尽最大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到相应课程教学活动中来。

二、寓教于乐教学方式的有效融入

除了通过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之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转变。就小学低段学生的发展阶段来说,依然处于一个对游戏有着莫大兴趣程度的阶段,如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将这一要素有效的融入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话,必然会激发学生对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兴趣。在学生全身心融入教学活动中时,他们对一些基础的体育操作动作或者是一些习惯便会进行有效的记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学生的体育习惯进行培养,不仅不容易忘,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体育课程教学的莫大乐趣,对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好感也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小学低段学生体育习惯的有效培养来说,我们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导、组织作用,在课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发挥先锋、指导的重要作用,为小学阶段的课程教育改革贡献自己应有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白植国.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的尝试[J].科技信息,2008(13).

(作者单位 重庆市渝北区茨竹中心小学校)

上一篇:利用守恒法求解化学计算题 下一篇:高中生物显微观察类实验的初探